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新燕 《北京档案》2016,(12):52-53
笔者翻看平谷区档案馆内的老照片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张当年红石坎村合作社旧址的照片,很难想象照片中这破旧的房屋就是当年享誉冀东解放区的红石坎村群众合作社.笔者怀着好奇心,查找了很多关于当年红石坎村群众合作社的资料,并查阅了当年《冀东日报》刊发的关于平谷第一家农村合作组织的通讯报道,从而了解了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我国首次核试验成功50周年。父亲霍振礼作为一位核试验老人,带着几分自豪,拿出保存的几张照片给我看,讲起了他当年刚进科技档案工作大门的故事。照片共四张,一张是首次核试验的烟云照片,是国家公开发表过的,但是他在现场直接看到了那一瞬间的壮观景象;一张是他参加首次核试验现场的工作照;一张是庆祝宴会请柬;还有一张是核试验绝对保密时期的"祝寿照"。父亲讲的故事自然也离不开这几张照片。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7年4月,共和国当年的1614名“开国将帅”只剩下最后30名少将,他们年龄均超过90岁,其中有18人年龄已达100岁以上.徐海东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授衔的10位大将之一,也是中央军委确认的36位军事家之一,尤其擅长游击战.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党为革命牺牲最多的是徐海东同志,他的亲属有66人为革命捐躯.徐海东虽早已作古,但他的生死之交、102岁的开国少将詹大南仍然健在.詹大南的大半生都在横飞的炮弹和呼啸的子弹中度过,长征时曾给时任红25军副军长徐海东当过保卫员.俩人在战场上结下了可歌可泣、山河动容的生死豪情……  相似文献   

4.
许虹 《中国档案》2012,(6):72-73
在中央档案馆的馆藏中有这样一张照片,周恩来面带微笑站在画面的一侧,他的左侧和身后站着几个人。看到这张照片读者不禁要问,这是周恩来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的合影?为什么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没有站在中间?其实,这是1960年10月19日,周恩来在北京颐和园与当年  相似文献   

5.
名模谢东娜当年的一张照片被人移花接木,惨遭“换头”的谢东娜愤然诉诸公堂,于是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6.
寻校记     
在我的家庭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张略微泛黄、图像模糊的黑白照片,那是我的中专母校——湖南图书情报学校的大门照片.这张照片是1991年我在母校学摄影课时,自己拍摄并洗印出来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底总会涌起一股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7.
这张1960年夏拍摄的照片,是当年我在贵州建校读书时班上全体团员的全景。二排左起第三人是我。  相似文献   

8.
这张照片是我于1958年秋天拍摄的.当年,郭沫若率领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人民共和国。我作为代表团随行记者抵达朝鲜。这年秋天也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在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营部,慰问官兵,同时观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靶场。在与官兵见面时,郭老兴致勃勃地拿起步枪,瞄准靶。当时我觉得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对打靶也感兴趣,很有意思,就拍了下来。这张照片以前没有发表过,现在这张照片能展现在大家面前,就是能让人们领略郭老的另一面风采。  相似文献   

9.
刘豹  周燕 《湖北档案》2002,(12):20-22
这是革命烈士刘伯坚王叔振夫妇留下的一张珍贵照片.金秋十月,刘伯坚烈士的二儿子刘豹讲述了这张珍贵照片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照片档案的利用日渐频繁.截至目前,保存于漯河市档案馆的声像档案已达424册44475张(盘).近年来,漯河市档案馆对馆藏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照片档案数据库,极大地方便了利用者.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已为市直有关部门提供照片2000多张,制作礼品影集150册,小照片做出了大文章,为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照片档案利用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亟待解决. 1 照片档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版权保护重视不够.很多单位在档案馆查到所需照片后,通常是用U盘拷贝带走,没有意识到要对版权保护.如我市某局准备出一本宣传册,需要用展现沙澧美景的多幅照片.当时到接待窗口查找未果,因为当年照片还没有整理完毕入库,由于他们急用,后又找到整理照片和负责拍摄的两位同志,最终为其提供了10余幅照片.虽然一再叮嘱他们使用时需注明照片出自市档案馆,由某某拍摄,但最终能否落实我们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1.
曾自 《出版参考》2009,(10):6-6
我保存着一张当年毛泽东和读书小组成员在杭州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照片。这个读书小组里有我的父亲田家英。  相似文献   

