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以龙 《考试周刊》2012,(73):63-63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4.
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数学基础、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等差异客观存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将学生、授课内容、教学要求、课后作业等分层次进行教学,使数学教学更有的放矢、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备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教学目标、备课、课堂教学环节、课后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和达标检测等方面等方面阐述了“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6.
唐磊 《成才之路》2009,(27):I0015-I0015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成果,"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9.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成果,"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1.
职业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分层次教学"作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认为在课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他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面对实际情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接受水平,再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本文中对“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源 《考试周刊》2015,(15):54-55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针对教学实际,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划分,提出不同的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相似文献   

19.
许守干 《考试周刊》2013,(68):56-5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青少年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初中所学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教育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