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情境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运用提问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过程”,而是要让学生了解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较多,下面就有机化学教学为例谈谈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烨 《课外阅读》2011,(1):125-125
创设和谐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课堂设计要让学生学习感到“入情”、和谐自然,切忌学生被“学习”;其次,课堂设计要让学生学习感到“入理”、教学有效;最后,要创设和谐情境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活动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其能学想学,切忌有学生被冷落。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情境。做到入情入理情理相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忠 《新教师》2019,(8):53-54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要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形成富于变化,活泼有趣、难度适当、照顾学生的学习层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成功地创设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学生就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4.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与解决的不断循环反复的历史.基础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更是如此,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断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现实的数学课堂中应如何应用“问题创新教学法”?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其积极动脑,主动学习.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多样的问题情境创设方式.(1)…  相似文献   

5.
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将教科书上的结论化为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主动探索,充满热情地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更给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注入了生机,那么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呢?1 联系时事创设情境 初中学生,不仅关心课内学习,而且关心周围的生活与国家大事,喜欢深入探讨和思考社会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联系时事,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学习初一代数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恰逢我们国家  相似文献   

6.
朱顺华 《黑河教育》2013,(11):50-5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_{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认知体验,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什么是有效的教学隋境?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数学材料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数学能力;有效的数学情境应当促进课堂的生成,促进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学习。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思考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突出数学的本质特征,实现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和课堂生成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任燕 《中国教师》2013,(Z2):64-64
一、问题是课堂的核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摇篮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物理学科知识逻辑性较强,加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难以长时间把精力放到学习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把"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步入对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物理课堂上也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由于创设的情境范  相似文献   

8.
何为“高效课堂”有学者把它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对于我们的数学教学来说,课堂上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中,形成学习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成功感,这就是数学的高效课堂.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呢?这当中牵涉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创设教学情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情境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将牵引高效课堂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祝要辉 《教学月刊》2015,(Z1):65-68
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要善于利用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创设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可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的关键,将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几个案例来谈谈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思考,不妥之处恳请指正.一、案例与启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引入的改进.我们在初中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的课堂上,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好效果.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为例,谈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要创设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情境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其成为优化语文课堂的催化剂。①语文课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②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动机。③发挥教师情感作用,提高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教学主题内容十分贴切的生活情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况,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展活动的空间,激发思维、引导思维、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从而激励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然而,有些课堂创设的问题不够明确,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高。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3.
怎样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在乐中学”,“边恩边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教学为例,从研究教材编写立意出发,立足学生认知,通过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与编排,探究提升概念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教师应如何打造生态的初中数学课堂,让其焕发生命活力呢?笔者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看法和体会.一、创设有效情境,突出数学特质情境创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落脚点,要直逼学习内容的数学内核.情境不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 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成绩,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的要求:首先,问题情境要具备一定  相似文献   

17.
怎样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在乐中学”,“边恩边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周晓甜 《成才之路》2020,(5):114-115
所谓"适境"课堂,就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创设猜测问题情境、生活问题情境、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创设开放问题情境等方面,对构建"适境"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课题的引入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解题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课堂的这种问题情境是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去想像、思考、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它是所学习的数学新内容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0.
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多由情境产生计算需要,让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显然,创设情境起到了“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作用。那么,情境的创设可否还能发挥更大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善于挖掘情境与计算内容相关的结合点,便可以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观的素材,使情境的功能更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