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和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同是存在主义的作品,共同反映了世界的荒诞和人与世界的孤独无助。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影响和作者视角、表达手法的各异。两部小说在叙事结构和精神向度上却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格列佛游记》所描写的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的幻想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作者写作时采用了童话艺术式中的创作方式——童话幻想,才使得一部有名的以社会批判为目的讽刺小说成了喜闻乐见的儿童名著。  相似文献   

3.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一部神魔幻想小说。作者以为《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成功得力于哥特式手法的成功运用。虽然这不是一部哥特式小说,罗琳却巧妙地借助哥特手法来服务于她的创作。从《哈利·波特》的哥特式场景、哥特式情节和主题出发,透析哥特手法在《哈利·波特》中展现出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了周游四国的经历。斯威夫特运用幻想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和深刻的揭露,并对英国政府和议会进行了有力地讽刺和无情地批判,继而在作品中表达了他改革社会的迫切要求和美好愿望。其中,"大人国"的经历正是作者这种思想和愿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开端。无论是夸张、对比、反讽的讽刺修饰手法,还是小人国国王、巨人国国王、小人国国民、拉个多教授、小人国大臣等富有讽刺意味的人物形象,都彰显了《格列佛游记》以讽刺手法批评当时社会现状的特质。深刻剖析小说的讽刺手法,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容与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古今中外小说中有一类幻想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如此,在法国科幻小说中有凡尔纳的《地心游记》,这两部小说都是幻想类小说中的佼佼者。两部作品问世相差不过百余年,但在叙述上都体现了幻想的特点,给读者营造出变幻莫测的神秘氛围。一、《西游记》与《地心游记》幻想特点的相同之处东西方这两场奇妙的旅行带我们穿梭于人神魔三界,行走在地心之中。尽管两部作品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环境的  相似文献   

7.
《人鼠之间》与《骆驼祥子》这两部现实主义小说都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尽管各自的作者分别以美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创作基础,但两部小说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梦想。本文对这两部小说主人公的梦想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老舍的《猫城记》具有社会幻想小说的特点。把《猫城记》置于世界科幻小说的背景下,从另一个视野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小说里具有的反乌托邦叙事,表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同时,小说中还具有一定的乌托邦想象和设想,这就与中国近代小说出现的乌托邦幻想相呼应,具有了中国小说自己的特质。因此,老舍的《猫城记》展现了一位中国优秀作家的品质,即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及超越。  相似文献   

9.
《太原大学学报》2019,(3):40-44
变形小说充斥着大量的虚实关系。现实与虚拟两个时空并存于变形小说,后者是对前者的模拟与再现,常存讽刺意味;遭遇者是异类与现实的媒介物,作者借助他推动情节发展,读者借由他认知异类世界;作者多用谐隐手法描绘异类,暗示其本相,带有文字游戏的色彩。《东阳夜怪录》作为此类小说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变形小说的虚实观念与叙事手法,情节设置合理,人物塑造丰富,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和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书房的名号,“志”是记述,“异”指离奇的故事。近300年来,《聊斋志异》以它奇诡靡丽的采、曲折灵幻的情节和渊雅精深的意蕴,风靡天下,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志怪小说的中兴.而且代表了言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又吸收了唐传奇的现实主义手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把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把幽冥世界世俗化,通过狐魅鬼怪的故事来揭露和抨击社会现实,抒发了作内心的强烈愤懑。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些年科幻文学研究的兴起,《格列佛游记》作为科幻小说重新受到重视。科幻小说的研究视角为这部寓言讽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根据加拿大科幻文学研究学者达科·苏恩文的陌生化的科幻文学理论,本文发现《格列佛游记》是依据现实空间来创造新现实空间的,斯威夫特通过两种空间的并置、对照与转换,为读者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既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又达到了批判与教化的双重目的,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探讨和对价值取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均以杰出的讽刺艺术而垂名世界文学史。两者相比较,尽管其产生的年代和地域相距甚远,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方式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它们犀利辛辣的讽刺艺术。本文对这两部小说的讽刺艺术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废名早期的"诗化田园小说"精心建构了一个"桃源世界",但这个"桃源世界"其实蕴含着生活的大悲苦。《桃园》就是这样一篇颇为晦涩的小说,是一篇表面看去充满美和爱,实则以美与丑、善与恶、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对抗及其悲剧性的结局,体现出深刻的痛苦感的作品。《桃园》中有密集的象征与隐喻,这在废名的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小说采取了近似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读小说中父女二人的幻想与梦境,就能够发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两部小说的的作者入手,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不同政治主张对小说主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就作者的创作思想、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及创作风格做了细致的对比,并指出了它们在英国游记小说史上承先启后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5.
该文试图比较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本色》在故事情节、性爱描写手法、目的和作者性爱观等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揭示这两部小说的共同思想:探索性爱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唐人小说《徐玄之》和英国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利立浦特游记》都有奇异色彩,具可比性。本文从现代叙事学中的背景、情节、主题和叙事模式四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共同的审美特性及其异质,并对形成其异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童话叙事的空间是幻想与现实共存的空间.童话故事在这里发生、展开、高潮、结束,构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王尔德在《快乐王子》与《夜莺与蔷薇》里,充分利用童话幻想的特质,让故事在幻想与现实的空间里自由穿越,表达了作者唯美主义的思想观,同时也凸显了作者对现世的关怀与不满.故事中,幻想空间与现实空间所分别代表的幻想与现实交流、碰撞,使作品凸显出独特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晨望 《初中生必读》2009,(12):42-43
17世纪,欧洲各国盛行航海热潮,许多与游记有关的小说应运而生。其间影响较大的便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他的同胞约拿丹·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用类似纪实的手法,生动地记述了格列魔在海上诸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一种》中,余华以生硬冷酷的笔调叙述了两对手足相残的故事。本文作者以《现实一种》为例,窥探余华的寓言世界,以及其独特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0.
尼尔·盖曼(1960——至今),英国著名作家,近十年来欧美文坛上新一代幻想文学作家的代表,其擅长将罕见的洞察力和无尽的想象力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优美的诗意语言和特有的英国式幽默对现实世界进行讽刺、批判。《美国众神》是尼尔·盖曼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幻想小说之一,小说描绘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神秘事物,复杂交错的情节构成了作者尼尔·盖曼式的特色幻想世界。本文通过对《美国众神》中细节描写,人物设定,语言使用等进行分析,探寻尼尔·盖曼幻想文学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展示尼尔·盖曼在文学艺术继承与文学艺术创新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