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殊席位走进团党委会议室和机关部(处)的会议室,你会看到会议桌上特殊的标牌:报道员席。在会议室设立“报道员席”,已经是坚持3年的事情了。前些年,团领导机关在分析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时感到,领导机关举行会议要尽量吸收报道员旁听,让他们及时学习上级精神,了解部队总体情况,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善于从全局采写新闻的能力。于是,在党委会议室和机关各部门会议室设立了报道员席。特殊学员“张文贞”──“到”;“贾同玉”──“到”……这是兼职新闻干事。小傅在团新闻报道培训班上点政委、副团长的名字。当在座的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2.
我们团报道员写稿有一怕:怕政治处主任牛永奇审稿。他那“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问”,常把你“问”到难堪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您是风……(散文)杨靖华姜福政委,您瘦了,是我们这些报道员太让您操心了吧。那年,您刚调到咱团当政委时,由于团里的两名报道骨干被上级机关“挖”走,使团队的新闻报道形势一下子跌入低谷。您焦急啊!那天,您和政治处主任谈了很久很久。时隔3日,团报道员培训班便办了起来。您常去培训班看望我们,嘘寒问暖,坐下来一点一点地给我们讲写作门道儿,谈体会、吹线索。培训结束,我们回连队那天,您送我们好远好远……还记得那次您为了圆报道员小杜想到报社学习的梦,利用到军区开上的机会,冒着风雪三顾军区报社。报社领导被您爱才的真…  相似文献   

4.
“咱团领导个个都是‘铁栏杆’,这是济南军区某工兵团官兵对团领导的赞誉。这个团自1993年以来,连续5年被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没有出现一篇失实和虚假报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领导严把审稿关。不信,有例为证:团长詹习文──“这件事我不能干!”这天上午,报道员小王拿着一份稿子来找团长。“詹团长,这个稿子是好不容易从编辑那里约过来的,我已经写好了,请您修改一下。”这名报道员婉转地向团长解释。詹团长抬起头来对小王说:“这件事我不能干!现在部队还在进行教育,你稿子中想让我到太行山上搞演练,一是同团…  相似文献   

5.
某“双大功团”政委钱道书在领导部队搞好全面建设的同时,不忘团、营、连三级报道组的建设,为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倾注了心血。自1990年以来,该团新闻报道工作年年在师里名列前茅,连续3年受到集团军的通报表彰。这个团驻扎在一个偏僻的山旮旯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首长机关用车仅靠上级配发的两辆“212”指挥车。前年年初,部队开训后,团司令部对沿袭多年的“新兵老兵一锅煮”的训练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实施新老兵混编分组升级训练制。报道人员觉得这条线索不错,连夜将稿子赶写出来。为尽快将稿子发往报社,报道员想要车去20里路开外…  相似文献   

6.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翻开你的“作品集”,看见你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的一篇又一篇的“大块头”,我诧异了。顺便和你一谈,发现在你身上似乎也有不少“新闻”。你说你一踏入军营,就在某部当上了一名炮兵侦察兵。之后,连队指导员、宣传科副科长、团政治处主任……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到了八七年底,你脱下校官服、戴着两枚军功章,回到了生于斯、养于斯的家乡,“升”为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于是,十多年没沾过新闻边的人,搞起了新闻;副团职干部“玩”起了报道员干的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闻”! 在许多人看来,既然是新闻科长,就肯定是专职专用了。其实不然,一年中,你采访写作的时间还不  相似文献   

7.
在武警河南某部机关里,一提起政治处李红雷主任,都说他是个“严”主任,特别是报道组的同志,对他的“严”,更是心感身受,印象颇深。近几年来,在他从严抓报道方针指导下,这个团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使这个报道工作一直后进的单位,彻底打了个翻身仗。然而,李主任的“严”决不是一味地严,严上加严,越严越好,而是严中有理,严中有情,严中有爱。严之有理。“严”主任到任后,就给报道员下达了“宁肯不上稿,不搞假报道”的死命令。报道员们想,咱这个团的报道正处在低谷,要想打翻身仗,先得把篇数突击上去,如…  相似文献   

8.
当兵第三年的一天,连队文书将全班新兵的邮件交给我,我这个新兵班长发现新战士叶凤德家里的包裹单内装何物一栏写“新华词典”。我找小叶了解,才知小叶的文化基础不牢,母亲为了使儿子尽快提高文化水平,便寄来一本“新华词典”,并在字典的扉页上附着一首“知儿文化低,字典寄给你;愿你随身带,常拜无言师”。我凭着自己平时看报积累的一点敏感,认为临近春节,父母给千里之外的儿女南吃穿的多,而小叶的母亲却奇来一本“无言老师”,多么鲜明的对比。于是,我立即写了一篇《一件“特殊”的包裹》的稿子。寄出不到10天,《福建日报》、…  相似文献   

9.
去年仲秋节过后,我部三连战士徐光海探家归队,带回令人惊喜的新闻:他在探家期间,凭一本薄薄的“稿件剪贴”赢得家乡城镇姑娘朱红兵的一片芳心。原来,小徐是部队的业余报道员。他自1987年10月份入伍以来,刻苦学习新闻报道,3年时间已有120余篇新闻稿被市以上电台、报刊采用。上次回安徽枞阳老家,和高中时的女同学朱红兵邂逅  相似文献   

10.
当上报道员,踏上新闻这条路,多亏了新兵班长为我找到“良师”,多亏了《新闻与成才》助我一臂之力。刚入伍听班长说,到政治处干报道能成才,并列举连队历史上选为报道员的战士如何成才的实例来吊我的胃口。于是,当报道员成为我唯一的心愿。但酷爱报道员工作的我却一次次与报道员失之交臂,为此我感到心灰意冷,干工作也提不起半点精神。班长看出我的心思,把我拉到一旁:“当不成报道员有什么好伤心的?不是‘正规军’也可以干出个样子来让别人瞧瞧。”接着班长又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只要你能吃苦学,吃苦写,稿子肯定能见报。”班长真…  相似文献   

