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均州兰心诗社成员"儒道同墅",并且爱好琴棋书画。诗社成员创作了一批关于均州沧浪的诗作,并收入作品集《兰心诗钞》。在诗作创作的1829年,中国正处在鸦片战争前夕,经济社会走向衰败。四个方面的创作背景,对诗社成员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经济方面,均州经济落后,但"均州八大家"家境殷实,武当道观拥有大量佃地;文化方面,均州教育废弛,但诗社成员家庭重视教育,武当道人文化较高;民风方面,均州民风淳良,但也有僧道敛钱现象;儒道交往方面,诗社成员活动频繁,同题诗、联句诗多。  相似文献   

2.
惊隐诗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该社由叶继武发起,顺治七年庚寅(1650)成立于吴江唐湖北渚古风庄,至康熙三年甲辰(1664)庄氏"明史案"后解散,前后持续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成员涵盖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等地,多达五十余人.文章以诗社发起地吴江为中心,以同治<苏州府志>为基础,对惊隐诗社的十八位成员著作进行初步的考察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蕉园诗社”是清初闺秀诗坛中颇具声望的一个才女诗社。诗社成员个个能诗,人人有集,然除了徐灿,其余成员的诗词却很少有人关注。该文通过对徐灿以外蕉园诸子诗词的评述,解读作品透露出的鲜明的女性特质——赋性高雅贤淑、个性率真乐观、情思细腻独到、情感丰富挚真,进而了解清初闺秀的生活状貌。  相似文献   

4.
“惊隐诗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之一。关于“惊隐诗社”成员的认定,从清初至今,存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拟按时序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而确定一份比较可信的“惊隐诗社”成员名单。  相似文献   

5.
清初浙江西泠"蕉园诗社"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然而现今学术界关于"蕉园诗社"成立时间、主要人物、存续时间等问题的认知,存在诸多分歧和疑问。事实上,"蕉园诗社"的成立时间大约为1665年。"蕉园七子"和"蕉园五子",分别为"蕉园诗社"前、后期的主要成员。"蕉园七子"的活动时间大约自1665年开始,至1669年结束,前后5年。"蕉园五子"的活动时间自1676年开始;1689年前后,"蕉园诗社"因"蕉园五子"的文学活动而达至其鼎盛时期;至1698年,"蕉园五子"因领袖人物徐灿的逝世而解体。与此同时,"蕉园诗社"亦随"蕉园五子"的解体而解散。因此,"蕉园诗社"前后存续时间为34年。  相似文献   

6.
陶澍与宣南诗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澍是清嘉道年间极有名气的诗人,在他周围聚集了当时一大批诗人.著名的宣南诗社(初名消寒诗社)就是陶澍等人发起建立的,诗社成员亦视陶澍为诗社的领袖.宣南诗社是一个文艺团体,多由南方各省在京的有功名的中下层官僚组成,前后成员有68人.他们的诗作不仅"润色太平业,歌咏同朝美";而且关注国计民生,倡导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7.
宣南诗社,以其盛名引起文学史、思想史界诸方面的关注。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呢?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或诗人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张维屏等都曾参加过宣南诗社,因此有人认为宣南诗社是进步的文学团体,宣南诗社目的在于反对帝国主义。然而我们从宣南诗社的成立,诗社成员活动的内容来探究就可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答案,即宣南诗社是鸦片战争前夕封建士大夫中逍遥派的一个“雅歌投壶”的消闲组织。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将近半个世纪中,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腐败不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幅生产停滞、经济衰败、政治昏…  相似文献   

8.
"雪峰诗社"诞生于康熙年间大兴"文字狱"之时,全国文坛悄然无声。"雪峰诗社"的成立,在全国,是一件令人震惊的壮举;在云南,则是当时文坛的一件盛事。"雪峰诗社"的发起人为明遗民陈佐才,核心成员有徐宏泰、张以恒、彭印古等,该诗社成员大多为遗民或隐士,其诗歌创作也多为酬答赠别、怀古悼念、山水风物等。对"雪峰诗社"进行梳理,有助于还原其在滇南文坛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晚期的经世名臣、著名学者梁章钜,其政绩与学术成就在近代以来比较引人瞩目。这些卓著成就与其在中年时期参加京城著名的宣南诗社及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宣南诗社之聚会活动为文人雅集修禊,但其活动内涵并不单一,关注国计民生,研讨和助力经世致用之思潮,倡导改革更法亦为活动之要素,对诗社成员的影响更是绵长深远。  相似文献   

