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形成于西汉中叶的督邮监县制,当上承秦及汉初的"都吏循行"。督邮按部刺举,上至王侯、令长,下至乡亭有秩、豪强,无所不纠,而以监县长吏为要。此举标志着西汉已形成了郡县二级地方监察体制。初,督邮对郡守负责,与刺史无涉。但刺史在地方官化的过程中,逐渐左右了督邮。至东汉,郡县两级纵向垂直监察系统得以打通。两汉政治经济之大环境,督邮与郡守之关系,督邮自身之素质,是影响督邮监察效果的三个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2.
东方弧 《高中生》2010,(5):50-51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大快人心的细节,便是“猛张飞怒鞭督邮”。那位督邮来到安喜县检查指导工作,大家都给他塞红包,只有任县尉的刘备公事公办,不理这类“潜规则”。那督邮恼羞成怒,准备整人。张飞疾恶如仇,把这位索拿卡要的督邮捆绑起来痛打一顿,出了一口恶气。  相似文献   

3.
东方弧 《高中生》2010,(15):50-51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大快人心的细节,便是"猛张飞怒鞭督邮"。那位督邮来到安喜县检查指导工作,大家都给他塞红包,只有任县尉的刘备公事公办,不理这类"潜规则"。那督邮恼羞成怒,准备整  相似文献   

4.
督邮小考     
督邮作为郡太守派往各县进行监察工作的官吏,在历史上曾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试对督邮的设置、职责、性质、作用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主要依据是《三国志》.因此,将前后两者加以比较分析,对于认清作者尊刘贬曹的创作指导思想,大有必要.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是史书,基本上是如实记载;另一个是小说,允许艺术描写.小说不等于历史,二者存在差别是自然的,无可厚非.但正是这些差别,却向人们揭示了:作者在取舍或增补时的指导思想和创作意图.为论述方便,以下《三国演义》简称为《义》,《三国志》简称为《志》.一、关于刘备的“宽厚”与“仁爱”罗贯中笔下的刘备,是一个贤德开明的君主,这主要体现在刘备的“宽厚”与“仁爱”上.只要将刘备“宽厚”、“仁爱”的外衣剥去,贤明君主的桂冠不击自落,作者的拥刘思想也将暴露无遗.请看以下事例:例一,《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中有这样的情节:刘备求见督邮,督邮拒而不见,反要加害于刘备.张飞酒后听说此事,“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人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出馆驿,绑到了县前的拴马桩上,用柳条抽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幸好刘备及时赶到,喝住了张飞,才饶了督邮一命.书中写道:“玄德乃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由此看来,张飞粗鲁暴烈,玄德宽厚仁爱,毫无疑义了.其实,张飞何曾打过督邮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7,(Z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抄略。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人人熟知的掌故,对于"五斗米"的意义前人共有三种解释陶渊明的俸禄,督邮的俸禄,江州刺史五斗米道徒王凝之.笔者认为这三种说法都值得商榷,"五斗米"的真正意义应该是陶渊明种植在公田里的尚未收割的秫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生活环境的论述和对督邮的职责、品行等的考证,认为陶渊明彭泽辞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畏罪潜逃".  相似文献   

9.
病中捡出《三国演义》重读,似乎比儿时多了若干新感受。那时读,多半是为了看两军对垒或三国争霸的精彩故事,而于个中道理却不甚了了。比如这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我早记不清了,至如张翼德为何要鞭打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生活环境的论述和对督邮的职责、品行等的考证,认为陶渊明彭泽辞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畏罪潜逃”。  相似文献   

11.
陶潜的旷达     
每当看到有同学为考试失利而捶胸顿足的时候,每当听说有人遇到挫折而寻死觅活的时候,我想对他们说:“学一学陶潜的旷达,诗意地栖居吧!”在彭泽县令的位子上才干80多天的陶潜,辞职回家了!引发陶县令辞职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年终,郡太守派督邮到彭泽县检查工作,属下劝陶县令整饰衣冠束好腰带去见督邮。他不但不去,还傲然地抛下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就走了。  相似文献   

