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车的读音为居,因为车是用来居人的。汉以后才改读舍,因为车犹如行进中的房舍。古代的战争,多半是车战,战车是国力的象征。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700乘战车,击败了楚军。《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晋国有战车4000乘之  相似文献   

2.
在王纲解纽,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楚国曾依其强大的军事威势,一度称霸中原,左右政局,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弄明这时的楚军建制,就其兵种和编制作一些探讨。一、楚军兵种春秋时期,楚国地处江汉地区,北有中原诸国为敌,东南有吴国侵扰,前者长于传统的车战,后者则利在“舟师”。为适应车战和舟战的需要,楚国先后组建了一支以战车为主要装备的车战部队,和一支以“舟”为作战工具的“舟师”,即水兵部队。  相似文献   

3.
《谋攻》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百战”是指:计战、谋战、间战、步战、选战、骑战、舟战、车战、信战、教战、众战、寡战、爱战、威战、赏战、罚战、主战、客战、强战、弱战、骄战、交战、形战、势战、垦战、夜战、备战、粮战、导战、知战、斥战、译战、争战、地战、山  相似文献   

4.
古老的战车驰骋在先秦时代的战场上长达千余年之久。车战一度成为中国奴隶社会战争的主要形式。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车战?是什么原因使车战居然能够独霸疆场数百年?又是什么原因转而却使“啴啴(火享)(火享),如霆如雷”的战车停止了转动?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六艺”是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六门课程,包括“礼”、“乐”、“射”、“御”、“书”、“数”。1.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2.乐:属于综合艺术,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3.射:即射箭技术训练。4.御:驾驭兵车技术训练。“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当时作战以战车为主。每辆战车由甲士(包括御者、射者、盾牌手)和徒兵各若干组成。甲士身穿盔甲,在车上;徒兵步随。车兵进攻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所以射箭和驾车是最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5.书:识字与书写,如干支次序“甲子、乙丑、丙寅……”,方位“东、南、西、北”等。6.数:计算九九,加减乘除等。辨认方位,认识干支与熟悉九九,对于日常生活,甚至对于行军与部队组织方面,也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从殷商到战国,我国作战的主要方式是车战,攻防的主要手段是战车,军队的主力是车兵(士)。一个国家拥有战车的多少是这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古代的车分为马车和牛车两种。马车古名小车,是供责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运输货物。马车的车厢叫“舆”,是乘人的部分。舆的前面和两旁用木板做成屏蔽,乘车的人从舆的后面上车。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做“倚”。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扶手,叫做“轼”。车舆上有车盖,形如大伞,是遮日和防雨用的。车舆压在车轴上,轴的两端是车轮。轮中有毂,毂上有木制辐条18至20根,有的有30根。辕是驾车用的车杠,后端和车轴相连,  相似文献   

7.
有意错误的教学艺术浅探●江苏葛乃宏陈其俊孙子在《孙子兵法·兵势篇》中认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正”“奇”是古兵法常用术语,指军队作战的常用战法和特殊战法。就兵力布置而言,以正面受敌为正,以机动突击为奇;就...  相似文献   

8.
罗伯文 《湖南教育》2002,(18):39-39
一、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的形体与字义密切相关。运用“六书”析字法,是突破汉字词义解释的途径之一。例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的“军”字,课本上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而学生熟悉的是作名词。如果从“军“的形体结构上分析,字义就不难理解了。“军”结构从“车”从“勹”(音bao,包裹的意思),会意字,合起来表示用战车围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的意思。古代战争是车战,军队驻扎下来就用战车在四周围起来作为营垒,把两部大车竖起来,车辕指天成为辕门,所以,“军”就有“驻扎”的意思。运用这种…  相似文献   

9.
《史记·项羽本纪》“诸侯罢戏下”,近人或谓戏为戏水,戏下是戏水之下。这个解释,我认为是不正确的。戏在这里应该是军旗。《说文·十二卷下·戈部》:“戏,三军之偏也。”偏就是《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的偏,是战车的编制,杜预注引《司马法》曰:“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春秋时代是以车战为主的,所以偏是作战的主力。元帅将中军,车上有旗有鼓,是指挥作战的号令。如《左传·桓公五年》记郑庄公对抗周桓王的战役中,郑庄公将中军,在临战时,“命二拒(左军右军摆成的两个  相似文献   

