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普通专业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和选择内容均呈多元化趋势;体育设施缺乏及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等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解新时期川西民族地区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不仅对地处偏远的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树立民族地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新思想,贯彻和实施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能力和自觉参与锻炼的意识可以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地区4所高校320名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动机和选择内容呈多元化趋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与频率的不同,体育设施缺乏及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建议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的资金投入,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校体育教师应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给予专业指导与管理,推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同时提出改善管理体制模式、丰富体育教师工作内容、建设课外体育运动平台等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昆明市部分高校2010级大学生的余暇体育行为和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高校大学生有一定的余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放松身心成为他们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活动场所少,休闲娱乐项目单一.建议学校开放体育设施,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积极引导和推进大学生健身运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6.
从大学生体育消费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调查分析,讨论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消费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从而拓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使高校体育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以省内5所大学600名在校本科生作为对象,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省内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为了应试而被迫参加体育活动,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体育场所设施的匮乏,缺少合理有效的组织,另外大学生们学习压力也较大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学生对目前体育课的满意度还是较低的,体育教学必须在教学手段、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非常喜欢或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且每周参加2次以上,但时间偏短;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以散步和慢跑为主,其次是排球、足球、乒乓球和篮球;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其均种数为2.5;场地不足、条件差、缺少体育老师辅导、生活规律性差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加强组织管理、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活动条件、配备教师指导是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郑遐 《时代教育》2010,(3):158-15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方法,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揭示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体育手段、影响体育活动开展的的因素及对策。为高校学生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提出建议。为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和次数明显不足;活动场所以校内免费场所为主;体育场所和器材的短缺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内驱力,是实现终身体育之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20多所普通高校1500名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探讨目前山东省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认识、兴趣、完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加强体育指导员培养,提高学校场地设施利用率,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作用,是推进我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郑丽  王佳胜 《考试周刊》2012,(26):126-128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课余体育锻炼理应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对我院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莆田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指出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的项目和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并提出对策,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在我院蓬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体育活动行为是受体育意识影响的,参加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参加体育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体育价值与功能的认识程度和所持的态度.因此,分析研究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的对策,指导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有助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化,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建智 《天中学刊》2003,18(5):80-81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阶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强,具有较好的体育行为。中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状况及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体育意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某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调查表明 ,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教学是持欢迎态度的。同时也了解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参与情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育态度是体育活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是对体育的评价与综合性心理反应的行为倾向。文章从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兴趣、终身体育等方面,对江西省8所高校1216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江西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新形势的相关建议,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津市6所高校934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消费和体育信息的获取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大多数大学生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整体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多数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积极、有效.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建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育行为特点,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秦浩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3):128-129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参加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调查。高校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拓展和补充,对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积极作用,从而提出组建高校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