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贾雨村是作者在《红楼梦》中精心刻画的人物之一,一直以来他被人们视为奸虐贪酷的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文章在对贾雨村性格的发展演变进行新的探究的同时,重在阐述贾雨村踏上"贪酷"之途的心路历程。指出个体强烈的功名理想与封建末世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是导致贾雨村踏上"贪酷"之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写下了“狼、狗、枭——‘天马’”这个题目,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说的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作者写贾雨村这个人物是颇有深意的。从第一回“贾雨村风尘怀闽秀”起,到末一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止,作者把他作为一个开场和收场人物,除了含有  相似文献   

3.
文康作为封建末世的八旗世家子弟,历练了家世的盛衰变化,在凄凉晚境中写下生平巨著《儿女英雄传》,以他特有的对末世的心灵感受,在作品中再现了八旗子弟对生活的狂热追求和理想志向,可惜,文康是“生于末世运偏肖”,《儿女英雄传》中绚丽多彩的喜剧结局只能在美梦中“一晌贪欢”,最终逃不过末运偏肖的破灭。只能成为一曲封建末世的挽歌。  相似文献   

4.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红楼梦》第四回的节选,写的是封建官吏贾雨村巴结权贵、媚上求荣、徇情枉法、草菅人命的故事,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国家机器的反动本质。作品鞭辟入里,物无遁形,是认识封建社会罪恶面目的生动教材。“判断葫芦案”从贾雨村授应天府“有人命官司详至案  相似文献   

5.
为贾雨村鸣不平贾雨村何许人也?《红楼梦》中的一个“老奸巨猾、利欲熏心、上谄下陷、手毒心狠的封建官僚”(见教参),这似乎已是“铁板钉钉”的结论。但在笔者执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却有一个学生不以为然。他认为对贾雨村不应作出如此简单的评判。贾雨村固然具有狡猾伪善、媚上欺下的一面,但他乱断命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身不由己。请看他在断案之初听完原告控诉后的表现:“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这丝毫看不出他的装腔作势。如果不是门子递眼色,…  相似文献   

6.
说“末世”     
<正>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曾多次用过“末世”一词。主要的,有如下三处:一是第一回,写贾雨村身世,嘲讽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但仍要“求取功名,再整基业”;二是第五回,王熙凤的判词,慨叹她“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三是第五回,探春的判词,惋惜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作者何以要在这三个人物身上,赫然用此一词呢?似有说一说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的生活悲剧的百科全书,它无处不是死亡。由于作者家族的悲剧和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曹雪芹只能借助“死亡”对封建末世发出强烈的控拆。他将这种死亡意识投射于《红楼梦》中,创造了以死为开端、以死为结局的死亡叙事结构,借助作品人物的死亡强烈地控拆着封建社会的罪恶。  相似文献   

8.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第四回,这一回“在《红楼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书的各种矛盾与故事情节都与这一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特别是揭露四大家族权势与豪富的‘护官符’,不仅是本文的核心,也是全书的总纲。”该文被选入初中语文第六册。在反复教学的基础上,我深深体会到,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所要告诉学生的,无非是封建官场的黑暗和封建官吏的无耻,只要把贾雨村这一形象分析透彻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我给贾雨村的结论是:人世负义汉,官场变色龙。贾雨村负义,课文和课文后面的资料为我们揭示了三重非同…  相似文献   

9.
“王老爷”是初语六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的一个“闲人”。“王老爷”是谁?有人说 ,“王老爷”就是后文中的王子腾 ,其实不然。理由有二 :其一 ,在封建社会中 ,封建等级制度是森严的 ,王子腾是位高权重的封建大官僚———京营节度使 ,而贾雨村只是一个府尹 ,官小位卑。声势显赫的王子腾决不会屈膝去拜访一个位卑的贾雨村。而且 ,贾雨村升任应天府尹 ,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而是靠巴结讨好贾政、王子腾得以升官。因此只有他去拜访“恩人”王子腾 ,而决不会让“恩人”王子腾来拜访自己 ,所以 ,“王老爷”并不是王子腾。其二 ,原文…  相似文献   

