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打非”──依然任重道远非法出版活动多表现为盗用国家正式出版社的名称或书号出版书刊、音像制品,以及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在社会上公开发行旧而它有较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比较容易鱼目混珠进入流通领域得以蔓延。由于非法出版物大多是淫秽、色情、反动和宣传封建迷...  相似文献   

2.
《传媒》2005,(4):36-36
根据群众举报并经过核查鉴定,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日前公布了19种非法报纸名单.这些非法报纸或者盗用正式报纸的报名刊号、或者编造报名刊号进行非法出版活动,扰乱了出版物市场的正常秩序.通告要求全国各地"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出版物市场监管部门对这些非法报纸要严厉打击,坚决查处.广大群众如若发现有人制售上述出版物,可以向政府部门举报.这些非法报纸具体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前制约文艺出版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非法出版物的冲击当前 ,图书市场比较混乱 ,非法出版活动十分猖獗 ,各种非法盗版、盗印的出版物充斥市场 ,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法分子盗用、侵害国有出版社开发的出版资源 ,采取不付稿酬、逃税漏税、劣质印刷等手段降低成本 ,然后以高折扣、低价格进行大肆倾销。非法出版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公害 ,它对文艺图书市场的冲击尤其厉害 ,对文艺出版业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因为不法书商把更多的从非法出版中获取的资金投向文艺类图书 ,进行新的非法出版活动。据调查 ,目前图书市场的…  相似文献   

4.
《出版研究》杂志载文对1997上半年湖南(以长沙市区为主)书刊市场的非法出版物作分类统计,从中看出非法出版活动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对象:文学艺术类占39.86%;文化教育类占33.17%;少儿读物占11.46%;期刊占7.16%,其中格调低下的占期刊总品种的80%以上;过去几乎无人涉足的科学技术类,亦占3.34%。此外,被盗版和盗用社名、书号最多的出版社有6  相似文献   

5.
据《文汇报》报道,个别不法书商胆大妄为,竟盗用名人的名字炮制文章,以此来抬高盗版书的“身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等,最近就遭到非法出版物“日本不伦夫人系列”的盗名。  相似文献   

6.
经过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扫黄”,人们对于那些宣扬色情、淫秽内容的黄色书刊的警觉性大大增强了,尤其是对那些不法书商为牟取暴利不惜伪造书号或假冒出版社名义非法出版的黄色书刊,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最近在图书市场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值得关注的情况,这就是具有政治倾向性错误的非法出版物的露头。应该指出,这类非法出版物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决不亚于宣扬色情、淫秽内容的非法出版物,它同样构成了对安定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05,(2S):16-16
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岁末年初对电子出版物及软件市场进行集中检查,发现《泰坦巨人》等50种非法电子游戏出版物。其中《泰坦巨人》、《模拟人生2》、《战地越南》、《侠盗猎魔》、《恐惧杀手杀出地狱》、《FIFA2005》、《极品飞车7》等盗版电子游戏出版物26种、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吉林音像出版社、河北音像出版社、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出版物的盗版形式有私服和外挂、网络链接盗用、网站盗版及非法转载、网络论坛、P2P文件共享和搜索引擎6种类型,可以通过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运用反盗版技术,提升技术防范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多方合作规避盗;改进版权授权模式,创新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加大行政惩处盗版行为;完善数字出版法律,提供法律保障等途径治理这些类型的数字出版物盗版。  相似文献   

9.
政策提示     
■近期治理小报小刊的范围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违纪违规的正式报刊;二是领取“内部资料准印证”的内部资料;三是经工商部门审批的印刷品广告;四是用书号出版的期刊;五是盗用刊名刊号或编造刊名刊号或没有刊号的报型、刊型非法出版物;六是在境外登记注册而在内地编辑、出版、印制、发行的非法报刊。治理的重点是违纪违规的正式报刊,其它方面的问题主要通过整顿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非法出版物审查鉴定工作探微●李友平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对出版物进行鉴定,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法令,对出版物进行审读,并对其合法与否、内容质量及其对社会及读者的影响作出明确的界定。(一)非法出版物的定义要准确地认定非法出版物,首先必须弄清楚非法出版物的...  相似文献   

