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大传播》2010,(7):64-64
嵩山历史建筑群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0年7月,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巴西举行,嵩山历史建筑群是我国确定的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相似文献   

2.
2010(第四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以下简称“名城会”)已于2010年10月20至24日在南京举行。在本届名城会上,三个趣致可爱的中国娃娃——“明明”、“诚诚”、“卉卉”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带着童稚的笑脸和热情的姿态,欢迎来自世界16个国家、44个城市的近千名参会嘉宾。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公众利益的名义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国家。1793年法国文物博物馆的创建确立了历史文化遗产为民族共有的概念。自此以后,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断扩充,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的管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8日由我国国学泰斗、杭州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撰写碑文的宁波保国寺大殿千年纪念碑揭幕。与此同时,宁波市第五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2013年是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宁波保国寺属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本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系列活动的主题围绕“城市·建筑·文化”展开,内容包括文化志愿者诵读千年纪念碑碑文、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学术研讨、国际建筑师论坛报告、古建筑经典模型展览、城镇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国际友好合作签约等,给这座千年古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5.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讲到莫高窟必须了解其所在城市——敦煌。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汉河西郡之一,史称“三危”、“瓜州”,自古为丝绸之路东、中段各线交汇的枢纽。在人类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历史长河中,有四种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其中隋唐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发时间最早、开发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运河,它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历经2 700公里,跨越了我国6个省。隋唐大运河流传至今,已不只是我国著名的运河,南北沟通要道,更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历史价值。隋唐大运河在2014年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有着丰富历史价值的古迹,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保护工作并不完善。该文通过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图书等,研究隋唐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发展历程、历史价值和保护的意义等,分析隋唐大运河这类文化遗产在保护时面临的困难,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秦琼传说分别被陕西省与山东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历史典籍与民间传说中的秦琼形象,彰显出秦琼文化“道义”的内核,亦即“忠义”“孝义”“侠义”。秦琼文化创新发展的案例可以分为文创产品、影视作品、节庆活动三个方面。笔者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调研分析,提出了秦琼文化创新发展的建议,亦即强化文创产品的深度开发、促进文创产品的线上销售、加强秦琼故事的创作与改编、重视秦琼故事的呈现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刘华 《文化学刊》2023,(3):10-13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有些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在加强生产投入的同时忽略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政策没有落实,阻碍了文化瑰宝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引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行政公共性不足、建设性破坏和静态被动的严重问题。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开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进而列举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期望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全面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浦“三月三”如火如荼地举行。 渔港石浦位于东海之滨的象山。早些年,当地政府以渔文化为依托,秉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在传统的“三月三”习俗的基础上推出了“三月三,踏沙滩”活动。  相似文献   

10.
毛峰 《对外大传播》2007,(10):29-31
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世界巨变之一。早在19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年,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就在他的历史哲学名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预言:“未来的强国,首先是中国。它凭借其原料、人口、才能、文化遗产和地理位置,也许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成为政治事件的中心。”而与之双峰并峙的英国历史哲学大师阿诺德·汤因比,则在20世纪70年代一再预言中国的崛起:“最近500年,全世界在政治以外的各个领域,都按西方的意图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