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是一位很重视家庭教育的母亲。从女儿两岁起便开始从严管教,要求女儿做个好孩子。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每当孩子表现好时母亲便对她说:“瞧,别人夸你是好孩子哩!”每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就对女儿说:“看,别人笑话你了!”久而久之,让别…  相似文献   

2.
“我这周末要带女儿去旅行,谁能借我一个孩子?”这是我近来常说的一句话。别以为这是开玩笑,其实,这是我无意中找到的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女儿今年5岁,与我们小时候相比,我常常觉得她很可怜。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比我们小时候丰富多了,可是整天面对着几个大人,缺少兄弟姐妹一起玩耍的生活是多么孤独寂寞呀。我常常给她讲自己小时候怎么和哥哥姐姐妹妹一起玩游戏,哥哥姐姐怎样护着我,我又怎样护着妹妹的故事,她听了神往不已,  相似文献   

3.
无论我干什么,四岁的女儿都要来凑热闹,搅得我于不了活。一次,我狠狠地训斥了她,没想到她哭得很伤心,弄得我也心神不安,只好放下手里的活去哄她。后来我想,孩子想参加劳动是一件好事,应该适当地引导,满足她的劳动愿望。春天,我在自家小园子里种土豆。我用铁锹挖坑,女儿抓住铁锹把也要和我一起挖,就这样两人握着锹把一起挖真是别扭极了。我对女儿说:“敏敏,你看两个人挖坑太慢,你自己挖吧,我往坑里种土豆。”她高兴地说:“行。”她挖得很起劲,但毕竟人小,铁锹重,她  相似文献   

4.
女儿出生后,一直是我边工作边照看。女儿很安静,我备课的时候给她一本色彩鲜艳的漫画书,她能从头到尾看得津津有味。女儿牙牙学语那会儿,我就给她看带一行字的漫画书。只要我有空,就领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女儿就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女儿已经能看带拼音的童话书了。我们家附近有一家书社,女儿稍大一点,我就去办了个借读卡,往往女儿借回来的书,我们娘儿俩一起看,还就一些情节展开讨论。我从来不限制女儿看什么样的书,小说、纪实文学、历史传记都可以看,此外孩子从小就接触电视、电脑等五花八门信息,堵不  相似文献   

5.
邻家的小女孩儿和女儿美好是好朋友,因为离得近,总爱找美好一起玩。周末,我和女儿正在读一本书,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细细的声音,她有礼貌地向我表达,说她已经问过自己的妈妈,想邀请美好去她家里玩。我当时想的是,向图书馆续借的书明天就该还了,很想今天和孩子一起把书读完,正犹豫着却被我的美国老公看出了心思,他从我手中接过电话,和说等会儿让美好打给她,之后和我小声商量:“孩子已经看了好一会儿书了,也该出去透透气了,要不然还是先问问女儿吧。”于是,美好爸征求了女儿的意见,孩子的回答当然是愿意和玩。可接下来的问题是,没读完的书怎么办,他和孩子商量的结果是,在家最多玩个小时,回来后要把剩下的书和我一起读完。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研究》2006,(4):47-48
问:我有一个女儿,上小学6年级。我很支持她看课外书,也给她买了不少书。但我发现她看书很偏,只爱看漫画和童话类的书籍。亲戚家有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哥哥,那个孩子看书就很全面,除了我女儿经常看的书之外,还看一些科普、动物、文学类的书。我觉得女儿到了这个年龄阅读面应该扩大,不只是看那些漫画书了。可她对我的建议不感兴趣,买回来的科普方面的书翻几下就放一边了。我是应该顺其自然还是有意识引导?怎么引导?答:首先,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都不太一样,没必要强求一致。美国有项调查表明,小学3至5年级孩子的阅读书籍具有一定的特点,首选的是…  相似文献   

7.
邻家的孩子云云和我的女儿同是三年级的学生,两个孩子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又经常在一起写作业,相处得十分融洽。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女儿有意回避云云,极力反对云云来我家里写作业,对我的辅导也是心不在焉。孩子这种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问孩子:“你们两个闹别扭了?”孩子不耐烦地嘟囔:“没有,我就是不愿跟她在一起。”我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相似文献   

8.
我女儿29个月,经常和邻居的一个小男孩玩,小男孩比我女儿小4个多月。两个孩子刚开始在一起玩时,我女儿经常欺负小男孩,故意打他。每当那时,我都很公正、温和地劝阻女儿不要欺负小弟弟:“你看,弟弟是你最好的小伙伴呢!”“弟弟的玩具都给你玩呢。”“弟弟陪你一起玩,弟弟多好啊!”我还经常表扬小男孩。过了几个月,奇怪的是事情反过来了,小男孩经常欺负我女儿,故意打我女儿。我们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问:这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双方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欺负别人或受欺负时该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2009,(7):13-13
我和我先生是双职工,单位里工作也挺忙的,现在孩子放了暑假,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她,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吧,担心她的安全问题,又觉得这样孩子太孤单了。这不,还没开始过暑假,孩子已经嚷嚷开了:“妈妈,我暑假也要和西西(女儿幼儿园的同学)一起玩,我不要一个人,一个人好没意思的。”我很理解女儿的心情,但想要让女儿这个暑假不孤单好像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女儿常吵着要与小伙伴玩,可当她与小伙伴在一起时,又缩手缩脚,胆怯得说不出话。周末几个同事聚会,都带了孩子。大人在一边谈天,小孩在一边玩。可刚坐下一会儿,女儿就闹着要回家。其他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得热火朝天,而女儿却不怎么合群。见女儿这样,朋友提醒我说,你的女儿交往能力差,平时应该让她多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玩。朋友的话确实让我反省。女儿的生活模式是幼儿园一家庭“两点一线”,单调又枯燥,除了上幼儿园,就是看电视。我一般不允许她到别的小朋友家去玩。当然,别的小朋友一般也不到我家来玩。我们大人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研究》2011,(3):58-58
我有一个女儿,上小学6年级。我很支持她看课外书,也给她买了不少书。但我发现她看书很偏,只爱看漫画和童话类的书籍。亲戚家有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哥哥,那个孩子看书就很全面,除了我女儿经常看的书之外,还看一些科普、动物、文学类的书。我觉得女儿到了这个年龄阅读面应该扩大,不只是看那些漫画书了。  相似文献   

