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工作是在研究芦苇卷叶蛛(Dictyna arundinacea) 和黑斑卷叶蛛(Dictyna felis)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果表明,二者虽同为卷叶蛛科(Dictynidae)卷叶蛛属(Dictyna),形态特征比较相似,但黑斑卷叶蛛5龄以前的幼蛛个体比芦苇卷叶蛛幼蛛个体大,体色也深,其中腹部背面的斑纹、颜色是区别二者各龄期幼蛛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采自湖北省神农架地区的暗蛛科隙蛛亚科3新种:蛇突龙隙蛛Draconaruscolubrinussp.nov.、拟武当龙隙蛛Draconarusparawudangensissp.nov.和新平拟隙蛛Paracoelotesxinpingsp.nov.。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我国管巢蛛属一新种和七新记录种,对每一种都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并附有外生殖器结构图,同时还说明了每一种的地理分布,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大生物系,新记录种的标本保存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4.
首次记述长鼻满蛛Ambanus nariceus(Zhu & Wang,1994)的雄蛛.发现本种和本属其他种类的雄蛛一样,触肢器的跗舟外侧面跗舟沟前方具有一列听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跳蛛科雅蛛属Yaginumaella蜘蛛两新种:大理雅蛛Yaginumaella dali sp.nov.和直缘雅蛛Y.orthomargin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大理学院生物标本馆。文中测量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采自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异足蛛属一新种:双叉异足蛛Heteropodabifurcutasp.nov.。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管巢蛛属Clubiona部分种类进行了属内细分研究,并对个别种进行了修订。作者将所研究过的十七种分为六个组,即三叉管巢蛛组The triviolis group,露管巢蛛组The rec-lusa group,土黄管巢蛛组The lutescens group,园环管巢蛛组The filicata group,千岛管巢蛛组The kurilensis group,胖管巢蛛组The Obess group,其中国环管巢蛛组Thefilicata group和千岛管巢蛛组the kurilensis group为新成立组。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采于西藏的光盔蛛科盾球蛛属2新种:察隅盾球蛛Orthobulachayuensissp.nov.和斑盾球蛛Orthobulapunctasp.nov.。  相似文献   

9.
家福捕鸟蛛是一种生活在中国广西、云南等省山区,中等个体,产毒量较大蜘蛛新种.研究发现它的毒液中含有许多不同活性的成分.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该种生物资源,评估其毒性大小,测定了家福捕鸟蛛粗毒对美洲蜚蠊和小鼠的半致死剂量.家福捕鸟蛛粗毒对美洲蜚蠊具有较强的毒性,低剂量的粗毒对美洲蜚蠊具有一定的毒性,高剂量的粗毒能够使美洲蜚蠊在几分钟内致死.家福捕鸟蛛粗毒对美洲蜚蠊的半致死剂量为85.90μg/g.但家福捕鸟蛛粗毒对小鼠的毒性较弱,当注射剂量达到10 mg/kg体重时小鼠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当注射的粗毒剂量达到46.30 mg/kg时小鼠在24 min内死亡.家福捕鸟蛛粗毒可能主要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昆虫的蜘蛛毒素.  相似文献   

10.
雷氏大疣蛛(Macrothele raveni)是最近发现的异仿蛛科大疣蛛属的蜘蛛新种.雷氏大疣蛛毒素-V就是以该蜘蛛粗毒为原料,利用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蜘蛛毒素.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得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33.48;通过初步活性研究证明雷氏大疣蛛毒素-V是一种昆虫专一性神经毒素.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实验室内人工条件下,对鞍形花蟹蛛捕食八点球腹蛛的功能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鞍形花蟹蛛的捕食功能反应是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捕食量约为2.5950头,最佳寻找密度为2.1110头.而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越显著,捕食作用下降.还建立了参数方程和模拟模型.该参数方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雌成蛛对八点球腹蛛的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文首次系统报道了云南省巨蟹蛛科Sparassidae蜘蛛6属29种,其中巨蟹蛛属Hetero-poda 2种;奥利蛛属Olios 1种;伪遁蛛属Pseudopoda 22种;利纳蛛属Rhitymna1种;中遁蛛属Si-nopoda 2种;乳突蛛属Thelcticopis1种。利纳蛛属Rhitymna、乳突蛛属Thelcticopis、彭氏中遁蛛Sinop-oda pengi SongZhu,1999和裂乳突蛛Thelcticopis severaL.Koch,1875为云南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产于四川秀山的平腹蛛科枝疣蛛属1中国新记录种:小枝疣蛛CladothelaparvaKa-mura,1991.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产于中国海南省狒蛛科棒刺蛛亚科Selenocosmiinae缨毛蛛属一新种:敬钊缨毛蛛Chilobrachys jingzhao.sp.nov.0通过对海南捕岛蛛Selenocosmia hainana Liang et al.,1999的研究,认为该种应转移到捕鸟蛛亚科Ornithoctoninae的捕鸟蛛属Ornithoctonus,并对海南鸟蛛Ornithoctonus hanina(Ling et al.,1999)的雌蛛及新发现的雄性进行了描述和图示。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自测的我国豹蛛属pardosa三种(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和从GenBank中下载的一种中国豹蛛(沙地豹蛛Pardosa takahashii)的12S rDNA序列片段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碱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四种中国豹蛛该基因片段的299bp中有24个变异位点比较稳定;从这四种中国豹蛛与其各自鉴别位点的对应关系可知,12S rDNA可以作为该四种豹蛛种类鉴别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黑斑卷叶蛛(Dictyna felis Boesenberg et Strand 1906),在山东省青州市一年可发生两代,以若、成蛛越冬.若蛛经4~5次蜕皮发育为成蛛,雌雄蛛可多次交配,一生产卵囊3~6个,单雌产卵量平均39.6粒,孵化率平均60.85%,世代平均历期85.30天,平均寿命155.26天,性比(?):(?)=1.61:1.耐饥力与有无水分供应、温度高低及发育阶段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成蛛的耐饥力大于幼蛛.  相似文献   

17.
雷氏大疣蛛(Macrothele raveni)是最近发现的异仿蛛科大疣蛛属的蜘蛛新种.雷氏大疣蛛毒素-V就是以该蜘蛛粗毒为原料,利用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蜘蛛毒素.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得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33.48;通过初步活性研究证明雷氏大疣蛛毒素-V是一种昆虫专一性神经毒素.  相似文献   

18.
据笔者调查,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a)是鲁中南山区玉米田的优势天敌之一.玉米田从6月中旬至9月中旬草间小黑蛛的数量占全田蜘蛛总量的43.2%,对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早期幼虫、蚜虫、叶蝉等主要害虫的捕食能力较强.关于草间小黑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在棉田内的空间格局,国内已有报导.笔者现将1990~1991年对玉米田草间小黑蛛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进行报导,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蛛在玉米田内的空间格局及开展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饲养方法对虎纹捕鸟蛛取食、死亡和产毒量的影响,应用缸养法和篓养法对虎纹捕鸟蛛进行室内人工饲养.结果表明:虎纹捕鸟蛛产毒和取食率方面,篓养要显著优于缸养(P〈0.01);在死亡率方面,两种饲养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篓养更适合室内人工饲养虎纹捕鸟蛛.  相似文献   

20.
对异囊地蛛的成蛛、幼蛛与分布、生活习性等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