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桥上轨道结构的减振及隔振垫层原理,然后利用ansys建立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桥上轨道结构振动模型,并以外部激励的形式输入轨道不平顺。然后分析了有碴轨道结构在混凝土桥梁上的竖向动力特性,研究不同隔振垫层及参数的情况下,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加速度频谱,最后对桥上轨道结构的减振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铁运营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振动会对周边建筑物的日常使用产生严重影响。为有效减小地铁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物及地面振动,探索有效的隔振技术阻断振源传播十分必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系统分析了地铁上盖建筑物的振动传播规律,从隔振支座安装、质量监督等几个关键环节出发,对地铁上盖结构进行了隔震设计。并基于ETABS有限元软件,建立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模型对两种模型进行结构动力分析。实验证明,通过隔振技术可有效降低楼层振动峰值加速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辅机双层隔振系统,采用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技术研究了其振动传递特性。结果表明:基于磁流变阻尼技术的半主动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双层被动隔振系统;采用同一种控制策略,磁流变阻尼器放置在上层时系统的隔振效果较好,传递力降低30%以上;采用半主动相对控制时双层辅机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要比半主动开关控制要好,系统传递力在上层采用相对控制策略比采用开关控制策略降低27%,系统传递力在下层采用相对控制策略比采用开关控制策略时降低28%。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型磁流变弹性体智能隔振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了隔振系统的隔振力学特性和磁致动态力学特性,探讨影响其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及作用规律。搭建振动实验平台,测试磁流变智能隔振器的固有振动特性及磁致隔振力学特性;基于MTS实验平台,测试智能隔振器的幅值相关、频率相关及电流相关的磁致动态力学特性,并开展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建模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智能隔振系统的磁致移频范围可达20%,其隔振效果最高可达49.6%;在动态激励下,磁流变智能隔振系统表现出变刚度、变阻尼的动力学特性,建立的动力学数值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其磁致力学特性。可为新型智能隔振系统实验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等方面提供本科教学和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素材,较好地拓宽实践教学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FastICA盲源分离算法对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了分离研究.分析表明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满足源信号独立性要求,且源信号具备非高斯特性,满足独立成分分析应用的要求.在ZH195柴油机缸盖三个不同位置安装传感器,同时测量振动加速度信号,利用FastICA算法对实测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离.为对分离的效果进行评价,利用连续小波时频分析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活塞撞击激励的响应信号及反拖工况测得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信号的时频分布特性具有相似性,这表明FastICA算法适用于分离研究用机型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  相似文献   

6.
根据汽车隔振基本原理,提出了悬架振动的混沌描述问题.采用汽车制动悬架隔振效率实验台获取了实验汽车前、后悬架的振动曲线,计算了系统参数如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并计算了混沌参数如最小嵌入相空间维数和关联维,获得了汽车悬架的隔振性能、混沌参数与系统参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吉普车型,可采用最小嵌入相空间维数Mmin评价前悬架隔振性能的变化,Mmin值越小,隔振性能趋差,对应于前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值越小;对于不同车型,可采用关联维D2区分吉普车型或轿车型的悬架,吉普车型的D2值高于轿车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Matlab GUI平台开发了船舶辅机双层隔振系统,计算分析了某型柴油机双层隔振系统的振动特性。该系统用于轮机工程专业的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系统界面简介、操作简便、交互性强,隔振系统仿真结果通过图表的形式描述其隔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频谱细化技术与功率倒频谱在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谱细化技术和功率倒频谱是振动信号分析的两种重要辅助方法.采用细化处理,可以对信号频谱上感兴趣的一段频带进行“局部放大”,从而提高频率分辨率;倒频谱可以识别信号中较弱的周期成分,并对识别调制信号的边频县有特殊的效果.本文在介绍这两种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工程实例说明了其在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自行设计的形状记忆合金(SMA)整星隔振器为例,针对卫星发射主动段,首次搭建了功率流测量试验平台,采用直接功率流测量法成功采集到力和响应加速度信号,并计算和比较了两种工装下卫星的传递功率流特性。然后,定义了功率流传递率,并与隔振传递率进行比较,显示了功率流传递率作为评价指标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功率流传递率分析了SMA整星隔振系统的能量传递机理,定量评价了SMA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结果表明:功率流传递率作为评估指标可以更好地在频域定量评价整星隔振器的隔振性能,有利于航空航天领域中隔振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船舱筏和上层建筑隔振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实验模型的固有特性和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特性。