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闻界消息     
诊治报道失实的“顽症”全国记协和山西省记协于6月下旬在太原召开了探讨杜绝新闻报道失实的座谈会,全国有六十三家新闻单位参加。会上,大家剖析了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大量事实表明,新闻报道失实问题,同党风和  相似文献   

2.
(四)新闻报道是“流动的泉水”,新为特色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要以个别显示一般。如果事实不是新近发生、发现的,也就无所谓新闻了。新,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性。 (1)“流动的泉水”新闻所报道的事实,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着或变动了的新的事实。长江滚滚东流,经过十个省市流入东海,是事实,而不是新闻。但是,勘探队发现长江新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接触过不少新闻界同仁,每每遇到由头难找、同期声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时,大家几乎众口一词:那就“做”它一下!新闻果真能“做”吗?一、新闻是怎样做出来的新闻是可信事实的传播,它必须是记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报道,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也必须通过事实来说话.然而,在我们的新闻采访实践中却出现了下面几种“做”新闻的情况.1.挖空心思编造由头.由头是新闻报道的切人点,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倘若一开始就能由点切人,把最精彩、最具有故事性、新闻性的东西表达出来,那么,这条…  相似文献   

4.
张建中 《青年记者》2021,(3):103-104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报道,能够为读者提供获取新闻信息的新视角。2020年,今日美国报大力开发沉浸式新闻报道。在一年之内,该报推出了7个沉浸式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既涉及新冠肺炎大流行,也涉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沉浸式新闻报道为今日美国报带来了巨大流量,该报也在积极尝试如何通过沉浸式新闻报道来实现盈利。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新闻都不是在那“浮搁着”,都需要借助记者的眼睛去发现,去捕捉,去粗取精,所以,尽管新闻都是对事实的反映,都是对一个事实进行报道,但怎样从同一事实中选择报道的角度,从哪里切人,以及报道到什么程度,说到什么“份”上,却是报报不同,各有千秋,这就涉及新闻报道角度怎么选,新闻报道的度如何把握的问题,说到底是个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的事实与新闻侵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闻报道不符合客观事实,引起新闻侵权诉讼,一般会被法院认定为构成侵权,但并不都构成侵权;新闻报道符合客观事实,并不一定不构成侵权。因此,探讨新闻事实与新闻侵权之间的关系,对于新闻界依法开展新闻报道,认真履行新闻舆论监督的职能,切实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一、完全真实的报道也可能造成新闻侵权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一则新闻报道,除了应符合新闻的其它要求外,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真实性。但是,是不是只要报道的内容是事实,就不构成新闻侵权呢?有的新闻工作者认为,只要我报道的是事实,就不存在着什么侵权。有的审判人员在审理新闻官司时,也单纯地只审查报道的内容事实,认为“报道是否属实”是“一场官司  相似文献   

7.
周涛 《记者摇篮》2010,(3):31-31
任何新闻事实的产生,都脱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近一两年来,国内新闻界围绕石油价格问题所做的报道,也随着油价的涨落而起起伏伏。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三个字:一是“多”,报道的数量明显增多,大家都在努力去满足读者的需求;二是“新”,报道中总是不乏新观点、新样式,大家都希望在业务上有所探求、有所提高;三是“盲”,免不了有盲目的报道,无人涉足的盲区也不少,大家不断感受着报道对象的复杂性。事实上,社会转型、体制变革、观念碰撞,乃至在某一时期集中表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现象,都对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展示其判断力、思辨力和新闻操作能力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关“悬疑新闻”的讨论,支持或认同者认为,悬疑新闻报道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实,也是新闻,甚至认为它扩大了新闻定义的外延;反对或不认同者认为,悬疑新闻中的所谓事实还没有发生,只有不确定的可能性,与“新闻”必须是事实的定义明显相左。个人觉得,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各有些道理,但“悬疑新闻”这个新名词本身就很悬疑,令人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道,是因为这一事实能够“载”着记者想说明的问题、记者认为应该提出的呼吁、记者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奔向读者。如果把这些统称为记者想带给读者的“信息”的话,可以说,新闻事实作为载体,它能载的信息量越大,它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我自称这一观点为“载体论”。  相似文献   