10.
贾政新论     
鲁迅说:《红楼梦》“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的,叙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曹雪芹在我国小说史上的这一重大突破,自然也表现在他对贾政的塑造。贾政作为封建末世贵族地主阶级正统派的唯一男性代表,出现在《红楼梦》里,对于构成全书艺术形象的整体,以展示作品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1.
初读:你觉得“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红楼梦》里的一个小片段。《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曹雪芹呕尽心血,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写成。《红楼梦》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其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除去那些媳妇丫鬟,有名有姓的,就几百人。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重要人物之一贾雨村,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艺术典型。这个没落贵族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孔孟之道熔铸出来的活标本。他为了“再整基业”,袭用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与四大家族结成死党。贾雨村一生投机钻营,玩弄两面派手法,爬上了“兵部尚书”的宝座,骗取了一部分权力。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切腐朽没落阶级的反动本质:阴险、狡猾、虚伪、狠毒。一切反动派,都可以从贾雨村身上找到影子。  相似文献   

13.
描写和揭露封建官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传统主题之一。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小说名著中,对封建官场权钱交易、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欲清不能等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比其他古代小说作品更加全面深刻和细腻具体的描写与批判。尤其是《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把对封建官场政治黑暗腐败的描写与揭批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4.
平白 《学习之友》2006,(6):19-20
《红楼梦》中写了个贾雨村。贾雨村的才华,除去住在和尚庙的时候写过一副对联、一首诗外,最显眼的是断过两个案子:一个是第四回叙述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轻易将一桩无故打人致死案化为乌有;再一个是诬平民石呆子拖欠官银,夺取了他十几把具有文物价值的祖传古扇,送给了老贪官贾赦以博其欢心。  相似文献   

15.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四《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本文通过葫芦僧解释“护官符”和贾雨村随机应变密室定计、徇情枉法等情节的描写,点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财富、权势及其“一荣俱荣”的庞大的封建官僚统治网,并深刻揭露了他们互相包庇、狼狈为奸、残酷鱼肉人民的罪恶和封建官场的黑暗。对这一主题思想,曹  相似文献   

16.
薛宝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力描写的一个封建淑女的形象。她美丽富贵,聪明大方,“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叫人敬奉”;她城府世故,“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心甘情愿充当牺牲品。足见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然而这都是由她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朱占青 《天中学刊》2006,21(1):88-90
《金瓶梅》是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表现家庭生活的世情小说,因其中有较多的“秽亵”描写,影响到世人对作品的了解和评价。小说既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商业经济繁荣造成的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求,也表现了物欲横流时代道德沦丧的社会众生像,通过西门庆和他的妻妾一家的兴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  相似文献   

18.
贾雨村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只在前四回和第一百零三、零四回以及结尾,作为一个人物形象出现在作品当中。但这个人物却时隐时现在幕后活动,不仅是个“国贼”“禄蠹”的典型,而且关系到作者立意、全书主线,“真”与“假”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脂批,贾化,“假话,妙。”时飞,“实非,妙。”出  相似文献   

19.
薛宝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力描写的一个封建淑女的形象。她美丽富贵,聪明大方,“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叫人敬奉”;她城府世故,“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心甘情愿充当牺牲品。足见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然而这都是由她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教学中,对贾雨村形象的分析,似成定论,即贾是一个老奸巨猾,心狠手毒的封建官僚形象。由此结论出发,《教参》对贾在课文中的一切言行举止都作出了完全否定的分析。然而,我在多次教过这篇课文之后,对这种分析的疑惑却越来越大:课文中的贾雨村自始至终就真是这样一个天良丧尽、奸诈透顶、狠毒至极的封建官僚吗? 疑惑首先是由课文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引起的。第二次走马上任的贾雨村竟不知“护官符”为何物,这太叫人不可思议了。从门子的介绍我们知道,“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