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语料库的基础上研究"给力"这一新词的词汇搭配范式与语法搭配范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人民网作为语料来源基础,建立了一个"给力"小语料库,并使用Michael Barlow研发的语料分析工具MonoConc Pro和collocate对语料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分析"给力"一词的词汇搭配和语法搭配范式,发现"给力"主要作为形容词被使用,多与"很"、"最"、"太"、"真"、"更"、"够"、"超"以及"不"、"的"、"啊"等词共现。通过三词和四词词频表可以看出,"给力"的最高频语法范式是"副词+形容词(+助词)"。"给力"一词也可以作为名词、动词、副词来使用,但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其作为形容词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从语料库搜索到的300句“的+形容词”的语料的分析,总结出“的+形容词”的整体语法功能是:“的+形容词”是一种以名词性为主的,兼有动词性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或经验,它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科技英语中抽象名词和被动语态都比较多。抽象名词词组作为一个句子成分,称为名词化;被动语态与之对应,可以称为形容词化。名词化和形容词化都是语法隐喻。本文讨论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语篇特征和语法隐喻现象研究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典中英文广告中存在形容词化现象,但以往的研究并未给予足够重视。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语法隐喻中形容词化的相关描述为理论基础,以形容词化的四种方式为维度对中英文广告语进行具体论述。研究发现,尽管中英文广告语中的形容词使用频率较高,但呈现级阶变化的形容词使用频率较低。相比之下,中文广告语的形容词化不如英文广告语明显。语义扩充、语义重组、英汉语言自身特点、广告文体的独有特征、广告商等因素共同影响中英文广告语形容词化。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词类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主要词类的语义结构,并对这些主要词类的范畴化关系网络作了粗略的描写;认为认知语法的词类划分符号法有助于达到语言研究的描写充分性和解释充分性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特别是基于语料库的语法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试以《俄语语料库语法》为例,分析该语法的内容、特点及与《80年语法》的不同之处,概述语料库对语法研究的影响,以期对未来国内的语法编写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界普遍从修辞角度出发,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界定为词类活用现象。以语法隐喻理论为视角重新研究发现:“词类活用”现象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概念语法隐喻认知机制的产物,该机制旨在使语句具有原一致式无法比拟的语言效果,将名词化隐喻中“级转移”现象范围扩大至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隐喻。概念语法隐喻研究应从聚焦英语名词化的范围扩充至各种动词化和形容词化。  相似文献   

8.
"such"在英语中的词类范畴属性问题给语法分析提出了挑战。本文根据ICE-GB真实语料库的相关观点,认为传统语法将其两分为限定词和代词的做法有失公允。基于词类的分布特点来看,"such"应该划为形容词,属于一种边缘形容词成员。  相似文献   

9.
蔡绿 《现代语文》2014,(2):126-130
本文在CCL等三个大型语料库和全国报刊索引库的基础上,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穷尽性的检索,考察了"永远"在不同语法位置上的语用频率。发现"永远"可以充当状语、定语和宾语,偶尔也作谓语。语频统计结果显示,"永远"的这些语法功能古已有之,属于恒定使用状态,只是在时代、语域及语体不同的语料中分布很不均衡而已。现代汉语阶段,"永远"出现了形容词化趋势,应该主要归因于欧化语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名化是英语中由其他词性的词,如动词、形容词变为名词的语法过程,名化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法化过程.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详细地分析了英语中的名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的过程。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卖义词向虚义词转变,由功能实词向语法功能词转变。英语中许多单词和句型也是英语语法化的结果。语法化研究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于介词搭配,词义引申,时、体系统等方面。对于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情感概念框架中的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情感形容词在与名词搭配时产生的不同意义,并进行了英、汉语的对比研究。情感形容词与名词搭配时,表现出搭配词和搭配意义的复杂性,学习者应该在形容词的概念框架中理解词义。以框架语义学为基础的英汉词汇意义对比研究,有助于二语学习和教学中正确理解形容词意义,并避免搭配错误。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法化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而对某一地域内或某一方言的词汇的语法化研究则较少。毕节方言中部分词语的虚化,反映了毕节方言与中古汉语之间的联系,也是汉语实词虚化这一总体趋势的佐证。毕节方言词语法化的倾向,既是词义和语法变化,也是人们认知方式变化的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英语中也存在着与古汉语的使动用法类似的词的使动用法,并分析了这些使动词的词根,得出了英语中的使动词的词根多数是由动词、形容词及名词构成,而这与古汉语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和相似性的重要结论。还对英语中的这些使动词在英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结论更加可靠。另外也比较了英汉使动用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A precisely controlled automated procedure confirms a developmental decalage: Infants acquiring English link count nouns to object categories well before they link adjectives to properties. Fourteen- and 18-month-olds ( n = 48 at each age) extended novel words presented as count nouns based on category membership rather than shared properties. When the same words were presented as adjectives, infants revealed no preference for either category- or property-based extensions.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performance in this automated procedure and in more interactive tasks is striking.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the automated task provides a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 for (a)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rm–meaning links in infants acquiring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and (b) investigating the time course underlying infants' mapping of novel words to meaning.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结构体和英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形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英汉反义举对词汇的语法化机理与语法化的结构基本相同,但英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隐性,语法化程度较低;汉语反义举对词汇语法化的形态呈显性,语法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在晋方言的入声字中,“圪”字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字。它作为词头在晋语词汇的构词中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圪”在晋语中有个特殊的用法,它常常作为虚词用于名词、动词、量词和形容词前表示“小”和“稍微”的意思。文章试图通过对“圪”头“小”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描写和研究,从而深入探求“圪”的语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8.
A里AB式形容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多,本文对此类形容词的各种解释进行梳理、分析,认为A里AB式形容词是双音节形容词AB的一种性质程度加深的构形法变体,“A里”是表示在实词的范围内起作用的词法意义,“里”是随着重叠成分(A)而出现的伴随性构形成分。在语用方面丰富了词汇;在感情色彩上,带有嫌弃或不赞赏的色彩,有憎恶、轻视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宁可、宁愿、宁肯”的语法化(词汇化)开始于魏晋南北朝,以后经过历代的发展,到元、明、清以后完全取代“宁”的地位。“宁可、宁愿、宁肯”的语法化主要受汉语双音化类推的影响,同时受句法位置和语义侧重的影响,在语法化过程中,“可、愿、肯”的语义受到很大磨损,但它们的语义仍有一定残留,这是造成“宁可、宁愿、宁肯”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英语表达中常出现一个含有消极义的程度副词与一个含有积极义的形容词搭配,形成所谓的“逆向性搭配 结构”,如:dead good? terribly glad等,其整体语义为单一褒义。通过对相关语料的搜集,我们发现一些英语禁忌词可作为程度副词出现在该逆向性搭配中,它们是damn?bloody? fucking?dead共四个。其语法化动因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语用因素相关;其语法化机制包括隐转喻认知机制和主观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