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地区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特性:以深圳市为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析华南地区道路径流污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华南地区典型城市深圳市道路进行了4场降雨的径流样品采集及分析.结果显示道路径流水质劣于地表水4类环境质量标准,说明道路径流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威胁.同时研究发现初期冲刷效应受到降雨类型和污染物种类的双重影响,因此在针对道路径流处理设施特别是初雨截流装置的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降雨类型与污染物种类.另外,建议华南地区的初雨截流量为3~5 mm的初期降雨.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有效的道路径流处理设施设计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广州城市快速路代表性路段选择3个监测点开展路面径流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快速路路面径流悬浮固体、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较高,氮、磷营养盐浓度较低;不同监测点路面径流污染浓度差异较大,主要受降雨特征、日交通量和道路周边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路面径流中的石油类、化学需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铅和锌等污柒物已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则可能造成受纳水体的水质污染.城市快速路道路旁径流排水口附近的土壤已明显受路面径流污染的影响,表层土壤有碱化、养分含量增加和重金属积累的趋势,路面径流污染给道路沿线土壤带来潜在的土壤理化性质不平衡和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利用SCS降雨模型,选取COD、氨氮两个常规评价指标以及铬、锰、铜、镍四个重金属指标,研究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产生的地面径流重金属污染负荷.结果表明: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工矿、商业、交通、住宅和建筑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产生的COD、氨氮、锰、铬、铜、镍污染负荷浓度分别为37.20mg/L、0.67mg/L、0.12mg/L、0.01mg/L、0.03mg/L、0.03mg/L;产生的污染负荷总量分别是2361.08kg、35.20kg、7.41kg、1.47kg、1.28kg、7.44kg;商业用地产生的COD、氨氮污染负荷比例最大,负荷比例分别为66.56%、41.25%;交通用地产生的重金属污染负荷比例最大,锰、铬、铜、镍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66.13%、7.75%、39.84%、45.30%;降雨径流将对研究区河道、湖泊以及河口产生短期或中长期污染.  相似文献   

4.
洱海北部典型小流域农业氮磷流失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洱海北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流失的特征,以凤羽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7月对1次降雨-径流的全过程进行了氮磷浓度的测定,分析了降雨过程中污染物负荷、浓度随降雨-径流变化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负荷变化与流量变化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污染物浓度的峰值提前于流量峰到达。今后开展相关监测时应将降雨时间间隔、上游生产生活方式考虑进来,以更好地阐释降雨-径流过程中凤羽河小流域农业氮磷流失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从工业点源、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4个方面对北溪水体污染物来源进行估算和分析。对总磷和总氮两项污染指标采用狄龙模型进行水体纳污负荷的分析。分析结果得出,九龙江北溪上游的污染主要源自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  相似文献   

6.
以流溪河流域为例,运用输出系数模型对该流域1990与2008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并初步探讨了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流溪河流域的非点源BOD/COD/TN/TP污染负荷都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其中BOD/COD增幅较大;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GDP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Jones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2010年农业非点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负荷,包括种植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3个方面,并结合环境经济学防护费用法估算非点源总氮、总磷流失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TN非点源负荷中,畜禽养殖产生负荷最大,农村生活负荷产量次之,种植地产生负荷最少;TP非点源负荷中,畜禽养殖产生负荷最大;农村生活产生负荷次之,种植地产生负荷最少。农业非点源TN、TP流失经济总损失为73.323亿元,畜禽养殖流失损失占总损失的57.43%,农村生活流失损失占25.71%。种植地流失损失占总损失的16.86%。综上,TN、TP流失的控制应注意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方面,其中重点为生猪、牛和家禽。  相似文献   

8.
老城区雨污合流排口污染控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镇江市古运河中段水质,实施了相应污染控制工程,选择镇江市老城区古运河水系为研究区域,以古运河中段汇水区雨污合流排口的径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区域晴天和雨天雨污合流排口水量、水质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域的径流特点,确定了降低污染负荷的组合处理工艺,该组合处理工艺由4个连续的独立处理工艺流程组成.然后根据所确定处理工艺开发了系统成套设备并投入运行.对工程处理效果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此雨污合流排口污染控制工程可行,并有效降低了排入古运河的降雨径流的各项污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悬浮物含量(SS)、氨氮(NH3-N),从而有效保护了古运河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表径流是城市内河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以福州市典型内河-晋安河为代表,在内河沿线选取不同功能区,通过对不同功能区地表径流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来了解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这些污染物对内河污染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径流中的污染物以TN的污染贡献为最大;地表径流中的重金属物质不是内河水体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停车场、道路是向内河输入污染物的主要功能区,城市绿地及住宅小区次之.  相似文献   

