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西比利亚门前的枪声 1939年12月21日下午6时20分许,也是夜幕正降.华灯初上的时分,坐落在静安寺路(今南京两路)1135-1137号的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店门前,响起了连连的枪声。  相似文献   

2.
哈同花园,原址东起西摩路(今陕西北路)、西迄哈同路(今铜仁路)、南自长浜路(今延安中路)、北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园主是英籍犹太人欧司·爱·哈同(S.A.Hardoon),因其妻子罗迦陵原名俪蕤,故名"爱俪园",习称哈同花园.  相似文献   

3.
《出版广角》2016,(17):72-72
2016年9月2日,由大今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钟书阁书店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协办的“行走的文化中国”大讲堂第二期在钟书阁书店静安寺芮欧店举行。  相似文献   

4.
《出版史料》2007,(2):50-55
二十 菊丈道鉴:手书敬悉。农回沪已数日,尚未进谒为歉!本馆近日新出杂志有下列数种:(一)文学杂志、(二)教育杂志(七月出版)、(三)学原、(四)新儿童世界。已嘱出版科每种每期以一份呈核,不日想可送到。昨至静安寺路工厂视察,知五月份工作效率较前增高,并以奉闻。匆上。敬请道安。  相似文献   

5.
旧上海旧书店之分布“地图” 旧上海的旧书业,散落地分布在多个区域。中区(今黄浦区)在麦家圈(今山东中路、广东路一带)、交通路(今昭通路)、福州路、河南路(今河南中路)。西区(今静安区、徐汇区)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近卡德路(今石门二路)和爱文义路近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  相似文献   

6.
<正>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开通,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诞生。这条由英商经营的1路有轨电车,线路长6.04公里,自静安寺至外滩。彼时,马车、自行车、黄包车以及有轨电车,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共同组成了上海的公共交通。马蹄声、自行车铃声、黄包车夫的吆喝声、电车的铛铛声交相辉映,拉开了城市交通革命的序曲。  相似文献   

7.
一百多年以前,上海外滩原是一片荒凉的浅滩,从苏州河到延安东路口,沿江芦苇丛生,只有一条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供纤夫们踏踏而行。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11月8日,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尔福(George-BaWur)到上海,以种种手段胁迫上海道台划地作“英租界”。自外滩地区成为“英租界”以后,这里筑起了用煤屑、炉渣铺筑的临江通道。之后不断拓展、改建成为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当时命名为“黄油漆路”。到19世纪末,上海工部局对外滩进行了一次大改造,外滩建成了20-30米宽的沥青路面,这里洋行、旅馆、货栈、银行……拔地而起,成了…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翻阅贵刊,看到有文章讲到哈同花园的历史,引发我浓厚的兴趣,撰文告知我所知。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上海人来讲,哈同花园是大名鼎鼎,几乎无不知晓。哈同花园是俗称,本名叫爱俪园,是犹太人哈同为中国妻子罗迦陵建造的私家花园。地理位置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哈同路(今铜仁路)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和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向南延伸线的位置,大致是现在的上海展览中心。1943年7月,我出生在安南路(今安义路,曾改名安源路)慈厚  相似文献   

9.
《上海档案工作》2013,(3):F0003-F0004
清末,上海的渡船均为木质小船,主要是划子、舢舨:1910年,浦东塘工善后局率先开办了机动船渡江业务。初始航线为铜人码头f今南京尔路外滩附近)至浦东东沟。1931年7月,该轮渡航线延伸至高桥,是为上海第一条长渡航线: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的寺院不少,当然不能以寺院的规模和香客的多少来妄论高低、座次,那至少是曲解了寺院和佛教。不过从世俗的知名度来看,龙华寺、静安寺和玉佛寺是名气最响的,是上海的名刹。龙华寺和静安寺都是年代久远,有说是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静安寺是上海唯一一座寺名同时作为地方名的寺院,静安寺三个字就是华山路南京西路一带的同名词,以至于静安寺在"文革"中严重被毁,几十年间静安寺庙门紧闭!而如今"静安寺"作为一个西区商业圈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1.
消逝的地标     
秘薇 《上海档案工作》2014,(7):F0003-F0003
上海大学,原址位于闸北青岛路(今青云路)青云里,成立于1922年10月。1924年2月,上海大学迁至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南阳路口).现为恒隆广场。  相似文献   

