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晚报>近日将镜头聚焦中国的库存图书,引用了一个数据来说明中国库存图书的严重性.一个研讨会透露:中国库存图书码洋达300个亿.我知道早在两三年前,业内公认的库存图书的码洋就已经达到了500个亿.经过这几年的再积压,库存图书的总码洋怎么会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2.
成立于1989年的译林出版社作为以出版外国文学、社科图书为主的出版社,版权工作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十年来,译林社对外版权贸易逐年增长,出版社在江苏出版界中设立了唯一的版权科,自1998年以来每年引进海外版权100多种,有力地树立起“译林”品牌,获得了业内与社会的好评,版权科先后荣获全国及江苏省对外版权贸易先进集体称号。译林出版社在近几年来图书市场疲软,特别是文学书不景气的状况下仍然保持销售码洋的增长,与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图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于各领风骚三五月的畅销书市场来说,登陆中国市场十年之久的<冒险小虎队>系列堪称畅销书中的常青树.自2001年引进出版以来,<冒险小虎队>系列在中国大陆的总销量达2978万册,销售码洋逾3亿,并连续9年被评为中国少儿畅销书,近40次名列全国少儿畅销排行榜榜首……在浓缩了<冒险小虎队>畅销点滴的一系列数字背后,许多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有助于解读该系列"畅销+长销"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2003年元月,化学工业出版社迎来了五十华诞。化工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科技书刊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前身是组建于1953年1月的重工业出版社。 2002年,化工出版社出版书刊共计1 189种,出书码洋1.6亿元,销售码洋1.4亿元。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三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出书品种34%,出书码洋33%,销售码洋33%。 五十年来,化工出版社累计出版科技图书与教材1.3万余种,发行1.1亿多册。截至2002年10月,化工版书刊获得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及提名奖、化工部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各种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共计3…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教材修订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中国出版年鉴>统计,2006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高职高专及以上层次教材)总数30390种(其中新版教材11813种),定价总码洋623493万元,单品种的平均印数是8112册,与2005年相比,总品种和新版品种分别增长10.67%和4.75%,而定价总码洋却下降了5.8%,单品种的平均印数更是下降了20%.  相似文献   

6.
北大出版社一向重视开展版权贸易,3年来,每年都要引进100多个品种,2001年达到192种,引进学科有计算机、经管、语言、心理学等。引进版在品种上占社里10%,码洋上占20%,《未来之路》、《经济学原理》发行码洋都上千万。 社长彭松建总结北大出版社的引进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引进的教材比较先进,占市场先机;二是优秀的出版质量。北大出版社引进《全美最新工商管理权威教材系列》比其它出版社晚,但投放市场以来再版了四五次,人们对北大出版社的书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轨迹及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中国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以此为标志,我国与世界全面接轨的、真正意义上的版权贸易工作已走过15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报道:近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工作突起,创造了优异的成绩,引起出版界的注目。特别是其国际合作出版工作的开展,获得很大的成功。 该社创办于1979年,由外国语大学主管。主要出版外语教材、工具书、教学参考书、学术著作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用书等。现有员工450人,一年出版新书200种,重印书500种。出版物在社会各界颇受欢迎,1998年书刊发行码洋达3.1亿元,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出版社之一。 外研社虽创建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但开始时工作只属于摸索阶段,版权意识薄弱,国际合作出版没有经验,直到1983年,与来华访问的牛津大学出版社进行了交流,并签署了第一项版权贸易协议,合作出版《牛津  相似文献   