结果表明:舱筏隔振系统和上层建筑整体隔振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实验和仿真结果误差分别为1.2%和2.2%;舱筏隔振系统的振级落差实验测试结果比仿真结果低2~5 d B,上层建筑整体隔振系统的振级落差实验测试结果比仿真结果高3~5 d B,但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趋势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乘坐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地隔离发动机的振动向车架/车身传递成为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某客车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ADAMS软件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六自由度的振动力学模型进行建立仿真模型.然后对动力总成悬置隔振系统的仿真计算,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动力总成质心处的各种运动响应曲线,以及各个悬置点支承处的动反力曲线.接着,分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比较了隔振性能.最后与优化方案隔振率的差别得到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驾驶室座椅的隔振性能,提出了基于负刚度结构的工程机械驾驶室座椅悬架系统优化模型.通过设计座椅负刚度悬架结构(NSS),建立了负刚度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基于MATLAB对悬架系统的不同参数及其对动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悬架系统最为理想的配置参数范围;同时提出了NSS优化模型,采用不同方法对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座椅悬架系统的位移幅值与加速度幅值均明显减小,座椅垂直振动方向的四次功率振动剂量值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下降了86%和87%,座椅有效振幅传递率和悬架系统振动传递率均下降,传递给驾驶员的振动的峰值频率均不在容易引起人体不适的关键频率值附近.这表明座椅悬架系统的设计对驾驶员受振后的身体健康状况没有任何影响,NSS悬架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提高了驾驶员的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将电磁振动给料机及摩擦摆等工程方面的硬式光滑非线性振动系统引入到汽车的隔振系统中,依据隔振和硬式光滑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模型,推导计算相关动力学方程,得到受迫振动条件下相应的幅频响应关系式。分析得知,通过减小阻尼比,降低弹簧静形变,并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非线性恢复力的三次项系数,可明显降低振动幅值,增强隔振效果。同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得到系统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对比仿真表明,硬式光滑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有效设计可提高车辆交通工具的舒适性、稳定性,这样的设计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利用高速同步数据采集卡PCI8018、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调理器、电脑等设备,开发一套实验室振动信号的高速实时同步数据采集和在线监测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正常状态下和人工制造故障下的减速器振动信号,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通过计算信号的频谱分析故障发生时的频率特征,实现实时监测和故障判断的功能。该系统具有使用灵活方便、测试功能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将隔振器看作质量连续体,通过研究刚性基础上数控机床隔振系统的传递率特性,分析比较了离散弹性元件、一维杆和梁等几种隔振器模型方式下隔振系统的特性,为正确解决刚性基础上数控机床振动噪声控制的技术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实际应用中双层隔振系统参数时变,不易建模的特性,提出了将遗传算法及神经网络应用于双层隔振系统的复合振动控制策略。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在线计算作用于隔振系统上的控制力,利用神经网络模拟隔振系统的动力特性,代替隔振系统进行动力分析,该系统充分发挥了遗传算法及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其中,遗传算法采用与单纯形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收敛性和单纯形算法的优秀的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搜索速度与精度,神经网络采用了一种学习速率可自适应调整的BP算法,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QLVC-ZSA1振动信号分析仪及加速度传感器,对数控车床在不同切削要素的车削过程中刀具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测试及量化研究,得到了刀具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时域曲线及自功率谱密度曲线。研究表明:刀具的振动响应是一个随车削进行的时变过程,在同一走刀相同车削要素的车削过程中,随着去除材料的增加,刀具所受的激振能量减少;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刀具振动的最大自功率谱密度并非单调增加,车削深度对于刀具振动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随着主轴转速及进给速度的提高,刀具振动的自谱密度值随之增大,而相应的振动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结合科研设计实现了一种船舶辅机隔振实验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单层隔振系统、浮筏隔振系统和动力吸振系统组成。平台功能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既可满足本科生实验教学的要求,还可以为大学生创新设计训练计划、研究生培养等提供研究平台。对实验平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以LabVIEW为基本平台,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对电机噪声振动信号进行检测与分析,对电机输入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而实现电机噪声源的识别与处理,为电机的故障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WS-5921/U60512型信号采集仪及加速度传感器,对变变位齿轮传动不同速度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测试及量化研究,得到了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时域曲线及自功率谱密度曲线,并与变位齿轮的振动响应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齿轮传动过程中,主动轮产生的振动能量基本相同,从动轮的振动主要来源于主、从动轮的啮合过程,变变位齿轮啮合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能量小,传动更平稳;随着电机输入频率的增加,主、从动轮的振动能量逐渐增大,变变位齿轮传动最大自功率谱值对应的振动频率波动较小,约为100 Hz;变位齿轮、变变位齿轮从动轮的振动信号自功率谱密度的比值最大达到4∶1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