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选择图书最佳印数需考虑的问题河南科技出版社王茂森本文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谈谈确定图书最佳印数时应考虑的问题。1.转变观念,增强经营意识。在旧的图书发行体制下,出版社几乎完全丧失了图书的宣传发行功能,图书是否开印,印多少仅由新华书店的征订数唯一决定。这种...  相似文献   

2.
解决买书难的问题,除了改进书店的供应工作之外,还要大力提高出书的重版率。新书的印数,出版社通常是根据各地书店的订数来决定的,而书店的订数则是参照出版社提供的二百字的“内容简介”来估定的。一年出书两万多种,每种书都要求书店一次订足,既不能脱销,也不能积压,那是很难做到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一种书的销路有赖于广大读者的鉴别。就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出版社的图书销售工作大多还算不上真正的营销,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一直沿用的传统发行模式仍居销售工作的主导地位.这种销售模式的主要做法就是:出版社新书出版后,一般都会向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邮寄订单,或通过各类图书订货会向新华书店发送订单;然后,新华书店业务员根据其所在书店的经营规模、销售品种和销售经验,在订单上填写所需图书的数量;接着,出版社按书店反馈回的订数将本社生产的图书如数发送到书店.由此可见,出版社的图书发货量通常都是根据这些订单反馈的数据来最终确定的,在出版社与书店沟通和交流图书信息的过程中,书店业务员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署计财司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出版图书11072种(其中新版图书为7955种),总印数为78100万册(张),印张数为3725753千印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出版图书的种数增长了10.4%(其中新版图书增长3.6%),印数下降了1.3%,印张下降了5.9%。中央级出版社与地方出版社分开统计,情况如下: 中央级出版社图书种数为3998(新版图书为2826种),印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给出版社带来生机、活力,然而有的出版社却因图书订数的下降始终摆脱不了困境。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这些出版社在改革中缺乏战略眼光,出现了某些“短期效应”。所谓“短期效应”是指一些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或只顾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不顾出版工作的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本文试列举数种体现出版社“短期效应”的做法并分析其危害性。 1.作者包销图书。由于图书订数的一再下降,某些出版社考虑到自己经济上的承受能力而规定了图书的起印点。如果从书稿的取舍从严把关,或鼓励作者利用工作之便参  相似文献   

6.
出版社印制广告配合重点新书的发行,给基层书店推荐和宣传提供了方便,值得提倡。但是,新书广告的寄发一定要与新书发运同步进行,才能收效。现在常见的情况是:新书广告随各种订货目录一齐寄,不管基层书店有没有订数,也不管订数多少,一律配发几份。这样,有时广告邮到了,新书过两三个月才运到;或者新书已销完了,广告才到,都难能配合得好。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发行工作中,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脱销和积压。脱销是由于书籍印数小于销数(产小于销),积压是由于印数大于销数(产大于销),恰到好处是由于印数等于销数(产销平衡)。印数的决定是否恰当,对脱销和积压有决定性的影响。按现行体制,现在是由谁(出版社还是书店)决定书籍印数?又是如何决定的呢?是以销定产?还是以产定销?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一些粗浅的考察。决定书籍印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书籍  相似文献   

8.
出于职业的习惯,每每逛书店或书市时,我不仅注意众多图书的书名及内容介绍,还特别喜欢浏览一下书上的版权页。这部分内容是这部图书的“档案”,如开本、字数、印数以及出版年月、印数与印次等等都在这里有所体现。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对该出版社的经营状况及管理水平做一分析。我注意到有些图书在一年之中竟连连印刷三四次,而有些图书连印几次其累计印数也不十分大。根据我社近两年的图书生产成本数据,借助计算机的快捷计算,运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字数x_1(单位:千字)、印数x_2(单位:千册)与图书生产成本y(单位:元)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谈“印数”     
编辑发稿单上,专门印有一栏:“参考印数”,其实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因为最后总是以书店提出的印数拍板的。书店的同志确实作过一番征订工作。问题在于,这种征订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他们征订的依据,只是寥寥二百字的“新书预告”,实在很难得出对一本书的准确认识,更不用说有些“新书预告”还有着浓厚的“广告”色彩了;二是负责填报订数的同志,虽然一  相似文献   

10.
出路在于“经销+寄销”王汀江1.经销加寄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的发行都采取“单行线式”的经销制,即不允许销售环节向出版社退书。这样,由于书店必须负担图书库存积压的风险,图书订数每况愈下,图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书店备货少,许多图书不能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来,图书征订数大幅度下降,不少图书订数很少,出版社无法付印成本。这种情况又在出版社、印刷厂和书店产生连琐反映。出版界似乎被一片“不景气”的气氛所笼罩。一些同志认  相似文献   

