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诵读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阅读方式,只需要文本和朗读者,也是最困难的阅读方式,需要朗读者对文章拥有深刻的自我解读,所以诵读教学应运而生,学生需要语文教师的专业指导以提升诵读的水平。一、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现状诵读教学,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是语文教师让学生懂得利用自己的声音传递阅读内容的自我感悟。古诗文尤其如此。但在现实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析古诗文中的字词内涵、写作手法、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黄红英 《成才之路》2022,(6):110-112
学习古诗文要充实阅读作品数量,增强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文能力.传统古诗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教师经常采取单篇阅读教学方式,整体阅读速度较慢,教学效率低.群文阅读是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多篇古诗文,通过比较阅读与鉴赏,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群文阅读教学法在高中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应用进...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严重脱节的现象,指出中学古诗文既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的阅读范本,更是中学生学习各式文体写作的范本。同时提出不但要抓好古诗文阅读教学,更要在此基础上落实写作教学古为今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缪桂佺 《教师》2024,(5):30-32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育人方式提供丰厚滋养,具有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模式,逐渐受到了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教师亟须以问题为导向,探究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目标、情境、内容、模式以及评价的统筹设计,以充分发挥古诗文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文章将依次探究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的价值、问题以及路径,以期为相关古诗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晨光 《天津教育》2023,(31):48-49
<正>群文阅读教学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在高中古诗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了理想的效果。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古诗文篇目比例呈加大趋势,同时学生对古诗文群文的阅读能力也是衡量学生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尺,而更具科学性与创造性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古诗文教学中的刻板僵化,对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核心素养视阈下开展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开展与落实,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吴惠琴 《教师》2020,(9):25-26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目前教育部门正逐步增加教材中古诗文的篇数,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文化中古诗文的重视。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建立起课内古诗文教学与课外古诗文学习的桥梁,通过对比式教学来实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加深学生对同类型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文章分享了在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三步"教学模式,以期为小学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互联网对课堂发展的重要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开展语文古诗文教学,提升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提出建议,希望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古诗文阅读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模块。开展古诗文教学,既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意识,同时也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较深,并且规模较大,单靠语文传统教学是无法形成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优化阅读教学以及古诗文教学的形式手段,尽量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古诗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古诗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就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古诗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拙见,望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古诗群文阅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在古诗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利于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可以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小学生学好古诗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历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当今的高中阅读教学,特别是古诗文阅读教学,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其教学效率低下,也在很多方面影响了学生语文文学素养的提升。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古诗文阅读教学要解决的重头戏。为此,本文在众多阅读教学理论中另辟蹊径地将唤醒教育理念引入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领域,认为要解决其中的症结,需要运用唤醒理念做指导。  相似文献   

12.
古诗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我们要提升古诗文教学境界,实现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在解构、同构、建构上下功夫。在解构中向文本深度行走,在同构中向文本广度延伸,在建构中向文本温度漫溯,将古诗文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烙印在学生的心头。  相似文献   

13.
邱晓强 《考试周刊》2010,(19):44-45
鉴赏性阅读就是以审美为根本目的的阅读,这对于小学生来说似乎要求有些过高,其实不然。现行的小学特别是高年级的课本中选人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如中高年级中选人了不少古诗文。这些古诗文,玲珑剔透,是我们进行鉴赏性阅读教学的绝好素材。在小学高段,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素材.适当地开展一些浅显的鉴赏性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立体的审美教育中,拓展精神空间。下面我们以人教版六年级课文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鉴赏性阅读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载体,给我们后人了解古人世界提供了探索的窗口。初中语文阶段对于古诗文的阅读不同于小学,不再只对单个文本进行阅读赏析,而是通过古诗文多文本阅读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有许多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注意的地方,现本文就初中语文古诗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爽  高进 《中国教师》2020,(4):22-23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数量较人教版教材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数量仍然不足。因此,我们又从校本教材中选取了很多优质文本作为古诗文阅读的补充资源。但小学一年级古诗文阅读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走进校园,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因此,识字量少成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第一道难关。其次,古诗文的语言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不同,古诗文的字义变化和语法差异,增加了学生对古诗文文义理解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教学法一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的僵化教学程式,转而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为中学语文的课堂吹来了阵阵清新灵动之风。古诗文阅读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望而生畏的难点,如何运用蔡先生的点拨教学理论,克服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中的种种学习障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从中提高自己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课程目标也提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如何才能打破这种“索然寡味”呢?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在“读”和“比较”方面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今译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又是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古诗文今译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它不但要求掌握词义,懂得句法,  相似文献   

19.
葛洪波 《现代教育》2023,(11):26-30+46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一定比例的古诗文贬谪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引导作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涵咏、细品、鉴赏、品鉴等方式感知贬谪作品的文学内涵与情感表达层次,可以全面理解古诗文贬谪作品的文学意境和品格教化功能;指导学生在理解古诗文贬谪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写作阅读随笔,能够激发其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在学以致用中渗透挫折教育,为学生客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提供理论指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有利于推广与促进古诗文贬谪作品阅读教学方法在语文教材及其他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课程目标也提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