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QQ糖     
开卷考试父亲:儿子,你明天不是要考试吗?怎么不去学习呀?儿子:是的,不过我们老师说明天开卷考试。父亲:那你知道什么是开卷考试吗?儿子:老师说开卷考试就是可以把书笔记等等与考试有关的东西带来。父亲:恩,那也要看书呀!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儿子:可是,我可以把爸爸你带去呀!我今天这么乖,你会同意吧?怕同学们听不清楚毕业典礼上,校长宣读可成绩名列第一那个同学的名字,并叫他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同学才慢吞吞地走上台。校长问:“怎么了,你听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学生小声答道:“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自作多情…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业务学习时,我有幸观看了徐州大马路小学邹凯老师执教的《赶海》录像。其中邹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问话:“老师说明白了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乍一听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仔细一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说明白了吗?”是教者对自己的要求。如果学生没听明白,那当然是老师没说清楚,或者没提醒学生听,老师可以重说。这充分体现了教者对学生的尊重。“大家听清楚了吗?”或者“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往往是教者对学生提出的质问,我已经说清楚了,你什么原因没听清楚?虽然也可以重说,但责备已很明显。学生就是没听清楚,也不…  相似文献   

3.
赵淑华 《辅导员》2013,(24):31-31
<正>学校经常有校长抱怨教师、教师埋怨学生之事发生。诸如为完成某项工作,教师没有按校长指示做,校长心生不满,于是怨之;学生没有听从教师指导做了不尽教师之意之事,教师心有不悦,于是怨之。也许,此类校长、教师并不清楚:"做事是产生错误的前提,只有做事,才有犯错误机会,不做事,焉有错哉?"作为校长,我认为只要教师肯做事、爱做事,都应该抱欣赏的态度,鼓励其做事劲头儿,呵护其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英语的能力,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和使用英语这个交际工具。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里我谈一下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说”的能力听先于说,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学说英语必须要先从听开始,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听清楚,听够。只有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才知道怎么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才会跃跃欲试想说话,如果他没有听清楚别人的话,就仿说起来,结果说错了,他的话没有…  相似文献   

5.
曾经这样议论过:好学生留在城里,差学生送到洋思去,洋思好像是"工读学校"。洋思的老师听了不舒服,蔡林森校长听了却很是高兴,他对老师们说:"大家  相似文献   

6.
从网上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教育小故事:有一位新教师,他总爱在别的老师面前诉说自己学生的不是。有一天他又找到校长,抱怨学生的不听话,历数一个个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校长听了不以为然,只是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几个点,然后问这位新教师:"你看到上面是什么?"这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说:"几个黑点。"校长再问,教师又说,"是几个黑点啊。"校长说道:"难道除了这几个黑点,你就看不到大张的白纸吗?"教师听了若有所思,他明白了,从此不再在任何人面前说自己学生的不是。几年后,他成了全国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7,(22)
表彰会上,校长宣布获得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走上领奖台。后来,班主任问那位学生:"领奖时是生病了,还是开始没听清楚?"学生答:"都不是,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他说:整个教育过程的文明,取决于课堂教学每天都要有所改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就需要校长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如果偶然想起来才去听几节课,老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务,使你走不进教室,不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校长的其他工作都失掉了意义,开会等等的事就会一钱不值。他说:如果我在一年当中没有听过每一位教师的15—20节课,我就会对他毫无了解。他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则: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课,就要算我这一天什么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他说:整个教育过程的文明,取决于课堂教学每天都要有所改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就需要校长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如果偶然想起来才去听几节课,老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务,使你走不进教室,不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校长的其他工作都失掉了意义,开会等等的事就会一钱不值。如果我在一年当中没有听过  相似文献   

10.
幽默校园     
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地走上台。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刚才没听清楚?”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  相似文献   

11.
校长深入课堂,如同厂长走进车间。世人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如今校长深入课堂却成为问题了。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据笔者了解:有的校长过去兼课,现在什么课也不教了;有的校长过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现在没有时间去听了;有的校长过去就不怎么深入课堂,现在索性  相似文献   