12.
不少读者尖锐地指出过,许多迫切需要的书籍在书店里买不到,而不少书却成年放在书店的货架上无人问津,甚至刚出版不久就从书店送到旧书店或者以折扣优待出售了。这种现象需要分析研究。读者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书,有的是出版社的选题工作没有做好,或者由于出版周期太长等各种原因,还没有出版。有的是虽然出版了,由于订数太少,印数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或者由于分配不适当,造成此缺彼丰,需要书店内部进行调剂。自然,也有不少确是属于正常的供不应求。这里,调查工作不  相似文献   

13.
出于职业习惯,每当我打开一本新书时,总要先翻看一下版权页上的印数。然而,近几年来,我的这个“习惯”却被现实破坏了——因为某些出版社出版的某些图书根本不标印数。而且我从实践中也体会到,有的图书即使标出了印  相似文献   

14.
浏览业内书、报、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难找到一篇探讨图书印数的文章。为什么呢?究竟是图书印数问题不值得研究,还是不易研究?或者业内专家及写作高手不屑于研究这个问题?不过话说回来,每本书都有印数,不管这个数字是印在版权页上,还是没有印在版权页上,它都是客观存在。而且印数问题决不是个小事,它困扰着许多出版社,影响着方方面面,试问一个出版社,上自社长、总编,下至编辑发行储运,谁不为它头疼?库存书问题难道不是因它而来吗?库存书增加,供过于求,正说明出版社对印数问题没有把握准确,如果印量适当,供需平衡,出版社何必花那么大精…  相似文献   

15.
一般图书主要是指除课本(含大中专教材)、图片类(含年画)以外的各类图书。这类图书从征订到出版的品种数量最多,读者面最宽,但是,销售比重却不到20%,且有每况愈下的趋势(剔除列入文教类和少儿类的教辅读物)。读者喊买书难,作者喊出书难,书店喊卖书难,出版社亦喊出书难。究其原因,过去一直停留在出版社怪书店订数上不来,书店怪出版社选题有偏差,出书质量上不来。尽管店社双方都想尽了办法,仍收效甚微,困境依然是困境,无法走出沼泽地。那么,这令人焦虑的“沼泽地”究竟是缘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6.
浅谈图书最佳印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贾国祥一个好的出版社的图书印数。库存量、图书的重版印刷等方面都不应该是盲目和无序的。一种图书的出版,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从两个方面产生:一是图书付印前所投入的成本费用,二是图书付印后的成本费用。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虽然出版了大量的图书,但有些书是作者包销少量以外,仍然在出版社的仓库里睡大觉。出版社有许多好的图书选题因没有征订数而不得不搁浅。出现上述情况有多种原因,但是图书发行工作的滞后,本版图书宣传、推广、销售不得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从事出版社本版图书发行工作近10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对本版图书发行工作做了一点粗浅的研究。本文就如何当好本版图书推销员,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不少基层书店大幅度压减图书征订数,甚至已经征订了的图书也要求退订。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任其发展,明年将会出现图书市场供需脱节,势必加剧“买书难”的状况,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适应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近来,一些发行部门对图书出版工作批评较多,主要是批评出版社“书价暴涨”、“出版脱期”,造成书店“销售下降”、“库存  相似文献   

19.
一、目前,我国出版社图书自办发行数量,迅速增长,新华书店征订数大大萎缩,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科技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软件工程——方法、工具和实践》一书,全国新华书店的征订数仅500册,而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出版社自办发行了1.5万多册。如果还是按照老办法,即主要据新华书店征订数确定印数,已到了影响书的出版命运,压抑学术出版物的出版,短版活大量增多的严重地步。问题的症结正是传统的印数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嘉 《出版参考》2007,(9S):19-19
闲逛书店,发现如今架上的新书不乏印制精美之作,但随手翻开几本,却发现有一半新书,尤其是文艺类新书的版权页上,印数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于是记者特地在书店抽查图书50本,标有印数的图书只有27本,占抽查图书的一半。但反观如今出版社新书做宣传时,动辄就称“首印几万册”。某网站在介绍一本小说时的标语一“本书首印破百万册,创建国以来华语文坛新高”就曾引起轩然大波。一面是图书印数的集体消失,一面却又是出版社“首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豪言壮语,读者以及作者究竟该相信谁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