12.
老当 《档案与史学》2013,(12):48-52
1937年竣工的中国银行大楼,足外滩宏伟的建筑群中最后落成的一座高楼大厦,也是唯一一幢由中国人投资兴建、并由中国建筑师参与设计的高层建筑。楼最高处17层,约70余米,比隔壁的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稍低,  相似文献   

13.
何应饮的沪上故居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早已是非常繁华的商业中心了,但穿过迪化中路(今乌鲁木齐中路)一段后,就显得幽静起来了。这里主要是外国人住宅区,聚集着一批花园洋房。在近高恩路(今高安路)和霞飞路口(今淮海中路1634号),有一座幽深的庭园,里面座落着一幢矮矮的中西结合的平房,被挺拔的龙柏树、高大的广玉兰和冬青树所掩映。这幢房子就是国民党将军何应钦的上海寓所。东面数百米开外的逸村,就是蒋经国故居所在。这是幢极普通的中西结合的平房,四坡顶的屋面.红色的千瓦,白粉墙面,木结为的…  相似文献   

14.
在担任了近两年(1868年3月-1869年12月)的工部局总董之后,金能亨依然保留着以总董的眼光审视市政布局的习惯。他没有想到,亚当士,这位他原来的副总董,在继他之后担任代理总董不久,就一改原先的布局,打算顺应“一些可能会得到好处的人”的舆论,对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至黄浦花园(今北京东路黄浦公园)的黄浦江西岸,进行某些必要的手术,将“外滩这块愉快的散步场地”,  相似文献   

15.
铜元奇缺孤岛中人心惶惶 1939年5月底,也就是上海华界沦陷一年半后的一天,一辆由静安寺驶往外滩的有轨电车上,一片吵闹."找不出,找不出!请摸铜板买票!"卖票员声嘶力竭地叫着."呒没铜板!"乘客也纷纷高嚷,"找不出,就勿买票"……  相似文献   

16.
一、杜月笙的公馆当年,杜月笙在上海有两所公馆,一所在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另一所在杜美路(今东湖路70号)。华格臬路公馆的地皮是黄金荣送给杜月笙的。社发迹后,在这块地皮上建筑了两幢房屋,都是一式两进三间楼房,前一进是中式两层石库门楼房,后一进是西式三层楼房,最后一排为四层楼房,作为辅助用房。东面一幢杜月签送给张啸林居住,西面一幢杜月签自用。社将前面中式楼房楼下三间打通改为大厅,中央上方有一大匾书有“余庆堂”,此乃社氏党名,中间挂有巨幅中堂,两边为郑孝前所书楹联,红木长桌上摆有福、禄、寿三星瓷器像…  相似文献   

17.
绥新长途汽车路由绥远省归绥(今呼和浩特)至新疆省迪化(今乌鲁木齐),全长2917公里。全线分为三大段:第一段,绥远归绥一乌兰艾力根(额济纳旗);第二段,乌兰艾力根一哈密;第三段,哈密一迪化。此路至阿拉善旗、额济纳旗境内与绥新驼道中路北线重合;至额济纳河以西与绥新驼道中路南线重合。  相似文献   

18.
现在开设在上海陕西北路的鸿翔时装公司,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17年,我父亲金鸿翔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创办鸿翔,其时,它是一家只有几个裁缝的"苏广成衣铺".它何以能够在之后的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发展成为拥有几百名员工的大型商店,成为远东闻名的"时装魁首""女服之王",除了产品的服装式样新颖、制作工艺精良外,还与父亲金鸿翔层出不穷、匠心独运的营销方式分不开.  相似文献   

19.
八十多年前,现今横贯上海市中心的延安东路,是一条分隔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界河——洋泾浜。1914年时,因城市发展的需要,此浜被填没造路。路名以英皇爱德华七世之名,命名为爱多亚路。在这条爱多亚路的东端黄浦滩边,地跨两界的中央,上世纪二十年代曾有一座颇具风采的宏大纪念碑拔地而起,这座纪念碑就是堪称“上海第一碑”的外滩“欧战纪念碑”(又称“和平女神像”)。  相似文献   

20.
郑苹如被捕后,较长时间关押在忆定盘路(今江苏路)37号,所以,在1939年12月份的总部监押的囚犯名单中没有郑的名字。负责看管的是林之江,负责审讯的是余爱珍和沈耕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