9.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从高校教材著作权的主体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教材侵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提出保护高校教材版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培红 《出版经济》2004,(7):30-3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自1999年突破1亿销售大关以来,相继经历了一个盘整积累与跳跃循环往复的规律性发展过程.截止2003年11月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本年度回收码洋已达3个亿之巨,利润3000万.近日,<出版经济>记者就出版社的亿元概念采访了该社社长朱杰人教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版界逐渐与国际接轨,图书版权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在从事版权贸易的众多出版社之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版权贸易做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从1990年至今,10余年间世图引进版权3000多种,购权重印的国外科技期刊数百种,购权图书占全公司图书品种的70%以上。世图成为中国引进图书和科技期刊品种最多的出版公司,在国内众多的出版社中堪称“版权贸易的老大”。由于实施了强势购权的策略,世图的销售码洋从1995的4500万发展到2001年的3个多亿,连续6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世图公司的版权贸易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战略定位准确、人才架构合理、点面结合发挥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研究中心张志林主任等主持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重点课题“北京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调查问卷分析又取得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共发放“北京地区版权贸易状况调查问卷”177份,占北京地区出版社总量的75.6%;有效问卷为90份,占回收问卷的95.7%。 一、版贸意识普遍增强 信息平台急需打造 在有效的90份问卷中,码洋在3亿以上的大型出版社有9家占10.0%,码洋在5000万~3亿的中型社有37家,占41.1%,码洋在5000万以下的小型社有42家,占46.7%。其中,有86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华书局"和"于丹"成为出版界两个炙手可热的名字.前者,发货码洋从2004年的8000多万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1.8亿元,全国总体市场占有率的排名从2003年的141名上升到了2006年的35名;后者,在<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签售首日,9个小时之内签售10200本,到目前为止,这本传统文化书籍销售量已达到400万册,评委给出的评语是"读<论语>谈心得,儒家经典让女教授火了一把".凭借<于丹〈论语〉心得>及此前的<正说清朝十二帝>等系列图书,中华书局在全国图书市场的占有率排名,从2003年的第141名跃升至2007年的第三名.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与国外同行的交往、合作日渐增多,出版业亦然.尤其是1992年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保护公约>后,我国版权贸易陡增.据国家版权局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我国与海外的图书版权贸易数量超过30900种,其中引进25700余种,输出5100余种①.2000年至今,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更是日趋兴旺,极大地丰富了出版内容,增强了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10,(6):74-74
叶辉(1954年4月-),<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 19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同年入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26年,现为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所获荣誉: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2005年入选中宣部、中组部"四个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权贸易,是中国书业走出去的最主要方式.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出版界开始尝试与国际出版界包括版权贸易在内的多种合作方式.1990年9月和199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颁布与实施,为版权贸易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出版社近几年来在版权贸易方面独树一帜,在引导中国高等教材走出国门,引入代表国际权威的,最新的、填补中国教材空白方面初见成效。 从1991年开始,高等教育出版社就以合作出版、买断版权和实行版税制等多种形式,“出口”国内的优秀教材,其中有以《新概念物理——力学》为代表的,我国跨世纪的理工科教材等近70种优秀教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引入了以《医学成象的物理原理》为代表的,代表国际最新理论与技术的,填补我国教材空白的各种优秀教材近40种。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图书版权贸易工作已有10年,其中从海外引进最成功的图书要算是<贝贝熊系列丛书>了.这是我社2003年从美国兰登书屋引进的,是一套孩子行为教育的图画书.迄今为止,此系列丛书已经发行了2.4亿册.其中,有35本-直在<出版商周刊>最畅销的250种图书之中占据位置,有15本被列为最畅销儿童书.  相似文献   

19.
化冰 《出版参考》2005,(13):6-8
三点一测 诞生时间:1995年诞生地:北京龙门书局 辉煌业绩:累计销售套数200万套,自2003年起,每年销售码洋过亿. 品牌家族:涵盖初中、高中,超过200个品种,可以配套90%现有教材版本.  相似文献   

20.
版权引进的层次及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智 《编辑之友》2005,(2):14-15
<哈里·波特>成功登陆之后,各家出版社都加大了版权引进的力度.版权引进在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繁荣图书市场、完善图书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的意义不言自明,各家出版社应当带着更为开放的心态去审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产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版权引进工作,既要把它当做机遇,也要把它当做挑战;既要有利可图,又要不忘责任感;既要积极寻求合作,又要不降格以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版权引进纳入健康的轨道,实现使版权贸易成为推动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成为出版产业的支柱之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