11.
有严重政治问题的非法出版物成为新热点这类非法出版物主要以描写开国领袖人物及“文革”风云人物的传记为主,以所谓揭露政治内幕、披露领导人隐私为切入口,迎合社会上猎奇心理的需要,往往脱离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和捏造。 1997年,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这股暗流歪风转向对现行国家领导人的传记和评论上。从所没收的这类非法出版物来看,多系假冒正式出版社名义盗印境外图书,或改头换面加以出版。书中虽也援引若干公开报道的材料,但随意引伸、编造,并大量掺杂主观臆断、推测和偏见,违背真相,混淆视听,甚至从资产阶级政治立场出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个图书品牌不容易,维护好一个图书品牌更不容易,对于图书品牌的维护,可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保护,比如将书名注册为商标,让图书名称受到法律的保护。注册该商标的出版社享有合法的商标专有权和永久使用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出版社授权而使用已被注册的图书商标或品牌形象就属于非法盗用行为,享有商标权的出版社可以依照《商标法》追究非法使用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便是不断地创新,提高图书质量、改进销售服务,用内在的提升来防止图书品牌空壳化现象的出现。人们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图书品牌要不被淘汰,必将要在…  相似文献   

13.
非法出版物是指未经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出版物,以及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出版物.其范围涵盖了盗印的合法出版物,内容涉黄、迷信的非法出版物等十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非法出版物解释>)的解释,非法出版物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侮辱罪,诽谤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非法经营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等.其中,行为人既实施了非法复制发行他人出版物,又实施了销售非法复制的出版物的行为,罪名如何适用,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本文拟结合以下几个案例,对非法出版物犯罪罪名适用中的几个争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看完《生活智慧百科》一书,发现它出自我过去所崇敬的科学普及出版社,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如果说这是一本盗用科普出版社名义的非法出版物,我倒不会感到奇怪。然而,一个出版管理部门的同志严肃地告诉我,这本书确实是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的,这就不仅使我感到惶惑,甚至使我十分气愤了。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年底前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我国明确部分行业广告费支出税前扣除政策,中央部门101家出版社年底前将转制,“扫黄打非”第三阶段收缴非法出版物435万余件,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扫黄”办对查处“法轮功”类出版物一直非常重视。早在1996年7月,“法轮功”类出版物在市场上出现时,新闻出版署就向各地发出了禁止出版这类图书的通知。1999年7月19日,党中央作出了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决策。到8月6日止,新闻出版署这几年曾7砍发出关于查处、收缴和销毁“法轮功”类出版物的通知,态度坚决,措施具体,抓得报紧。几年来,对某些出版社的“法轮功”类出版物进行了严肃查处(收缴、封存、销毁等),给了有关出版杜严厉处分(整顿、停业整顿等)。面对各地“法轮功”组织的某些人多次无理纠缠.或花言巧语,或重金引诱,绝大多数出版社都毫不动摇,坚决顶住,严正拒绝了他们有害书稿的出版要求。他们看到不能公开出版,便与某些印刷单位秘密勾结,从事非法印制和发售这类出版物的活动。全国“扫黄”办等单位协同动作,发觉了他们的这种勾当,并通知各地查缴了这类非法出版物,严厉打击了这种非法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最近,管理部门发现文摘类期刊转载非法出版物内容的情况比较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转载非法出版物上内容的刊物占审读文摘类期刊总量的70% 左右。正式期刊这样大规模地转载非法出版物上的文章,在过去多年期刊出版中是从未见过的,这说明了非法出版物在市场上的活动十分猖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国逐年加大了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但由于利益的驱动和出版物市场空间的存在,盗版和非法出版物的制作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个别盗版出版物简直到了令人真假难辨的地步,这给打盗维权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依托全国"扫黄打非"办而建的中国扫黄打非网,利用自身业务所特具的权威性和信息多而快的优势,组织、借助各方力量应用最新的防伪打盗技术,成功研发了一套出版物数码防伪系统.从一部分出版社的实践应用反馈来看,该系统已经比较成功有效地解决了打盗维权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国逐年加大了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但由于利益的驱动和出版物市场空间的存在.盗版和非法出版物的制作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个别盗版出版物简直到了令人真假难辨的地步.这给打盗维权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依托全国“扫黄打非”办而建的中国扫黄打非网.利用自身业务所特具的权威性和信息多而快的优势.组织、借助各方力量应用最新的防伪打盗技术,成功研发了一套出版物数码防伪系统。从一部分出版社的实践应用反馈来看.该系统已经比较成功有效地解决了打盗维权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0.
有人认为所谓非法出版物,是指非出版单位(包括报社、杂志社和其他单位)出版的,并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各类图书、报纸、期刊、录音录像带等出版物。笔者认为这样界定非法出版物的含义似乎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