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告别结合才能走向中西医配合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科学体系,相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所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相互不可通约、不可翻译。近半个世纪以来,由机械唯物主义和近代科学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简单化的哲学代替论、主观愿望和长官意志演变而来的“中西医结合”,使中医在长期的“西化”中走向了衰落。“中西医配合”的主旨是:在科学理论层面上并重共存,在临床技术层面上优势互补,在临床经验层面上相互借鉴;“配合”由中、西医工作者共同投入,以提高疗效、服务病人为目的,相互尊重、发挥优势、坦诚合作;要充分理解,“配合”将是相当长时期内的临床实践过程。当前最重要的战略重心是:重树中医的科学信念,重拾中医的科学地位,为实现“中西医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前沿与中西医结合交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学结合或多学科研究中医已历经近50年,在理论和临床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展现出诱人的前景。然而,中西医结合的基础是什么?结合目的何在?什么是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很值得我们探讨。一、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中医发展已进入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并逐渐走向世界,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提高、诊疗技术的规范化、中药剂型的改革以及教育、科研管理等等,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中医现代化的涵义。中医现代化的标志是中医的理论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医现代…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不可通约性"在科学哲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学进步的进程中,遵循着这样一种模式,即范例学习—前范式科学—常规科学研究—革命—不可通约性(交流阻塞)—新常规科学,此模式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新旧范式存在的不可通约性,而不可通约性又决定了常规科学与非常规科学。具体来说,不可通约性在科学进步中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强调科学进步的质变,不可通约性承认了科学进步发展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逐渐被我国的教育界所接受,并开始在一些高校中得到实践。中医文化由于具备自然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色彩,包括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和治疗思想、哲学思想和人文特色、疾病概念以及对疾病的预后和防护。所有概念都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特质。将中医文化的内容纳入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将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学习与科学健康观相关的健康知识,增强体力,提高学习效率,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社会风尚是以物质文明为载体的精神家园.它分为三大阶段,以“劳动叙事”为基础的传统社会风尚,以“资本神圣”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风尚,以及两者在重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基础之上合一形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资本神圣支配下的现代社会风尚具有通约货币化、效率绝对化、关系本位化、存在符号化等特征.构建社会主义新风尚时还需要面对四种意识形态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7.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8.
在库恩看来,无论采用指称的稳定性还是指称的连续性策略均不能回避不可通约性问题。除了实指行为外,隐喻、模型在确定语言与世界(术语与其指称)的关联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分类词典所建构的多世界理论,库恩在维护不可通约性的同时,避开了对实在本身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医学物理发展的现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10.
元极学民现代思维形态静态,动态观相结合,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组织理论进行新诠释,所表露的深刻性和前瞻性及其特色,较客观地回答了事物能产物自组织的实质和运化规律,其与现代系统观用序,熵,信息,生命等概念所展示的自组织理论,虽还存在着学术层次上的某些差异,但表述上有同一性,通过回眸科学自组织理论的形成,并初析了其方法论后认为:对信息主导及思维形态的一致认同,将是两者唯象结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编译介绍了教育科学中的几项原则.这些原则是在对费耶阿本德有关科学本质及其发展方式的观点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费耶阿本德反对实证主义观点.这些观点认为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科学的和基于事实的理论:并且相信人类的不同成就.包括理性主义观点.是人生的不同表达形式,且是不可通约的。他的结论是.不同知识领域的不同方法和理论都必须进一步评判、接受挑战.也必须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一方面,在科学的形成过程中没有一个先验的规则;另一方面.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不能仅仅用几条方法论的规则来阐述。由此.教育科学也必须遵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包括:(1)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中理解科学理论;(2)在科学探索中存在着超越共同信仰和现有理论.以及美学、形而上学,甚至宗教的学者自由:(3)基于连贯性等标准的现有理论具有不可通约性、非可证伪性和可测性:(4)“后验”实践条件与大胆假设问存在一定的契合程度:(5)应用概念教育替代算法教育和学科式教育。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中医院校科技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后。中医药学这种中华民族几千年医疗实践所结晶的独特的医学体系,将被人类所共享,但已习惯了西医学知识体系的人们却难以接受中医理论,因此,必须用现代科技去解析中医药,建立国际性的中医药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高等中医院校是中高级中医药科研人员的集中地,引导着现在与将来的研究趋势,中医院校科技工作者们将担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任,就必须认清形势、抓住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机遇,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理顺科研思路,准确制定中医院校的中医药研究方向,与现代科技接轨,达成中医药知识的国际共识,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国际市场,用现代科技继承发扬中医药学,逐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元极医学应从“人体功能学”、“疾病状态学”上去充实,完善,使元极医学成为可与中医学,西医学西补互助,各显风采的人体生命科学。使元极医学的学科形态完善,必面辨病辨证结合,宏观微观并重,对其原理进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分析研究,这是元极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元极医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要坚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并吸收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西交通中,近代科学逐步走入国人的视野。“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论经由部分具有开放精神的士人的阐发成为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引进西学的理论,它们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近代科学移植入中国的历程,具体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与看法,但其理论的应时性也为它们最终嬗变为阻碍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埋下了伏笔。对此,严复基于对近代科学的切身体察与对中国科学发展的炙热关怀,对两种对待西学的观点进行了条剖缕析与批判,同时也生动地体现了他对近代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彭翔  汪应洛 《预测》2004,23(6):76-79
中医药与西医药是当今世界的两种主要医疗体系,西医药的进入是否也意味着我国中医药也如西方国家或印度的传统医学那样消亡或衰减呢?中医药与西医药都在吸收对方的合理成分,我国发展了中西医结合,西方国家也发展了整体医疗。在此过程中,竞争机制的作用为大家所熟识,但共生的作用常不为人注意。本文探讨了竞争的负面影响,论述了两种知识体系共生的动力,分析了共生与中西医结合及整体医疗的联系及区别,最后,探讨了共生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六大因素制约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产业的现状令人担忧,其发展面临六大制约因素,包括生物制品对医药市场的打压,中医药基础研究薄弱,中药材资源无序利用,产业信息不畅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管理体制混乱。  相似文献   

17.
钱学森从中医理论的学科定位、学科现代化的本质含义出发,探讨了中医现代化的内蕴与实现途径。他认为,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性质的前科学,学科现代化就是融入现代科学体系,中医现代化要分步进行,中医现代化要接受系统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元极学认为人与自然通过元音相互贯通信息,根据这一理论,从基本的人体形态出发,探讨了如何理解元音的一种-形体语言,并与现代科学结合展现人与自然的一种具体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高等医学教育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生需要在实习阶段将中医学的宏观辩证和西医学的微观检查相结合,更需要临床实习来培养其诊治思维。但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教学存在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科如何发展和定位的困惑、理论知识差和学习缺乏主动性、动手操作机会少、受就业和考研影响大等问题,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陈旧、临床教学老师带教意识薄弱也是临床实习教育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临床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经费投入,积极引导医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处理好考研和实习的关系,是提高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实习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HBV在体内不断复制,肝脏出现炎症坏死及其肝纤维化,导致病情进展、恶化,因此,对于ALT明显升高者或肝组织学明显炎症坏死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当选用抗炎保肝药物尤其重要。中医药在慢性肝炎的保肝降酶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坚实的临床基础,文章从中医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基础、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与肝功能的关系、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保肝降酶作用等方面,将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保肝降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