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琪 《新闻知识》2015,(2):109-110,33
英国是全世界最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的国家,也是最早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国家。经过80多年的发展,英国在媒介素养理论研究、课程标准与内容设计、教材研发、教育实践、测评体系、效果评估等诸方面皆一枝独秀。尽管中英两国国情迥异,但借鉴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能汲取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使社会成员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利维斯等学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捍卫与坚持,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娟 《新闻爱好者》2011,(20):64-65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利维斯等学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捍卫与坚持,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社会行动者网络”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传播问题的凸显催生了新的教育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文章在阐述日本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之着力点——"社会行动者网络"构建的基础上,指出日本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行动者网络"的模式构建、构建力量与特点,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本土化的"四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利维斯等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捍卫与坚持,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防御大众媒体阶段、欣赏大众文化阶段、解密意识形态阶段和超越保护主义阶段。作为世界上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英国在理论研究、政府保障、社会力量、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玲 《现代传播》2005,(6):119-12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场全球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开始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向全世界蔓延。世界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兴起,给传统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介环境下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素养,无疑是这场运动赋予中国教育界的重大使命。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问题已经提上日程。毫无疑问,在发展和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中国学术界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一、教育学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解读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件舶来之品,因此对其基本概念做出适合中…  相似文献   

7.
陈丹  韩春艳  马林 《今传媒》2010,(8):60-61
一、媒介素养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在西方,面向媒介使用者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相关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一般认为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ER.Leavis)和桑普森  相似文献   

8.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九十年代中期后导入中国。经过国内学者七年(1997—2003)的引进与吸收,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2004年开始热化,研究人员及成果迅速积增,成为多视角、跨专业、交叉学科的学术领域,并且发展出八大热点研究模块。2006年至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继续往纵深方向发展,对国内外各种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思考更具批判性和建设性,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征与转变。我们认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将进一步内涵化发展,有望在未来十年左右建立起符合国情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并逐步完善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米莉 《今传媒》2009,(12):120-122
媒介素养教育开始于英国。1933年,两位英国学者在其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首次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媒介教育实践在近2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具有加拿大国家特色的基本媒介素养教育理念,设置了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推广结构,这为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借鉴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美国紧随其后。到目前为止,西方传媒发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到正规的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亚洲传媒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已经普及了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媒介素养教育也比较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进经验,建构起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与美国相比 ,英国有更长的媒介素养教育历史。在英国 ,媒介素养教育业已成为学校课程中的固有内容。就像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一样 ,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方法一直是长期富有争议的问题。上一代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大多坚守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立场 ,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不过 ,这种保护主义的立场一直受到批评 ,因为它忽略了青年人在媒介环境中可能获得的各种应对经验 ,此外 ,这种保护主义的教育也未能教给学生如何适应急剧变化的媒介环境。近年来 ,一种超越早期保护…  相似文献   

13.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毅  张志安 《新闻记者》2007,107(10):66-69
作为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却远落后于英国、澳大利亚甚至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起步。当时,美国民众普遍将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校园暴力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及现象的重要原因归咎于电视媒体的不良教化。美国著名的媒介素养专家David M.Considine认为,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植根于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从别国汲取了大量理念、经验,又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独立的模式。但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相对落后,尚处于"婴儿期"(Infancy)。①本文试图在追溯媒介素养教育三大模式基础上,重点剖析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以及经验,以给同样落后、但正在兴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媒介素养教育:批判主义范式 “媒介素养”概念和媒介素养教育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33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森著书《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该书指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从而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因此,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化媒体发展与普及的日益加快,媒介素养在我国学术界备受重视,产生了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众多研究成果。本文运用科学文本挖掘理念,借助Cite Spaceⅴ软件,对2000-2016年17年间CNKI刊载的1976篇媒介素养研究成果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目前媒介素养研究的现状与热点,深入挖掘我国媒介素养本土化研究的主题与脉络,及时追踪媒介素养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以求为推进我国媒介素养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在正处于实验性的起步阶段,尚未进入成熟的实践操作层面,在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体系和实施策略的设计研究上相对缺失。我们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制定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本文拟就学校教育这一角度来设计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并进一步探究学校教育中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葛丽娅 《新闻爱好者》2011,(20):140-141
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当前媒介传播中亟待研究并施行的一个新课题,是提高受众媒介接受品位,确保媒介对社会建设呈良性影响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本土化研究并提出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8.
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现代信息社会,受众获取信息并不难,难的是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够自主分辨和判断信息价值,从而加以选择和使用。然而,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素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公民应该具备更广泛意义上的媒介识读能力———媒介素养。国外一些国家的媒介教育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至今方兴未艾。分析国外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及其实践发展,对大陆地区悄然兴起的媒介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定义和发展历史,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并以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为例,提出在网络时代,中国应该如何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刚 《新闻爱好者》2011,(10):140-141
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当前媒介传播中亟待研究并施行的一个新课题,是提高受众媒介接受品位,确保媒介对社会建设呈良性影响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本土化研究并提出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