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跑偏     
我不是要说小沈阳.更不是要说他穿的红方格苏格兰七分裤.真的.我一点儿想说的意思都没有.我想说的是宇航员.据说,很多宇航员重回地球会感觉很不适应,因为他们总是把东西放在空中就撒手.  相似文献   

2.
“每次报道宇航员飞行时都公式化地写道:‘机械工作正常,宇航员自我感觉良好’。但有一次我们会见一大批宇航员时才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宇航时出现过多少未曾遇到过的情况,在宇航员的道路上有多少危险,他们经历过多少冒险,有过多少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甚至付出生命!但禁止写这一切。负责宇航的部门满脑子想的是:在他们的领域里各方面总是秩序井然,‘一切正常’。而没有这些部门的签证报刊就不能说任何不合他们心意的话。”这是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主席阿法纳西耶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条新闻:已经捞起了“挑战者”号遇难的宇航员尸骨。那么在茫茫的大西洋中,是如何找到“挑战者”号乘务舱残骸和宇航员遗骨的?这不是犹如大海捞针吗?原来,据新闻报道,搜寻的舰船是用“声纳”探测到的。声纳又是什么东西? 它是水下潜艇和水面船舶使用的一种先进声学设备。在水中,雷达、红外以及光学设备都成了高度  相似文献   

4.
这张美国宇航局公布的电视截图照片显示6月11日,宇航员们在太空行走前做准备。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两名宇航员11日成功完成了太空行走,他们的任  相似文献   

5.
赵爽 《中国广播》2005,(2):64-66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音乐入 (混播)存英文中,宇航员只有两个词,Cosmanant是用来称呼前苏联宇航员,而aftronaut则是美国宇航员的称呼。然而就在2003年的10月15日,终于又诞生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那就是taikngnant,它记录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驾驶着中国人制造的神州五号飞船第一次进入了太空的伟大时刻。[音乐推起,结束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和神六一样没有先例,但神六有吃苦耐劳的宇航员和科研人员,电子政务有这样吃苦耐劳的政府CIO么?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这是一个全国人民都值得纪念的时刻,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州六号"成功发射!在成功发射的那一瞬间,人们既兴奋又担忧,兴奋于发射的成功,担忧于宇宙飞船上的两位宇航员,他们是否能安全返回?宇宙飞船在天上会不会出现什么故障?具体返回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一系列的问号牵动着全国亿万百姓的心,甚至十运会,这个令人瞩目的盛会都有些黯然失色。神六的成功飞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如果我国的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  相似文献   

7.
聂云 《航空档案》2004,(4):70-71
目前,中国太空大业突飞猛进.世界为之注目。然而,国内有关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否看到中国长城的议题再次成为一大焦点。美国科学专栏作者布里特载文认为,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去年4月间,我国有好几家报刊登载了苏联礼炮六号飞船宇航员,“在太空和外星人相遇”的消息,后来又都作了更正。在西方有些国家,有一种习俗,即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  相似文献   

9.
开心乐园     
翻译外国大使本来准备献上一对珍贵罕见的金丝雀当献礼。但是,还没有送到国王那里就死了一只。大使在苦无对策之下,只好再抓一只本地的金丝雀充数。国王看到那只珍贵的金丝雀非常高兴,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笼子里还要放一只本地产的?"因为这只金丝雀身在国外……"大使回答。"所以有语言沟通的困难,必须找个翻译。"美国宇航员和苏联宇航员同时登上了月球。苏联宇航员宣布月球属于苏维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起 2008年10月,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带着3名宇航员发射升空,其中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一则重大新闻,在组织新闻图片报道时,搭载神七飞船的火箭发射瞬间的图片要不要发,在什么版面什么位置发,发多大篇幅,存在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叶介甫 《湖北档案》2011,(11):42-42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在开展“两弹一星”研制的同时.毛泽东就曾说,我们也要搞载人飞船。1968年,中国组建了507所(现在的航空医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宇航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同时,508所负责研制宇航员的救生保障,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负责载人飞船的总体设计,七机部负责飞船运载火箭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2日,是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近日,德国一名专门研究前苏联及俄罗斯宇航史的专家科瓦尔斯基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旅美抒怀     
“2003.10.6”,这是全世界华人都值得骄傲的日子——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这天凌晨从太空胜利返回了!也就是这天下午,我和老伴抵达华盛顿,去看望儿子和儿媳,双方见面第一句话便是:“杨利伟回来了!”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12日,是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近日,德国一名专门研究前苏联及俄罗斯宇航史的专家科瓦尔斯基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1960年——一枚R-16火箭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爆炸,造成91人死亡;1961年4月12日——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亚轨道飞行,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目标;1962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轨道飞行,宇航员是约翰·格伦;1967年1月——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模拟发射时,“阿波罗”1号飞船…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面临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与城市信息化日臻成熟的世纪之交,美国、俄罗斯宇航员已利用太空船作起了  相似文献   

17.
在“神舟五号”一举发射升空并按计划完成飞行任务顺利返回地面.我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不久.神州大地仍然沉浸在一派欢乐、喜庆的氛围中的时候.某报曾经刊出配图新闻:《2003国家科技周全国巡展返京5位华人宇航员集体“亮相”》。消息题中标明的是“5位华人宇航员”.而导语中又称“展览中首次为观众详细介绍了5位华裔宇航员:杨立(应为‘利’)伟、王赣骏、张福林、焦立中、卢杰”,接着又引本次科技周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的话说:“这5位太空勇士是中国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18.
浩瀚的宇宙,神奇的星空,皎洁的月亮,千百年来引起人们无数美丽的想像与遐思。随着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人们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再度升温。当宇航员需要什么条件?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宇宙飞船的奥秘是什么?空间站是怎么回事?人类飞向外星的探索已进展到何种程度?……各种问题油然而生。读了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飞天梦丛书》,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穗Z 2006年5月3t日,bB利时王储菲}口普接见了来访的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中国靛天代表圈一行航关员的欢迎,被誉为比利时“第一公民”的“撇艨小童”于连雕像专门穿上镑制的宇航员日《装。翮蔺以光/摄韩传口丐,摄爨鬻繁角(,L纛E 德之l N’. 卜,L.中国记者海外传真~~  相似文献   

20.
4.中国宇航员实现太空漫步;5.现有大猩猩存活数量超预期;6.发现并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