12.
瑞安市档案馆保存有一张1967年2月在非洲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生活照,而是一张瑞安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支援非洲建设,受到非洲几内亚首任总统塞古杜尔接见的照片,是一张见证中非友谊、不分种族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地球家园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个人收藏中,珍藏着一张当年与毛泽东主席的合影照片,这是1960年毛泽东到天津参观河北省工业技术成就展览时留下的珍贵纪念(当时我是这次展览会冶金馆的工作人员)。时间过去了40多年,每当我翻起我的珍藏册,当年与主席合影的情景又会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飞雨 《北京档案》2007,(2):41-41
答:照片排列是指照片在照片册中的排列顺序。排列时,要注意先排组.后排张。一组照片是指有密切联系的若干张照片,如一次会议、一项活动、一个项目等形成的若干张照片。组与组的排列是按该组产生的时间顺序而定。每组的顺序确定后,就要进行组内每张照片的排列。一组照片应按图像所反映的重要程度结合照片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一组会议的照片共归档了5张,第一张应是大会会场的照片,第二张是大会主席台的照片,第三张是大会主持人的照片,第四张是领导人讲话的照片,第五张是大会群众场面的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前几日,在一家发行量已超过百万的某都市报娱乐版的醒目位置上,笔者看到了一张令人十分不舒服的照片.那是一张台湾某当红女歌星的走光照片,后来得知这张照片来自于这位歌星的北京个人演唱会.当时她的舞蹈动作幅度很大,穿的演出服装又很少,所以不幸被在场的摄像师捕捉到了这张走光照片.  相似文献   

16.
我的相册中保留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它摄于60年前的9月2日.乍看这张照片很平常:在一个杂乱的小院中,居于照片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坐在椅子上30多岁脸容消瘦的妇女,她怀中抱着一个1岁多的婴儿,左右两边还站着两个女孩,一个不满10岁,另一个5岁多点.这是一张十分普通的母子合影.可对于我来说,这张照片却是十分珍贵的.  相似文献   

17.
在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地运所村委会的东墙上,镶挂着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地运所时留下的.照片上总理微笑着站在几十名社员群众中间.提起这张照片,这里面还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8.
珍档点击:午饭和群众一起吃历史上的11月,有什么故事值得我们回味?跟随档案记录,我们的目光停留在1958年的11月26日。那天,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陪外宾参观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应城市档案馆至今保存着当年的照片,一共58张,均为黑白照。今年10月15日,记者到访应城。查阅当年《应城日报》报道,翻看《应城文史》第二十五辑,以及听亲历者金正纯口述,发现一张周总理和群众吃饭的照片,背后细节颇为感人。周恩来总理到应城那日,参观内容大致为:  相似文献   

19.
一张老照片折射出珍贵的历史 走进馆长吴建宏办公室,他正低着头在抽屉里找寻东西,不多久他小心翼翼的从抽屉拿出一张老照片出来. “这是一张日本投降典礼签字筹备处全体职员合影照片,拍摄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由当时县城一家名叫爱尔特照相馆拍的,场面宏大,人员都非常清晰.它反映出当时芷江在抗日战争胜利受降过程中的历史和地位,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张照片.”吴建宏向记者介绍说,这张照片是还没有展出的,准备在抗战胜利70周年时对外公开展出.  相似文献   

20.
闲暇无事,翻看老照片,我的视线停留在两张照片上.记忆的闸门打开,往事像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 一张是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三个人,妈妈和我姐弟俩.妈妈穿着双排扣的外套,蹲在地上,深情地看着我俩.我俩看上去睡眼惺忪,我穿着双排扣的制服棉袄,头上扎个小花,头发梳理得不是很整齐.弟弟则是皱着眉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三人的表情很有意思.后来妈妈告诉我,这张照片摄于1950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当时我和弟弟还没睡醒,正巧有个同事带一架照相机,妈妈急忙把我俩晃醒,匆忙中没有精心打扮,才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地点是吉林省通化专署院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