11.
济南军区某“邓大功团”团领导对身边的报道人员既关心帮助,又严格要求。近三年来,团报道组在各类报刊电台用稿600余篇,无一失实,先后3次受到集团军的通报表彰。报道员轮流到连队体验生活一段时间,团长牟志斌发现报道员的见报稿内容大都是政治工作方面的,很少有反映部队军事工作方面的稿子。通过明查暗访,才知道报道员写起政工方面的稿子啊手,一旦涉及军事训练就发怵。为改变这一现状,牟团长明确表示:“报道员应是个全才,不仅要会写政工、训练稿,也要背相机拍镜头,这样才是块硬邦邦砖。”两天后,一张报道员包括新闻干事在内的…  相似文献   

12.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某团组织报道员学习︽新大纲︾本刊讯函授学员袁建成报道:近日,驻湛某海防团举办的第三次《新军事训练大纲》知识竞赛中,有6名报道员答题出色而获奖。这是该团认真组织报道员学习《新大纲》所取得的成效。该团针对《新大纲》施训报道不见起色的实际,认真组织报道员学习《新大纲》,加深报道员对《新大纲》内容的理解,理清《新大纲》施训的思路。每月定期举办一次“报道员军事训练班”,让《新大纲》知识与军事训练有机结合,使报道员深刻体会《新大纲》的科学内涵。通过对《新大纲》的学习,报道员逐渐成为《新大纲》内容的明白人,由…  相似文献   

14.
某摩步团政治处朱清伟主任对新闻报道工作的支持,不仅仅表现在给报道员以充分的物质保障,更表现在他在全团竭力营造新闻写作的“软环境”,让报道员在这片宽阔的天空下自由呼吸。  相似文献   

15.
老兵报道员     
最近,我在病房结识了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叫刘道兵。他和病房里的其他几位战友,经常帮助一些重病患者做好事。端屎倒尿,打水扫地,他总是干在前头。一次,病房厕所下水道堵了,他第一个到厕所掏大便,其他几位战友总是跟随着他,听他的调遣。人们问他:“你是班长?”“不是!”“你是……?”“我是老兵报道员,指导员常告诉我:‘什么叫老兵报道员?就是意味着受的教育比人多,觉悟比人高,工作比人强!’”老兵报道员@史广胜  相似文献   

16.
“1991年至今,连续7年有报道员被提升为干部,3名战士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4名新闻干事被上级机关批走,门名报道员退伍后被地方新闻单位聘为编辑记者……”只要一提起济南军区某高炮旅,新闻同行们无不羡慕地说:“那里人才辈出,真是块‘风水宝地”’!该旅的报道人员却深情地说:“其实是我们有个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的万主任。”搭台唱戏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的万主任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从当宣传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到主任,万会标始终没有放松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使该旅始终保持着一支稳定…  相似文献   

17.
提起某“双大功团”政治处主任韩建平,大伙儿都喊他“三多”主任。究竟是哪“三多”?看了下面几件事,您就明白了。来信多每天韩主任的桌子上都摆着满满一大堆信,可大多数信封上既没有邮票也没有三角戳。是告状的?还是检举的?您可都猜错了。这些都是他的学生交给韩主任的“函授”作业。为了提高连队业余报道人员的写作水平,韩主任亲自办起了“新闻写作咨询点”,通过和报道员们的交流,解难释疑。对每个基层报道员的来信,即使工作再忙他都做到每封必复。为了改好一篇稿子、讲清一个道理,韩主任常常一忙就是深夜。一次,由于参加上级…  相似文献   

18.
勤可补拙     
我是2000年10月走上团报道员岗位的。期间,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380余篇,先后被几家新闻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能在短短一年内创出佳绩,实践给我最大的人生启示就是:“勤可补拙。”腿要勤———写作要求写作者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而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想做到这些,腿不勤怕是不行的。当报道员不到一月,我就跑遍了全团所有连队和小远散单位。坚持隔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滚”上三五天。去年,在新兵入营前,我迈开双腿下到连队,发现有几个单位迎新兵的室内拉彩条、扎红花、挂灯笼,布置得…  相似文献   

19.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从任技术干部到任宣传干事、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人武部政委,赵家威与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到人武部工作以来,不但亲自撰写稿件60余篇,而且还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被基层报道员称为“贴心人”。1996年初,赵家威到焦作市马村区人武部任政委。上任伊始他就发现,人武部十几名干部、职工,只有政工科长一人能写材料、搞报道。面对这种情况,他决心从提高机关干部业务素质抓起,使每个干部都能言善写,成为工作的多面手。他立即建议召开了部党委会,制定出“好报道、好建议、好办法”评比实施方法和加强新…  相似文献   

20.
在济南军区某“双大功团”,政委黄元宰、主任韩建平以及宣传股长迟建忠都曾从事过多年的新闻报道工作。如今,这些老报道员又与报道组的新手们结成了对子,展现了新的风采。政委撑腰杆。报道员小李思想活跃,尤其对在部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敢于反映、敢于曝光。有一次,他的一篇写问题的稿子由于触及到一位连队主官而受到非难,对方还扬言要给他点颜色看看。这之后,小李遇到类似有价值的线索也因有顾虑而不敢动笔了。为此,黄政委亲自找到小李鼓励他:“不要怕,只要是对部队建设有好处、不失真,你就大胆去写、大胆去投,有我为你撑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