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适韦莲丝     
近年,在美国和台湾新发现了胡适的一大批书信、电报,受件人是美国姑娘韦莲丝小姐(Miss Edith Clifford Williams),从1913年他们在美国结识至1962年胡适逝世为止,交往达五十年,光胡适写给她的信函就达二百多通,超过了胡适任何一个朋友.由此,胡适与韦莲丝这一课题成为海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
在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的民国时代,"我的朋友胡适之"是文化圈内许多人的口头禅,胡适的声望、地位和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本书从胡适的交际圈着手,切入胡适波澜起伏的学术、人生与情感世界,史海钩沉,采珠撷玉,讲述了胡适与"朋友"们在交往当中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代大师为人随和、宽容、温情、率真的一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本文选编自该书代序。  相似文献   

3.
近年,在美国和台湾新发现了胡适的一大批书信、电报,受件人是美国姑娘韦莲丝小姐(MissEdithCliffordWilliams),从1913年他们在美国结识至1962年胡适逝世为止,交往达五十年,光胡适写给她的信函就达二百多通,超过了胡适任何一个朋友。由此,胡适与韦莲丝这一课题成为海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韦莲丝其人韦莲丝的生平事迹,今天已所知不多,但从她写给胡适及胡适写给她的大量书信中,依然能够勾勒出一个美国现代女性的风采。1885年,韦莲丝出身于纽约州结色佳市,父亲是耶鲁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地质古生物学专家,母亲擅长社交,照韦…  相似文献   

4.
2001年年底前后,在位于湘潭市河西东坪镇一带的大街小巷里,人们不时会遇到一些这样的人:他们的年纪都不大,平时多为两人一块儿,与人交谈操的是要么标准要么叫人听不懂的普通话,他们之间则通过四川、河南、陕西等地的方言进行交流。衣着并不寒酸,有的男生女生看上去还很时尚。他们一般都行色匆匆,但经常在IC电话亭前驻足。他们不是在这儿为别人打工,他们有着自己的事业电子商务或者叫中国直复营销,这种听上去与21世纪网络时代密切相关的产业让他们每个人都充满对成功的渴望……一日,湘潭晚报接到线报,称东坪镇一带有人在从事非法营  相似文献   

5.
责任与无助     
胡心洁 《新闻爱好者》2010,(12):155-155
位于纬五路和东明路交叉口的河南省肿瘤医院,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医院。这几年,来自老家的亲戚和外地朋友的亲戚,因为我这个记者的"特殊"关系,被介绍到这家医院就诊。他们患的都是癌症或白血病,要么在医院治疗几个月就再也回不了家,要么出院没有几个月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6.
1909年,胡适离开中国新公学,茫然不知所归.当时,他的家已不可救药地衰落下去.于是,他只得寄居在上海,与一帮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堕落下去. 中国新公学有个德国教员叫何德梅,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这位何君能说广东话、上海话、官话.此人是个中国通,中国人的玩意儿,他样样精通.当时的胡适就和他同居一室.何德梅常邀一帮朋友打麻将、喝酒.这样,不到两个月,从打牌到喝酒,从喝酒到叫局,从叫局到吃花酒,胡适全都学会了.  相似文献   

7.
胡适四岁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生活了多年.在他十三岁时,由他母亲作主为他定了"终身大事",对方为一缠了足的村姑--江冬秀.一九一七年胡适留美归来,与江冬秀结婚.婚后生两男一女.在"五四"个性解放的高潮中,许多留学生都发动家庭革命,"革"了原包办婚姻的"命".胡适忍别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这样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终生相处,白头到老.就此事,胡适也在同事、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李大钊、徐志摩等人中受到特别的敬重.然而,胡适的个人生活并不像同事、朋友们想象的那样.他在江冬秀之外还有自己的爱,有自己的爱情生活.他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想发动家庭革命,追求新的爱情的幸福,并进行了"尝试".但他"胆小怕事",尤其怕丢了"面子",伤了"美名"."革命"失败.这首无题诗便是他这场未遂"革命"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8.
2004年“五四”青年节,我从朋友处听说邓伟作为全国10大杰出青年应邀登上了主席台,我真为他高兴,为他自豪,我便提起笔决定写写邓伟及邓伟的作品。写邓伟的人很多,多数又是名人、大人物,他们写邓伟写的都到位。因为我选编了这本《邓伟摄影作品选》,所以邓伟还给我讲述了每幅照  相似文献   

9.
人都说江冬秀训夫有术,她的丈夫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离家不远的旌德县女子江冬秀订婚.  相似文献   