12.
西汉的监察制度承于前代,远迈后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监督机制的主要构成形式。从中央与地方分级的角度划分,西汉的监察制度可分为以御史府、司直、司隶校尉为主的中央监察体制和以监御史、刺史、督邮等为主的地方监察系统;从权力制衡分离的角度分析,则主要表现为监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分离,监察官与行政官相互牵制、彼此制衡,中央与地方多级监察的监察体系。试以西汉监察制度的研究为视角,探析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格局与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主要有“督教”、“督学”、“督管”这三项基本任务。按照“督教”、“督学”、“督管”的不同地位与作用,三者呈现着“一体两翼”或“一主两辅”的基本格局或态势。无论“督教”、“督学”还是“督管”,都存在一个“督”与“导”的关系问题。正确把握“督”与“导”的关系是做好督导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博览群书》2002年9月号发表王青先生的奇文——《陶渊明辞官原因新探》,该文认为:“陶渊明辞官可能是有藏污之行,所以才在督邮来县之前,望风挂印而去。”其理由为三:①督邮乃是监察官,职掌监察属县长官。②陶渊明出仕的目的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③作者对陶渊明任彭泽令前后的经济状况作了对比得出结论:陶渊明做了80余天的  相似文献   

15.
督教、督学、督管是教学督导工作的三项基本内容,督导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督教、轻督学、缺督管"问题。为改进督导工作,提高督学效果,建立"参谋-伯乐-裁判"督学听课模式。零距离督学,体会其惑,体验其乐,体察其苦;以学立督,因学而导。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如何处理督与被督的关系,一直为双方十分关注。因为关系处理的融洽,被督单位就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不仅能够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写出真实、规范、操作性强的自查报告,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督导单位完成评估工作;反之,被督单位则心存芥蒂,不仅对自查自评流于形式,搪塞了事,而且对督导单位怀有戒心,不积极反映情况,甚至制造假象、从中作梗,使督导活动达不到预期目的。那么,怎样正确处理督与被督的关系呢?其一,督导者要督人先督己。所谓督人先督己,就是督导者本身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秉…  相似文献   

17.
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田园诗。  相似文献   

18.
大清邮政的建立在我国邮政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立 ,加速了中国近代邮政的发展 ,为国家邮政统一经营奠定了基础 ,对客邮产生了抵制作用 ,维护了国家邮政主权。因为时代背景 ,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殖民化的色彩。首先 ,大清邮政建立是为了抵制客邮的入侵和维护国家邮政主权 ,具有必要性。客邮是伴随着鸦片贸易而来的 ,是列强擅自在我国领土上开办的邮政机构 ,清政府无力抗拒又不愿承认 ,而称之为客邮。客邮对中国的危害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极其严重的 ,但由于清政府屡战屡败 ,无力用强制手段令客邮退出中国 ,因此清政府只好决定开…  相似文献   

19.
左思任官考     
吴蓉 《文教资料》2007,(34):14-15
文章就唐修《晋书》本传,王隐《晋书》及《左思别传》中有关左思任官的四种记载,即为司空陇西王泰祭酒、为司空张华祭酒、为秘书郎、为齐王冏记室督分别进行了梳爬考证。认为:左思为陇西王泰祭酒不可信;为司空张华祭酒不可信;永宁元年可能短暂为齐王冏记室督;为秘书郎没有争议,年代应在《三都赋》完成之前。  相似文献   

20.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法国督政府在历史上仅仅维持了1473天就迅速解体,其原因何在呢?政治制度的软弱无力、优柔寡断是根本的原因;经济政策的“失效”和财政状况的不断恶化,是督政府崩溃的重要原因;而督政府对外征服的不断扩张则直接促成了它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