12.
一般地来讲,新闻是靠事实说话,但不能绝对化。有些情况,新闻报道也该有议论。甚至必须议论。从事新闻工作者,不能笼统地反对新闻中的议论。有人说,新闻是“新变动事实的传播”。也有人说:“新闻是新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试想:宇宙之大,新变动(新发生)的事实,不计其数;任何一个传播新闻的人,不论他是官方机构的新闻发言人,还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专业记者,都是有一定的立场、观点的。因此,任何一件成为新闻的事实,在它被传播出去以后,绝对不会是原始形态的事实,它必定是经过新闻发布者加工了的“新闻型”的事实了。所谓“用事实说话”,其意义的核心,就是要求从事播发新闻的同志,一定要使所说(写)出来的话,能够确保真实、确凿,要经得住查证与核对。至于采用什么样式的传播体裁(包括议论)都是可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早巳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在我国新闻界仍然有争议。5月中旬在合肥举行的新闻真实性学术探讨会,进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真实性的含义,有如下几点:事实真实;狭义真实、广义真实;局部真实、整体真实;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这些提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大家都认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和客观事实相符合,符合了就是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客观世界千变万化,反映这些情况的新闻报道也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早已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在我国新闻界仍然有争议。5月中旬在合肥举行的新闻真实性学术探讨会,进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真实性的含义,有如下几点:事实真实;狭义真实、广义真实;局部真实、整体真实;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这些提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大家都认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和客观事实相符合,符合了就是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客观世界千变万化,反映这些情况的新闻报道也自然不同。衡量这些新闻报道真实的标准都是看它们是不是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这里又包含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徐迅 《新闻三昧》2003,(3):48-49
如果“将事实与创作分开”是新闻报道标准的第一条,那么,“将事实与观点分开”,这是新闻报道标准的第二条。用一个更通用的新闻术语表达,它的另一个说法应当是“将报道与评论分开”。新闻从业者都知道:“报道”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而“评论”是指“受众结合重要的新闻事实,针对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通过新闻媒介所发表的论说性文体”。报道的内容是事实,是客观的;评论的内容是观点,是主观的。因此,“将报道与评论分开”也可以表述为“将事实与观点分开”。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者变动)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绝对“客观”的新闻从来都不存在。就新闻事实而言,其时间、地点、人物、成因、结果等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客观地存在和运动着,这就是新闻事实的自在性;而新闻报道则是人们对客观新闻事实的符号化反映,它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说,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的因素。正是“新闻事实的自在性与  相似文献   

17.
小陈同志: 你来信问怎样锻炼记者的基本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也不能全面回答。现在挑选记者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调查研究,谈谈我的一点体会和感受。记者的任务是写新闻报道。新闻报道的依据是事实。因此说,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了事实的新闻报道就没有任何价值。新闻必须真实,这本来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懂得的起码常识,但是在十年浩劫期间,新闻必须真实这一原则被破坏了。那时候新闻界流传着一种谬论,叫作“事实要服从政治”。  相似文献   

1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按照这一基本认识,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  相似文献   

19.
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新闻报道十分重要,它同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关系密切,这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不少经济稿件枯燥乏味,群众不愿看,这也是事实。中宣部负责同志最近在首都新闻单位座谈会上强调要花大气力改进经济报道,要有创新,有改革。为了改进经济报道,各有关方面要给新闻界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改革的比较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十分讲究时效性。如果时效性太差,也就不是新闻而是历史了。杂谈文章呢?它也是注重时效的。当然,它的时效性不应该像对新闻那样去作要求。如果说三五天前的事实已算不了新鲜的新闻;那么三五个星期之内的事由杂谈文章引述出来作为“由头”,也不算太陈旧。 如果说把新闻报道的时效要求称之为新闻性的话,那么杂谈文章的时效要求可以称之为现实针对性。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章,也就可以认为具有了时效性。当然也还要求引述以作为论据、特别是作为“由头”的事实,不能是太陈腐的、人所周知的故实。 白居易有一句名言:“歌诗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这里的“合”是“应该”之意。由此可见,“为时”历来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