12.
教孩子阅读     
女儿练琴时,左手总是弹不好,为此曾挨过我们的批评。一天,我发觉女儿在很努力地用左手练习,并且有了很大的进步,便夸奖了她,女儿很兴奋。不一会儿,女儿说:“妈妈,我想写一篇故事。”我说:“好啊,快写吧!”于是孩子几乎冲到电脑跟前,打开电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她的写作。她不停地敲击着键盘,一千多字的《左手和右手的故事》便一气呵成了。后来,这篇文章还刊登在了《小葵花》画刊上呢。孩子经常能做到有感而发,这与我们帮她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孩子幼小时,我们经常挤出时间给她讲一些童话故事和童谣,努力做到绘声绘色,力求讲得…  相似文献   

13.
没有一个孩子不对电视着迷。对待孩子看电视,父母的反应各不相同。刘女士(儿子7岁):我看电视的时候就允许他跟我一起看,我帮他选择看电视的内容,但是只要我不看他也就不能看。(刘女士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王先生(女儿10岁):我从来不给她看电视,这会害了她!要是影响了  相似文献   

14.
我的女儿今年14岁,上九年级了。我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妈妈,经常和她一起玩,对她和她的同学在学校生活的一点一滴都很感兴趣,常常像听故事一样认真地倾听。我所奉行的是"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想让她以野花为榜样自由成长。孩子在艺术上有一些天赋,绘画、书法和写作都不错。记得在她小学时,每天晚饭后,别人家看电视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在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孩子说普通话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家长尤其应注意一定要教孩子说普通话,从“妈”、“吃”开始,不能教方言,更不能自己随着孩子说“娃娃语”。只有这样,孩子讲的句子才准确完整。女儿出生后,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就用普通话和她讲话,女儿会说话时,发音清晰,吐字连贯,语言发展速度很快。二、教孩子看图书孩子会讲话了,家长就应开始教孩子看图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在女儿一岁半时我给她订了《婴儿画报》,画面简单,图大,颜色鲜艳,语句简单,很适合她读。在教孩子看图书的同时,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翻书,并教孩子爱惜图书,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和丈夫一起忙生意,女儿才满月,莉就狠下心给她断了奶,托付给外地的母亲照看。几个月后,莉去看女儿。孩子长得胖嘟嘟的,很是健康,而且极少哭闹,谁见了都说乖。可没几天,莉却觉得孩子似乎太“乖”了,一天到晚表情淡漠,反应都好像有些迟钝。她开始担心:这种乖好像跟孩子的年龄不太相符,会不会有什么毛病呢?  相似文献   

17.
每逢春节等传统佳节,我总是带着孩子和亲戚们团聚在一起。说实话,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他们对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几乎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团聚可能只是意味着热闹吧。有一年中秋节前,我带孩子到超市里给家里的长辈选购礼物。没想到超市里人山人海,为了付钱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伍。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买东西?”我说:“大家都是为了买东西送给亲人。”女儿不解地问:“为什么亲人们不能自己买东西呢?”我告诉她:“我们买东西,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感谢。”趁排队时间,我跟孩子聊了一些我们小时候的事…  相似文献   

18.
还孩子一个童真世界文/方明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  相似文献   

19.
向孩子学习     
自从女儿出生,我一直都向她学习,因为她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逻辑。女儿两岁半时我带她出国旅行,坐六个多小时的飞机,我以为她会很烦,但飞机真的飞到天上以后,她兴奋地看着窗外,说:妈妈我们到外边去吧。我说不能到外边去,她就说,我们坐飞机不就是为了到外边去吗?我才知道她是把飞机当“神七”了,上天就是为了出舱行走。我们大人把飞机当成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的女儿现在三周岁半,身体健康。我和丈夫都是教师,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很希望孩子能聪明伶俐,热爱学习,长大后能成为品学皆优、适应社会的人。因此,在孩子两三周岁的时候,我已经教她学会了不少东西。比如:能点清五个以内的实物;能写1~10的数字;能搭10层楼梯、认识六种颜色和七八种形状等。虽然她学得不是很快,但我教她什么,她就学什么。可现在,让她学点东西或看书,她变得极不情愿。比如,我让她搭积木、建房屋,那就非要我们陪着,而且自己不愿动手,让我们帮她搭积木,她在旁边看;我和她一起看书学习五以内的加法,她总是坐立不安、心不在焉,要不然就反问我:“你说等于几呢?”或者干脆说:“我不会。”根据她已经学过的知识,我认为她应该会算。每当这个时候,我很生气。可是又不敢大声训斥她,生怕事与愿违,使她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学情绪,那就更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