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磺胺嘧啶钠是环境中存在的广谱性抗生素,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了天然水体中磺胺嘧啶钠在254nm紫外光辐射下的环境行为,考察了浓度、酸度对其光降解的影响,并通过化学耗氧量分析研究其光化学命运。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能够较快降解磺胺嘧啶钠。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解析了生物炭和腐殖质各自的性质特点及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可能起到的作用.重点论述了生物炭和腐殖质二者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机理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为应用生物炭和腐殖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概括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现状和产生原因,综述了植物在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植物对水体重金属的监测及净化研究,总结了植物生态修复水体重金属的适用范围和不足.最后展望了提升植物净化水体重金属能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没培肥措施对褐土腐殖质结合开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结态腐殖质含量及其占重组腐殖质比率和松/紧比值是评价冀东褐土部肥效果用标志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长期为施肥或单施常量NPK化肥,使土公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均有所下公结态占重组腐殖质比率和松/紧比值减小,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可明显增加土壤松、彻、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提高松结态占重组腐殖质比率和松/紧比值,使土壤殖质得到活化和析,  相似文献   

5.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三课内容。本课将重点研究土壤的一般组成物质:砂子、粘土和腐殖质之间的比率关系,难点是学生对家乡的土壤特性进行描述与归纳。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围绕重难点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重点了解家乡的土壤,从而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6.
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是小学进行土壤成分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 ,实际教学中发现 ,许多时候学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所述有较大的偏差 ,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1 意外出现的实验现象  根据小学自然教材所述 ,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步骤是 :把晒干的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实验现象 :冒烟、有气味、颜色变浅。实验原理 :土壤中的动植物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能够燃烧 ,受热后冒烟 ,散发气味 ,逐渐被烧掉 ,腐殖质所特有的黑褐色消退 ,土壤颜色随之变浅。由于课前准备忽视了实验过程的操作规则 ,因而土壤在较高温度下出现了意外现象。情…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光化学在有机光化学、高分子光化学、生物光化学、光电化学、环境光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光化学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川中丘陵区石灰性碱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林地、旱地、水田和撂荒地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性质,并探讨土壤腐殖质与土壤全氮含量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腐殖质含量均为林地最高,其次为旱地、水田、撂荒地.根据我国土壤肥力分级标准,林地、水田、旱地表层(L1)土壤腐殖质含量中等,撂荒地含量偏低;(2)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和亚表层(L2)土壤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碳相对数量最高,除水田亚表层土壤胡敏酸碳含量高于富里酸碳含量外,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富里酸碳的相对数量均高于胡敏酸碳相对数量;(3)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H/F值均小于1,表明川中丘陵区碱性紫色土为富里酸型土壤.四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的腐殖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旱地>林地>水田>撂荒地.同种利用方式下,旱地、撂荒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无显著差异.水田、林地亚表层土壤腐殖质腐殖化程度均高于亚表层;(4)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 899、0. 790、0. 682、0. 909,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三课内容。本课将重点研究土壤的一般组成物质:砂子、粘土和腐殖质之间的比率关系,难点是学生对家乡的土壤特性进行描述与归纳。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围绕重难点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重点了解家乡的土壤,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0.
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是进行土壤成分分析的重要步骤,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时候学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所述有较大的偏差,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意外出现的实验现象 根据教材所述,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步骤是:把晒干的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实验现象:冒烟,有气味,颜色变浅。实验原理: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及  相似文献   

11.
环境光化学过程是环境化学过程的重要组成,其理论与实验教学在环境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主讲教师们长期将教学与科研结合,把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环境光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使得环境光化学成为武汉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环境化学的亮点。文章从教学的发展历程、体系构建、实验设计、教材与硬件建设和实践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武汉大学环境光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该体系较好地体现了环境光化学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可为高等教育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MODIS数据由于其高时间分辨率和多光谱特性,常被用于水体的提取。文章对目前利用MODIS数据进行水体提取所用的方法,包括阈值法、监督与非监督分类法、多源数据结合法、混合像元分解法进行了综述,由此得出:阈值确定算法是水体自动化提取的关键;多源信息的结合以及对混合像元进行分解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在日本仙台举行的日本光化学协会2017年度会议(Annual Meeting on Photochemistry 2017)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获得日本光化学奖,以奖励他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李灿院士受邀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的光生电荷分离的研究"的获奖报告。日本光化学奖由日本光化学协会(JPA)设立,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的形成原因,讨论了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经济、人体健康的危害,重点介绍了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和措施,即控制外源、排除内源和生物修复等。  相似文献   

15.
以中乐油2号和蓉油11号油菜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渍害胁迫及恢复进程中油菜幼苗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两品种油菜叶片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断上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不断下降,说明随着渍害胁迫的加剧,PSⅡ部分反应中心受到破坏,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发生明显光抑制;从第13d起进行恢复处理,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对照水平.可见,当渍害胁迫超出了油菜机体自我调节的阈值时,油菜叶片的部分光合机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CIDNP (Chemically Induced Dynamlc Nuclear Polarization,简称,CIDNP)是一种新生且发展很快的研究自由基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分子磁性的有效工具,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各领域,尤其是光化学领域。国内对CIDNP的研究起步较晚,只在热化学方面有些研究,而光化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以乙酰苯酰过氧化物(Acetyl Benzoyl Peroxide简称ABP)为底物,用CINDP实验技术研究了ABP的分解机制。ABP在受紫外光照射时发生分解,中间历经激发单重态母体基团对CH_3COO··CH_3,分解产物之一甲苯(C_6H_5CH_3)对于母体基团而言是逸出产物,实际经由随机遭遇的二次基团C_6H_5··CH_3的结合作用生成,这是国内首次对光化学中CIDNP研究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7.
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是小学进行土壤成分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时候学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所述有较大的偏差,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1 意外出现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激光诱导液相表面化学反应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状况,为研究激光光化学的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汞污染1 1 汞的存在形式常温下汞是呈液态的金属 ,汞污染主要来自含汞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进入环境中的汞以无机汞和有机汞两种形式存在 ,无机汞包括单质和汞盐 (如HgCl2 、HgS) ;有机汞包括烷基汞 (RHg+ )、芳基汞(ArHg+ )、烷氧基烷基汞 (R -O -R′ -Hg)。在无机环境中的大气、土壤等处都有微量的汞及其化合物 ,它们随雨水而转移到水体。1 2 汞的吸附及化学行为从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汞污染物 ,主要存在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和悬浮物中。其主要原因是水体的腐殖质、底泥、悬浮物中有多种无机物及有机胶体 ,它们对汞…  相似文献   

20.
以杂环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为主,对近年来光化学法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应用作了简要总结,并对有机合成光化学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