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虽然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晚于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但却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并且衍生出其自身的特点。虽然在二战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有衰退的迹象,但其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并没有消失。在当代的许多作品中仍能看到美国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而最能体现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的作品则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的主打格局呈现实主义特色,无论是文学的初世时节,抑或当下的文学盛世,现实主义的主流意识始终居其要位。那么,作为主流意识的现实主义文学之成因的互文格局,是在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三大理论渊源的流变与整合中,构建了其完整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整体性理论体系,从而有别于他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文学关注人生、教化社会的强大思想传统与西方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交汇.使得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民族文学的基本风貌。现代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滥觞于19世纪末科学主义语境中的“写实”风潮。“五四”十年中,鲁迅、文学研究会及乡土文学作家群引领风潮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化”模式的历史性铸造。标志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美学精神的凝成.经30—4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50—70年代的政治蜕化,世纪末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潮浸润下,现实主义文学重新恢复她应有的美学品格。直面人生、以积极干预社会一政治文明构建为历史使命。成为中国民族文学标志性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否存在 ,这是近年来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否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存在的新派理论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 ,从 19世纪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精神和人的观念变化的角度 ,粗略地推演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肯定了它作为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西方文学主流的存在 ;并针对自然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 ,简单勾画了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不但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记录了曹雪芹现实主义的文学观点。同《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一样,曹雪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也是值得加以研究的宝贵的文学遗产。研讨曹雪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红楼梦》在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生生不息的现实主义张亚军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现实主义始终是文学创作的主流原则。建国以来,现实主义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结果表明:每当现实主义受到冲击,文学便会出现衰落和停滞;而每当现实主义为我们提倡并正确理解,文学就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8.
巴金和李箕永是中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两国文坛上成就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本文通过巴金与李箕永的前期代表作《家》和《故乡》的比较,剖析了两位作家的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异同.重视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寻求文学的真挚性、推崇生活的真实性等是两个人共同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而巴金的和谐观和李箕永的革命现则是两人不同的现实主义文学现。  相似文献   

9.
当前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不仅超越了改革文学,而且也超越了所谓“新写实”小说;然而,人们在探索当前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与不足时,却存在着很多理论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在“现实主义”的概念上打摆子,困于传统的道德批判,而不是深入地开掘和把握现实主义的特殊内涵。有人认为,当前现实主义文学不过是前一段“新写实”小说的延伸与拓展,显然,他of没有看到前后两者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1、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没有像“新写实”小说那样描写在困境中趴下的小人物,而是着力刻画站起来了的小人物。2、尽管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描写…  相似文献   

10.
历代俄国作家在其创作上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从以细致冷静著称的传统现实主义到受现代主义影响的新现实主义,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政令僵化到新时期传统派文学的自由回归,俄国现实主义在理论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独立探索、稳步发展、辉煌高潮、衰落复归的完整发展阶段。在分析俄国文学各阶段现实主义的理论演变的基础上,认为苏联时期僵化的文学政策,束缚了作家的思维,同时在消费观念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文学领域也无法幸免,固守原有的文学理念,埋头创作已远远达不到现实需求,因而,衰落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1.
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和创作方法,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的、主要的创作道路和创作方法。社会主义文学正是恃之而不断趋于丰富和发展的。可以说,一旦背离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文学在事实上也就不存在了。因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不  相似文献   

12.
崔杰 《现代语文》2008,(4):50-51
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的文学观念之一,茅盾和老舍是二十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因为各自成长过程和文学历程的不同,二人的文学观的侧重点不同.茅盾侧重于客观现实主义的社会剖析, 老舍倾向于"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主潮,一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呈现为多元化。回顾和反思新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不同艺术形式背后的现实主义本体及现实主义精神,对于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现实主义的发展展望,是必要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外国现当代诗歌是指外国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阶段创作的诗歌。就其地域来说,可分为欧美文学、俄苏文学、亚非文学三大块;就其内容来说,大体包括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资产阶级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欧美文学一、传统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前期的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走出了19世纪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但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社会的激烈动荡,要求作家们多视角、多层面地去观照生活、反映现实,去探究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第一节 概述一、比较清楚地了解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主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脉络,并注意文学发展同俄国人民解放运动发展进程之间的密切联系。二、发展脉络。1.十八世纪末冯维辛(重要作品是《旅长)、《纨裤少年》)和拉季舍夫(重要作品是《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做了准备。2.十九世纪最初四十年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期,这一阶段克雷洛夫的寓言,格利鲍耶陀夫(喜剧《聪明误》)对批判现实文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的创作确立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即“自然派”文学)在俄国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活动的革命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A、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变异、发展主要是在对世界文学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认同中产生的没有横向借鉴、综合,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不可能在变异中求得发展。这是被其自身嬗变历程所证明的。纵观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不难看出:1976—1978年,以天安门诗歌运动为序幕,以陈若曦的《尹县长》、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的崛起,标志着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接着,现实主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文学中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生的社会主题、突出典型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宏大结构和客观冷静描写,分析了法国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第十章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一、重点提示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包括多种文学流派:二十年代以前是浪漫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二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发展和繁荣时期,九十年代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无产阶级文学萌芽,颓废派文学开始流行,文坛上出现了几种文学流派并存的局面。对浪漫主义文学我们只需了解它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它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关系。对于无产阶级文学,我们需要掌握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对于颓废  相似文献   

19.
王文胜教授的《在与思:‘十七年文学’现实主义思潮新论》,主要探讨“十七年文学”现实主义思潮的流变、作家的创作转型、十七年文学中的创作悖论这些最容易看出十七年文学景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是现实主义的黄金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对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刻的启迪意义,其优良传统尤其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探析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及美学内涵,特别是深入考究其批判精神的当代价值,也有益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和发展,从而用文学的方式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