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文本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我对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件事的回忆,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课文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触景生情地转入对伯父生前生活的点滴回  相似文献   

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笔凤城市凤凰城铁路小学纪铁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作者追忆了鲁迅先生在世时的四件日常小事。课文中叙述的几件事均发生在作者的童年,由于小周晔的天真幼稚,因而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及伯父所想还不甚了解。有些...  相似文献   

3.
一、文本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我”对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件事的回忆,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4.
1.课文分五段,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每段中找词语或句子作小标题。说说课文反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第一段:写“我”对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第二段:写伯父鲁迅先生在与“我”  相似文献   

5.
写文章要讲究照应。照应又称呼应。文章缺乏必要的照应,会显得不严密,不周到,影响中心思想的表达。照应得当,就会使文章结构紧密,层次清楚,中心思想突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照应。首先,文章和标题照应。文章开头写了“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立即宕开一笔,写“我”孩提时的认识,“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把鲁迅先生看得很平常。接下去记叙“我”在万国殡仪馆见到  相似文献   

6.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初识鲁迅”的专题集中编排了四篇文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可分为两类,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后面三篇是写鲁迅的文章。后三篇文章虽然同是写鲁迅的,但写作视角各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哗从儿童和亲人的视角写的“伯父”鲁迅;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的回忆鲁迅的纪念性文章。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十册)是一篇传统性讲读课文。它通过回忆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的态度和仇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除了要围绕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指导学生认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外,还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鲁迅的五件事:第一件是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前来追悼的人很多;第二件是鲁迅和作者谈论《水浒传》;第三件是鲁迅和作者谈“碰壁”的事;第四件是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工人包扎伤口;第五件是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的事。这五  相似文献   

10.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放在我面前,我好奇地拿起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生动优美,特别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读完后,使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成五段。通过初步的阅读可概括段落大意如下:1.伯父逝世了,许多人来吊唁;2.回忆伯父指导我读《水浒》的事;3.回忆伯父谈“碰壁”的事;4.回忆伯父为车夫治伤的事;5.伯父逝世后,女佣阿三跟我谈伯父生前的事。  相似文献   

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作者从亲情的视角,用平实的语言,真切地向我们介绍了伯父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风貌。所选取的生活事件虽然平凡细小,但字里行间里却浸蕴着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情怀。如何从文章所描绘的几件生活琐事中,让学生感悟到伯父的这种襟怀,是教学的重点。同时,限于学生远离那个时代,缺乏对鲁迅先生的更多了解,因而这也成为教学的难点。一、融入文本,初步感受伯父可亲可敬的平民形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并力求在学生心理图式和文本图式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通的桥梁。教学时,教师首先要选…  相似文献   

13.
<正>【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逝世九年后,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脉络清晰。课文通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五件事,说明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  相似文献   

1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19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32课)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逝世8年后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作者通过记叙鲁迅先生生活中的几件平凡的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第八册32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8年后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作者择取耳闻目睹的有关鲁迅的几件平凡的生活小事,来表现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要点这一组教材有四篇课文,即讲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白杨》、《高粱情》,阅读课文《幸福是什么》,还有一篇读写例话《练习概括中。G思想》及基础训练。1.四篇课文都是围绕“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读写训练项目编排的,从不同角度赞颂革命前辈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品质,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回忆跟伯父鲁迅先生接触的所见所闻,表现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怕扬》是一篇借物喻人,寓意深刻的抒情散文,作者倡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诅歌…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主要是这么几篇:<踢"鬼"的故事>(有的教科书改编成<我不怕鬼>)<给颜黎民的信><在仙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百草园><早><有的人>和<一面><鲁迅与时间>.除了人教版、原上海S版和原浙教版基本还保持其中的两三篇外,其他版本教科书大多只收录<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18.
听两位教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谈碰壁”时,听到两种不同的教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三、自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 四、再读课文,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囫圄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五、读课文,了解这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哪几件事。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复述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事。 二、引导学生围绕主要话题:周晔笔下的伯父,我心目中的鲁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合查找的资料,独立阅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 学生说一说:作者在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主要是这么几篇:《踢“鬼”的故事》(有的教科书改编成《我不怕鬼》)《给颜黎民的信》《在仙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百草园》《早》《有的人》和《一面》《鲁迅与时间》。除了人教版、原上海S版和原浙教版基本还保持其中的两三篇外,其他版本教科书大多只收录《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