10.
在烟尘(气)的采样过程中,经常遇到烟道内负压过大,加上烟气采样枪的阻力,抽气泵功力小,从而出现SO2测不出的情况;烟气和烟尘采样不同步,计算烟气排放量用的标干流量是采集烟尘时的标干流量,导致烟气排放量的计算误差。改变的烟气采样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不再使用采样枪,节约了采样成本,采样设备更加简单;省去单独采气的环节,节省了采样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了电极污染,提高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测量误差;采集烟尘时的标干流量,就是采集烟气时的标干流量,消除了烟气排放量计算时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乌江流域1956-2014年长达59年的降雨、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结果表明:(1)乌江流域降雨系列呈减小趋势,平均线性递减率为-1.52mm/a,但减小趋势并不显著。(2)乌江流域径流深系列呈下降趋势,平均线性递减率为-0.525mm/a,且下降趋势也不显著。(3)乌江流域径流系数系列基本没有变化,平均线性递增率为0.0002mm/a,但上升趋势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人工湿地对石头口门水库水资源污染的处理,在充分论证了人工湿地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比了湿地的不同处理方案,分析了人工湿地在不同季节、污染负荷、植物等条件下净化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适用于石头口门水库及类似污染条件的河水;(2)采用芦苇等植物净化效果好;(3)湿地对氮、磷、农药、颗粒物等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预测机动车保有量;根据机动车污染特征,预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评估不同管理措施下机动车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创新要点:综合不同管理措施,整合评价多种管理措施并行条件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情况。研究方法:通过长期能源替代计划(LEAP)模型对机动车保有量进行预测,相关排放因子采用校正的能源替代(AER)模型进行估算。最后设计四个情景模式,评估不同情景的减排效果,并与基础情景进行对比。重要结论:1.至2015年杭州市机动车将增长60.7%。2.淘汰超标机动车和提高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能有效控制CO和VOCs,而对NOx和PM的总量削减效果不明显。3.采用多种控制手段,如淘汰劣化超标机动车、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提供低硫代燃油及引进能源替换型机动车将大大减少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用气候倾向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距平和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楚雄州辖区内10个县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61-2010年)的气温、降雨资料,按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5个时段,分析了楚雄全区域,中部、西部、南部和东北部区域的气温、降雨量、降雨日数的演变。结果表明:近50年来楚雄州气温升高明显,暖冬现象突出,春季升温快,年降雨量和大雨降雨日数增加,秋季降雨量和年降雨日数减少,年降雨量变率增大;尤其是近15年楚雄10县(市)平均气温16.4℃,较前30年增高了0.2℃;大雨以上的降雨天数平均增加了1~3天,其中,暴雨、大暴雨日数明显增多,年总降雨日数和小雨日数明显减少,春季降雨量增加,秋季降雨量减少,相当年份雨季提前结束1个月左右,雨季呈缩短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5.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降雨类型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量具有很大差异.裸露地(对照)小雨时也可能产生水土流失,而大雨以上降雨会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具有一定植被覆盖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果园和锥栗林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大幅度减少;而植被覆盖良好的杉木林即使大雨以上降雨也仅产生极轻微的水土流失.降雨量与径流量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降雨量越大,径流量越大;而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性明显小于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影响土壤流失量的因素比径流量复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布河的DEM、土地利用图及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以ARCINFO、SPSS为主要信息提取及分析工具,对北江上游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采集的15个水样中含氮量在Ⅲ类水标准以下的水样占93.3%.磷污染较为轻微,含磷量在II类水标准以上的水样占水样总数的80%.氮素输出强度随无雨、雨前、雨后三个时段依次增大,而磷素输出强度随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其输出强度与降雨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源”地类对地表径流氮、磷输出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各集水区中农业用地、居民地所占的面积比重与三个采样时段TN/TP输出强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56,0.871,0.764/0.824,0.546,0.737,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源”、“汇”作用因空间而异,其扮演的“源”、“汇”角色取决于不同地类的空间布局.此外,地形因素对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影响,但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长治市浊漳河北寨、石梁、暴马3个采样点水质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点水样均能引起根尖细胞不同程度的遗传损伤,其中北寨样点原水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2个样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微核率随着有机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O.9977,p〈O.01),3个样点的污染程度依次为暴马〉石梁〉北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简便、灵敏,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对2001—2005年期间长江上游“三江”(金沙江、岷江、长江)水系宜宾段6个控制断面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三江”水系水质主要污染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BOD5、石油类、总磷、总氮、铅和镉7项指标所占的污染负荷比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三江”水系宜宾段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沿岸化工企业污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电子元器件类工厂废水。  相似文献   

19.
该文运用坡面径流小区法研究闽北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径流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拟合方程为y=-6.1447+0.5125x;降雨量是引起土壤流失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与土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降雨和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土壤流失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远比径流量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0.
蔬菜种植是博爱县的主要支柱产业,种植基地灌溉水质量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MS )对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水28个采样点中11种重金属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利用Excel、SPSS 等软件对其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地表水中 Ni 元素的超标率达80%,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丹河;地下水中 Ni、Se 元素的平均质量浓度超过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点位主要集中在地下水流向的补给区和径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