10.
南园诗社活动于元末明初,诗社成员除王佐等十二人外,还有高彬、李夷白等地方文人;南园诗社诸人通过教书授徒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岭南文学的发展;南园诗社对岭南文学而言,不仅是一个文人社团。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与行为方式,对南粤士子文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永昌诗社"为明正统间云南最早且重要的诗社群体,其在当时诗坛有一定的影响,后人亦多有评论。依张志淳《南园漫录》、袁文揆《滇南诗略》等文献记载,"永昌诗社"以汤琮为首,核心成员有陶宁、张志举、程广、曹遇四人。又据李元阳修《云南通志》载,继"永昌诗社"后永昌府有诗名者,另有庠生程廉由、司祥、应贡、姬绪四人,活跃于成化年间。综观现有零散的文献资料,"永昌诗社"成员多为隐士,其诗歌以表现永昌风物为主,尤工于咏物诗,汤琮《鹦鹉》诗就极负盛名,时人将其与唐人郑鹧鸪并称,号"汤鹦鹉"。对"永昌诗社"进行初步梳理,有助于认清其在明代云南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明末清初吴嘉纪与泰州东淘遗民诗群为研究对象,围绕吴嘉纪与明末清初泰州东淘地区的遗民诗群进行论述,主要考证了东淘地区遗民诗群出现的背景、淘上诗社的具体成员以及吴嘉纪与东淘地区的徽州籍遗民诗人的关系。特别是依据地方文献,第一次考证出本地区遗民诗群的形成与消亡时间、遗民诗群的具体成员,第一次明确了"淘上诗社"的成员与分期。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年),温州出现了著名的诗社——白鹿社,它对温州当时的文坛有重大影响.由于代远年湮,文献稀缺,学界对温州白鹿社茫然不知,故就其成立时间、活动地点、成员组成、历史地位等进行辨析考订,以勾勒出温州白鹿社的大体面貌.  相似文献   

14.
杨万里乃南宋著名诗人,其诗被称为"诚斋体"。本文详按杨万里一生行迹,考证出其一生结有或参与过吉州诗社、零陵诗社、临安诗社、常州诗社、金陵诗社诸诗社,以对现有研究中一些混淆未明之处及其疑义的地方作一些澄清和补证。  相似文献   

15.
五代时期孙鲂、沈彬和李建勋的诗社活动在诗社发展的历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唐代一些"准诗社"的基础上,孙鲂等人的诗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宋代诗社兴盛的新局面。对该诗社的相关情况和诗学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有助于把握当时诗社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于理解唐宋间诗学的演化过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南屏诗社考     
南屏诗社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于浙江杭州的一个诗人团体,以厉鹗、杭世骏、丁敬为其主要代表。后人所谓狭义“浙派”,也正是围绕着此团体成员而展开的——其社员共同的艺术追求和旨趣爱好,无形中固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并被后世冠以狭义“浙派”之名而流传千古。因此,对南屏诗社成员及其结社活动、总集编撰情况等进行考察,对于全面了解狭义“浙派”的形成过程,以及雍乾之际杭州诗坛的具体面貌,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淳及其子侄或能诗,或诗文兼长。赵淳与杜唐、邹祚永等6位诗人结成诗社,不时同游切磋,相互酬唱,题咏流连于大理晴云山一带。赵淳的诗歌创作主“遍游历”,内容多表现苍洱风物。赵淳《赵州诗学源流述》是一篇集中评介赵州26位诗人及诗作风格的文章,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赵淳对本土诗学源流的自觉意识,其意义不容忽视。因赵淳本人以及家族成员、诗社成员的传世诗作较少,加之无时人批评表彰,故其影响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8.
考试     
在美丽的杭州湾南岸生活着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海娃”,他们是慈溪市庵东镇西一小学“小海娃诗社”的成员。 “我手写我心,争做小诗人”,“小海娃”们在诗社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很多人的诗歌还上了报刊和杂志呢!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相似文献   

19.
    
在美丽的杭州湾南岸生活着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海娃”,他们是慈溪市庵东镇西一小学“小海娃诗社”的成员。 “我手写我心,争做小诗人”,“小海娃”们在诗社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很多人的诗歌还上了报刊和杂志呢!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相似文献   

20.
兰心诗钞》中以均州沧浪为主题的诗作,一是反映了诗社成员的活动状态,二是反映了古均州登沧浪亭的习俗,三是写到了均州沧浪的文化内涵,四是描绘了均州沧浪山水风光。这与兰心诗社的创作宗旨是一致的,也与《兰心诗钞》的主要主题类型一致的,但和钟岳灵、沈冠、贾笃本等人的均州沧浪诗作主题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