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高科技发展格局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在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深圳高科技产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到了20世纪的最后几年,北京、上海迅速崛起,形成京、沪、深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京沪深三地围绕高科技产业化展开的竞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头一年,各地都在制订高科技"十五"规划,其中深圳的动向尤其引人注目.深圳十五高科技规划无论是内容还是制订的过程,都有不同于以往之处,从中可以窥见深圳人在高科技领域的雄心.  相似文献   

2.
IC产业为什么对深圳这样重要,乃至于关乎深圳产业命脉? 2000年12月底的时候,北京和上海几乎同时宣布上马两条芯片生产线.北京方面:其一首钢系3家公司与北京市府、3家台资背景的美国公司共同出资4亿多美元搭建"华夏半导体",其二北京电子控股、京东方与台资背景的境外公司出资2亿美元建立"迅创半导体";上海方面则是:投资16.3亿美元的"宏力半导体"项目以及投资15亿美元的"中芯半导体"项目.  相似文献   

3.
外部军事威胁和市场经济因素是中国高科技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上个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军事威胁,迫使中国人开始了在高科技领域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并成功地完成了"两弹一星"工程.这次实践的成果为近十年高科技在中国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和人才基础.文革的混乱造成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实践的中断.直到90年代,中国在军工领域积累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经济因素在改革开放的实验场--深圳实现了成功的聚变,从而使中国的高科技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在深圳模式的示范效应下,高科技产业化浪潮迅速扩展到众多的大城市.  相似文献   

4.
深圳建设全球科学中心的目标是提高源头创新能力。文章对深圳在科技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和高科技产业支撑等方面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展开评价,结合与北京和上海等科学中心的对比,找出深圳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研究人才和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最后,针对这些差距就如何完善深圳科学中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湖北高科技企业近年来总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与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等我国发达地区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融资渠道不畅和人才流失严重等湖北高科技企业成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扶持优势产业,加快高科技产业集群建设,破除壁垒,资源共享,化科教优势为高科技产业优势和引导地方银行加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并产生全面的影响。中国高科技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就如何发展中国高科技产业问题,提出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借助资本市场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产业已成为深圳的龙头产业。十年来,深圳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66%的速度增长,全市工业百强80%以上为电子信息企业,华为、中兴等7家企业年产值超百  相似文献   

8.
2004年深圳正式提出“工业适度重型化战略”。对于一直以工业结构轻型化为做的深圳工业界来说.这种战略调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波:尤其是占据深圳工业半壁江山的高科技产业,在新的战略定位前更显得有点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9.
测量体温仪又在火车站、机场随处可见了. 近日北京和安徽的几宗SARS病例又引起人们对"非典"的警惕,"非典"疫情每日播报在中国重新启动,使人们对一年前SARS对经济的影响记忆犹新.去年的"非典"让不少产业蒙受损失,然而却使沉寂好几年的生物医药行业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一点从生物医药板块在2003年大幅增长可以窥其一斑. 曾一度走在全国前头的深圳医药如今却出现了失去优势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广泛的目光.2001年国家科技部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高度评价了深圳多年来发展高科技的成绩,认为深圳已成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1.
谢传仓 《科学学研究》1998,16(3):99-102
当代世界各国都以发展高科技产业来增强综合国力,而不以有效需求为中心就不可能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有效需求对高科技产业化的作用,认为中国的高科技要想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重视并紧紧把握有效需求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产业加快了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由资本型向知本型转变的步伐,新建或重组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和大学科技园区.同时,高校科技工作也由理论研究为主转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为主,重点资助了原始创新项目和培育产业化项目,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的保障,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愈加紧密,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一的产物,它是以研究、开发为基础,并将研究、开发与生产、市场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群。其产业化过程一般包括高科技的发明与研制、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和高科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通过市场向外扩散等三个环节。因此,发展高科技产业,从其运行主体来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共同参与才能进行。其中大学是高科技产业化基本的科技源头,是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器。大学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学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 地,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发挥一_ 曾高科技知识的传播作用_ 高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将产业链构建引入到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从产业链的角度透视了整个高科技产业化进程,分析了构建产业链对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势,为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发展高校高科技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校办产业由来已久,但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产业还是80年代中期。由于受社会经济大潮的影响,为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发挥高校发展高科技知识产业的优势,高校产业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产业政策推动下,高校产业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发展高科技产业对资金、企业管理、市场要求很高,风险较大。而高校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以下优势:1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区,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集聚地,是丰厚的无形资产资源。加之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高校企业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  相似文献   

16.
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创建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为核心的新型技术创新联盟为科技创新提供组织支撑体系.公共性的工业技术研究院要发挥三个"导向"和三个"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技术创新联盟在基础性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产业化、技术服务综合性、人才培养社会化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促进深圳产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产业园区是指以高科技企业为核心主体,以通过创造局部优化的区域环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主要目的,以协同性创新为内在发展动力的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8.
《深圳特区科技》2001,(3):28-29
2000年6月,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原子核物理工程上海同步辐射装置预研工程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第三段光源铝真空室工程.来自深圳的威士达真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继合肥同步辐射工程之后第二次击败了众多大公司,再次参与国家重大物理工程.2000年11月,威士达公司制作的8米段真空电子储存环,各项重要数据全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据悉,这是第一家深圳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攻关工程.最近,深圳威士达真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深圳豪威真空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生,作为中国第一条ITO导电玻璃生产线的总工程师并率先提出三年建成"中国真空光电子设备及材料产业化基地"的战略构想,将豪威科技打造成中国真空光电子领域集工艺、设备、产品开发生产的的领先企业.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了闽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互补优势以及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战略和特点,提出了新经济常态下推进闽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蕾 《科学学研究》1994,12(1):45-48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研究高科技商品化和产业化的主体,对发展高科技产业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高科技商品化和产业化主体的结构、特点、位置及作用。研究表明,高科技商品化的主体是科研和技术人员,产业化的主体是经营和生产人员;高科技商品化和产业化的主体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分离性。充分认识商品化和产业化主体的这些性质,有利于加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