10.
胡适与江冬秀都是安徽人,两家相距大概有四十多里。胡适定亲之后,就走出家乡,开始寻求接受新教育的生活方式。1910年,胡适有了出洋的机会,考取了留美官费生。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国外的生活使他大开眼界,他也以极高的热情融入到新的环境中,逐渐成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胡适经常与家中通信,将他的所见所闻报告给母亲,让她老人家也分享他的喜悦。在他与母亲的通信中,经常提到江冬秀,他寄希望于未婚妻的,一是多读书识字,二是尽快放小脚,他还多方面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以利于婚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农学院女教授曹诚英字佩声,小名丽娟,安徽绩溪旺川人。其父是当地颇有财富的商人,生她时年已古稀。旺川离胡适之家上庄,仅二三里路,她与胡适之间曾有过一段悱恻难舍的爱恋情缘。它多少透泄着上世纪初叶,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知识界人士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叛情绪。高举反封建、反礼教新文化运动大旗的胡适之,在婚姻上远不如同辈徐志摩、潘天寿、刘海粟果断。他敢为朋友仗义执言,为他们的自由婚姻大唱赞歌,却不敢为自己的婚姻作主,弄得爱意怀怨,衷心戚戚。胡适14岁时,由寡母作主,与姨表亲江冬秀订婚,后远渡重洋到美国,入康奈尔大学求学…  相似文献   

12.
在胡适一篇日记中反映出了胡适关于图书馆的重要性、图书馆应有独立馆舍、如何保证购书质量、怎样改善藏书结构、图书馆应对馆外读者开放以及聘什么样的人当馆长等问题,反映了胡适的图书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出版参考》2006,(17):19-20,39
胡适--蒋介石拟定的抢救名单中第一人 1948年1月底,平津形势趋紧.南京方面朱家骅、傅斯年、蒋经国等在蒋介石授意下磋商谋划"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细节办法.12月13日,蒋介石专门派大员飞抵北平劝胡适南下,但胡适以正忙着筹备北大50周年校庆为由不肯南下.第二天,蒋介石闻讯两次亲自打电报催促胡适飞南京,说时间紧迫不容再拖延,并于14日再次派出专机飞北平,实施紧急"抢救计划","抢救"对象首先便是胡适、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其次是平津的知名教授如陈寅恪、陈垣、毛子水、钱思亮等.事已至此,胡适这才下了走的决心,同时,胡适还力劝辅仁大学校长陈垣,陈垣不走,胡适小儿子胡思杜也表示留在亲戚家.当时胡适想小飞机也带不走多少人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14.
冉华 《编辑之友》2016,(11):100-103
通过考察传媒人胡适具体的传播实践,论题发现胡适与其积极参与的纸刊之间,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梳理胡适与亚东、商务这两大出版社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与汪孟邹、张云济等出版家之间的人际交往,又可发现胡适是思想文化界的“意见领袖”,在传媒界则是受困于人情法则的“能人”.而“能人现象”与“意见领袖”是胡适“传媒人”形象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15.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与胡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著名学者,其实,两个人的祖上就有过交往,据张爱玲在文章中回忆说,有一回,胡适去看望张爱玲,“他(指胡适)讲他父亲认识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张爱玲的爷爷就是清朝末期名臣张佩纶,当年,还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适父亲——胡传找到他,请他写了一份推荐函,去吉林、黑龙江边境找钦差大臣吴大澂,想得到他的关照.胡适指的就是这件事.  相似文献   

17.
王老先生是个好静不好动的人。工作闲暇时,喜欢独自在书房里读书、看报刊,要么外出与朋友下棋、垂钓,很少体育活动,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8.
陈文晓 《传媒》2004,(8):56-57
当前,相当一些实用类期刊,要么实用性很强,但可读性不足,不吸引人,甚至味同嚼蜡;要么可读性很强,有看头,但实用性很淡,不实惠.结果造成了这类期刊不仅难以争强作大,有的甚至存身都很困难.  相似文献   

19.
人都说江冬秀训夫有术,她的丈夫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离家不远的旌德县女子江冬秀订婚。而后胡适在美国留学,冬去春来14载,两人未曾见过面,1917年12月,胡适应母命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这个大字不识一斗的乡村女子自从娶进门就当家作主,这从胡适的家庭照片中就能看出来,  相似文献   

20.
范鸿仙与陈独秀、胡适,都是安徽人。范鸿仙,名光启,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陈独秀,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平民家庭,比范鸿仙年长三岁。两人学识同样渊博,但陈独秀出道比范鸿仙要早,且对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范鸿仙对陈独秀则怀有崇敬之心。范鸿仙比胡适大了整整十岁,对这位后辈欣赏有加,可谓是忘年之交。陈独秀与胡适,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思想界的拓荒者,学术界的祭酒。在清末民初的舞台上,他们与范鸿仙都有过交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痕迹。有评论称:"清朝末年有过一阵‘白话文运动’,时期非常短暂,代表报刊为《国民白话日报》、《安徽白话报》",前者创办不久即改名《安徽白话报》。范鸿仙等安徽人创办的这份白话报,正是受了陈独秀的影响,少年胡适则是撰稿人之一。早年的《安徽白话报》对于中国新文化运动,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