12.
<正>例一:学生满怀自豪地说:"老师,您看,这是我画的《热带鱼乐园》。我觉得这张画不涂颜色,只用各种线条来描绘热带鱼也很好看!"教师":这画的是什么啊?老师并没有让你用线条的方式画画,上课的时候一定没有听清楚要求!拿回去重画!必须涂上颜色!以后做作业的时候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学生只好失落地拿回自己的画……例二:学生试探着说:"老师,今天画《热带鱼乐园》我用的不是色彩画,而用以前教过的线描来表现的,我很喜欢用这种方法画画,可以吗?"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分析:同是…  相似文献   

14.
美术课     
一位刚毕业执教的小学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屁股。”女老师哭着去找校长,校长听后到教室训斥学生,训完后回头一看黑板。更恼了:“啊,你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  相似文献   

15.
我的地盘     
某学生翻墙进校园,被校长逮个正着。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要翻墙而不走大门?”学生指指外套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说:“那么高的墙你怎么翻过去的啊?”学生指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翻墙的感觉如何?”学生指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校长看学生在外套里面穿了一件混混装,气愤地说:“你里面穿的是什么!”学生哼了一声说:“穿什么就是什么(森马)!”校长决定要给学生记大过处分。学生急忙问为什么,老叔指了指地面说:“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我的地盘!23041$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  相似文献   

16.
王立波 《小学生》2013,(6):29-30
【事件回眸】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星期二,第一节课下课了。主任敲开我们备课室的门说:"王老师,校长下节听你的语文课。"天啊,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学校这两天正在迎检,我以为不会听课了,没想到现在要听我的课,离上课只有五分钟了,我一下子慌了,拿起教案,边走边想,一定砸锅了果然不出所料,这节课学生不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格外沉闷,甚至于后半节课,我讲什么学生都不理睬我,更不思考。课堂成了我的一言堂,不管我说什么学生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懒散状——我在唱独角戏。太糟糕了,从教十多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课,而且是校长在场听课,我真想大哭。【原因分析】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学生都不学习  相似文献   

17.
校长要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必须深入课堂听评课,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据我们的调查,每周完成四节听评课任务的校长却屈指可数。有的校长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随意听几课凑数量,且只听不评;有的听课本只有三言五语,没有评课意见。问其原因,他们往往强调客观,借口会议多、活动频。我们认为,产生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校长们对听评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高,造成校长们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现象如不改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难以成功。校长对听评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必须提高,教育思想必须端正。校长深入课堂听评课,有利于取得第…  相似文献   

18.
<正>当校长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当好一位校长。如何当好校长呢?这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不同的人,当着不同的校长,看法也不尽相同。在思索中摸索,在摸索中思索,我对如何当一位好校长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一、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情怀,就没有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校长。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动物的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我觉得,作为校长,不仅要爱学生,也要爱教师,不仅要爱优秀教师,更要试着去爱与你作对的教师,去爱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教师,爱教师这个职业,爱校长这个职位,爱让校长学会包容教师和学生。爱往往让我们创造奇迹。大家能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我们去了渥太华卡儿顿教育局,听了几位校长的情况介绍,有几点比较感兴趣。课程标准由国家制订,根据课程标准校长有权决定开设什么课程,学校也根据家长委员会的意见,设置课程。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家长要求开中文,但是教育局没有同意,校长就拿了世界地图到教育局,与教育局的官员据理力争。教育局终于同意了这个学校的要求,只要满25个学生想学汉语,就开设汉语课程。现在这个学校就有汉语课程了。学校的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只要学生有兴趣科目,有利于他的发展,有条件就得为他开设,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为他开设。例如:有个学生想学钢琴,这个学校没有这方面专业教师,学校就帮她联系好有钢琴科目的学校去就读,学校不但不阻挠、而且还为她支付了交通费。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里先说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人问在座的许多人:“是两只耳朵听得清楚,还是一只耳朵听得清楚呢?”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两只耳朵听得清楚了。”这个答案对不对呢?当时没有人能提出问题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