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觉解”与“智慧”、“内圣外王之道”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天地境界”与“真善美的统一”等二位冯先生基本哲学范畴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在后经学时代,冯友兰先生和冯契先生对理想人格的论述指明了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轨迹,因而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冯友兰先生的“境界说”尤其是冯契先生的“智慧说”注重理论和德性的统一,哲学思维和人的德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真善美、知情意的统一,重新恢复了哲学的理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眼于冯友兰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从觉解与诗意、有我与无我、信仰的意志与意志的信仰等三个方面,把冯氏的天地境界说与王国维的艺术境界说作一比较,来阐述其哲学中的美学意蕴和美学中的哲学意蕴,使哲学达到既“可信”又“可爱”的境界统一。尤其是两人所追求的人类自由存在意义,使他们在“同天境界”和“艺术境界”中,共同运用了中国道享境界理论,不禁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天地境界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最高境界,它既有“真”的意蕴、“价值”的意义,还有终极关怀的作用。天地境界在去除利害之束缚、消除有无、动静、内外之分别的基础上,达到超死生、齐凡圣的境界。天地境界的旨归在于给人类以终极意义上的关怀,这对于建立个体人格、建构精神家园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从“觉解”入手,推出人生意义在于“觉解”,依据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不同,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提出的人生境界说是融合了中西方哲学而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人生哲学理论,并指出天地境界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境界。但是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建立在以“理为核心的共相说的理论基础这,该说以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冯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将人生境界划分为高低不同的层次,发出的为获得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而追求对宇宙人生的全面了解、追求高层次的人生境界的倡导,突出理性、强调道德行为的自觉原则,强调公利、维护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等观点都值得肯定的,存在的主要偏颇是将“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截然对立起来,在义利之辩上表现出抽象的道义性质。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赤子之心"和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是道、儒两家不同哲学流派在两个相距甚远的各自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理论观点,二者作为精神境界说,其道德教化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综合比较,有助于人们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按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说”,从低到高排列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产物。文章通过对这四种境界的具体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境界及道德观,同时分析了“天人合一”的认知方式及其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界定了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作业设计如果停留在“自然境界”,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进入“功利境界”,可以提升教师的原创设计能力;进入“道德境界”,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入“天地境界”,教师设计与学生设计同等重要。在“天地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设计作业是为了不设计。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既不同于道家境界,又不同于宗教信仰,而是建基于理性的支撑之上,通往精神自由的哲学信仰之路。天地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它在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中展现出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之美。天地境界是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冯友兰以庄子"游"的方式讲儒家"成圣之道",兼有儒家的入世情怀和道家的出世气度,"极高明而道中庸"。天地境界是理性和信仰、信仰和践行的统一,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尤其是"天地境界"给中国现当代哲学界带来很大影响,而且哲学界对此境界的理解和褒贬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解读"觉解"来认识"天地境界",并探索"天地境界"对当代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价值与关怀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对冯先生天地境界的论说进行分析,阐明了其在推进儒家的形上学思想的同时,通过对佛家般若学思想、道家无为思想的融通,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终极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冯友兰先生《新原人》“死生”章的解读,在不同的境界中透析生死,进而以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说境界,论证了不同境界中的人对生死的不同态度,说明了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存顺没宁、超越生死,是不受死的威胁的。  相似文献   

14.
凡事都有境界之分,为人、为事、为学问均不例外.著名学者冯友兰曾经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加以形容:“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  相似文献   

15.
著名学者冯友兰曾经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加以形容:“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级次与价值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论"的核心内容,冯友兰根据人对宇宙人生觉解,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且依次论释了人生的价值。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也不乏局限性,设计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是其留给人们的普遍反思。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他根据人的觉解不同,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认为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低者,其境界低;天地境界是最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他根据人的觉解不同,开创性地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认为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低者,其境界低;天地境界是最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在我看来,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地努力。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有清晰的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在吸取西方哲学来改造中国哲学、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时候,注意到了西方哲学中的逻辑主义和“逻各斯”传统,而对西方哲学中的个体能动性思想和“奴斯”精神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这样,在冯友兰《贞元六书》的体系中,不仅“新理学”和“境界说”之间、“共相世界”和“天地境界”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而且经过冯友兰改造后的“新理学”也缺乏中国哲学原有的那种契悟、冥会和亲证、体验。冯友兰后来在运用“正的方法”的同时,又求助于“负的方法”,在重视与引进西方的理性主义的同时,又推崇和提倡中国的神秘主义.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