10.
大军 《小学科学》2021,(3):30-33
从1916年,一种威力空前巨大的武器横空出世开始,人类战争史进入了新的阶段。这种武器就是坦克。但是,其实人类也许忘记,在古代就已出现过类似坦克这样的武器,曾经同样大杀四方。这种武器,就是马拉战车,而由这种武器主导的作战,也被形象地称作“车战”。  相似文献   

11.
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军队准备抵抗。曹刿是鲁国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统率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双方刚刚摆好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兵。曹刿阻止他说:"现在不能击鼓进兵,时机未到!"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兵的号令。这  相似文献   

12.
“轻车”、“骑士”、“材官”、“楼船”是秦汉时期的四大兵种。“轻车”即率兵,“骑士”即骑兵,“材官”为步兵,“楼船”为水兵。由于车战已衰落,秦汉时期,车兵的数量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与步兵合编。骑兵和水兵依靠马政和造船业的发展,数量也有限。因此,秦汉时期步兵为作战主力,人数也最多。当时的步兵又分轻装步兵、重装步兵和弓弯兵数种。从地域看,秦汉时期,骑兵多在北方陇西、金城、河东、上党一线;步兵和车兵主要布防于中原及巴蜀一带;水兵多出在江淮以南地区。西汉以后,官府致力于造船业,所建楼船高十余文,有三、四…  相似文献   

13.
《殽之战》一,写秦国的军队越过晋国的边境去偷袭晋的邻国——郑,半路上被郑商人弦高遇见并识破他们的阴谋。秦军的将领们估计这回偷袭是难以得逞了,但又不甘心空手而归,便灭了滑国才率领军队返秦。其时,正忙着给刚刚去世的晋公治丧的晋国新君及臣僚,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决定搁置丧事,出兵伏击秦军。章写道:“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缝,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殽。”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著名诗篇《长征》的最后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该当何解?小学语文参考书解释为红一、二、四方面军(录时未置三方面军)。笔者认为此解释不妥。“三军”的提法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国置军队为六军,而大的诸侯国置三军,一般称为上、中、下三军,三军中各置帅,称上军帅、中军帅、下军帅,其中以中军帅为大,如晋悼公时,晋国的军队即分为三军,赵武曾任中军帅。《长征》描写的主要是红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勇过大渡河是红一方面军的事,按参考书的解释“三军”指的是红一、二、四方面军,与毛主席的诗所描写的事实不符。据此,…  相似文献   

15.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著名战役之一,史籍和史学界对于这场战争的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和意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晋国军队如何自今晋西南到达今鲁西南进行战争,尤其是对晋军从晋都绛至卫国北鄙五鹿的行军路线记载和研究有所缺失,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从商末至战国,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战车是主要的战争工具,甲士、步卒皆以战车为核心而组编。《诗·采微》云:“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那么战车是如何编制的呢?由于缺乏完整系统的资料,尚难确切、完整地说明。但博稽各类史料,其中还不乏某些有价值的记载。如果把它们胪列扒梳,考证分类,还可以揭示出某些符合历史实际的战车编制情况。  相似文献   

17.
车战,是中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主要战争方式。从夏至秦,古老的战车驰骤在中原战场长达两千年之久。它对中国社会的战争和军事科学的发展,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东、南、西、北是方位词.这四个字又有一些特定的词义.论其掌故,颇为有趣. 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是“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郑国派烛之武去面见秦国国君,陈述郑国被夹击,消灭之后,只会对晋国有利(因郑国与晋国毗邻),对秦国反而有害.劝说秦国留下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让郑国作为东道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一旦资粮缺乏,郑国就能及时供给——秦国国君顿时省悟,遂听从了烛之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老子》和《孙子兵法》都是春秋时期的兵书,反映了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传承和变革。民心是战略之本的原则得到了认可;"全胜"战略受到推崇,并被认为是兵家的最高境界;奇正相生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春秋时期作战方式的重大变化,变诈之兵渐起;主客之道的演变折射出这一时期战争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教材选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之一的《谋攻》熊。《谋攻》一篇中有「百战百胜」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之语。对「百战百胜」一词的解释。《辞源》(2175页)和《辞海》(4627页)均释为:「谓每战必胜。」《汉语成港词黄》(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的解释是:「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其实,「百战」是各有所指的,指一百种类型的战斗。即:计战、谋战、间战、步战、选战、骑战、舟战、车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