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艳  樊兴桥 《保山师专学报》1999,18(4):33-37,40
从古至今,物理学走过了漫长和曲折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曾引起时空观的多次变革。到现在为止,已有三种不同的时空观出现,它们是亚里士多德时空观(空间方向的相对性,空间点的绝对性);牛顿绝对时空观(空间点的相对性,时空的绝对性);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即时空与运动的关系,和广义相对论时空观即时空与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狭义相对论是《大学物理》中一个比较抽象的章节,特别是狭义相对论时空观所导致的钟慢尺缩效应,和经典的绝对时空观有着巨大的差别,再加之洛伦兹变换中时间和空间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学生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不太容易接受。本文针对《大学物理》中狭义相对论章节的一道习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标准"答案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及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亚娟 《考试周刊》2013,(33):141-142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爱因斯坦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重新看待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伽利略变换所蕴含的绝对时空观,建立了崭新的相对论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4.
相对论的创建是20世纪和物理学最伟大成就之一。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的.给人们提出了全新的相对时空观,使人类在观察研究世界的思维方式上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狭义相对论及其所导出的结论与目前实验事实相符合,被证明是正确和科学的,但只有在接近光速和高速运动时其相对时空效应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再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空观进行了论述,指出人类对时空概念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时空概念并非永恒。  相似文献   

6.
相对论提出了崭新的时空观概念,相对论力学的建立;对于人类正确认识空观世界揭开了新的一页,本文从相对论的创新出发,介绍相对论的时空观,从而阐述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文中涉及范围属于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7.
洛伦兹变换在狭义相对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狭义相对论时空观还是相对论力学基本方程,都依托于洛伦兹变换进行推导。目前,大学物理教材中的推导用了复杂的高等数学知识,而高中物理教材中直接给出结论,学生难以接受。采用初等数学知识推导出洛伦兹变换关系,可降低难度从而使高中生、本科生都能理解和接受。依托于洛伦兹变换,推导“同时”的相对性、长度收缩、钟慢效应,说明相对论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8.
时空趣谈     
时空问题作为物理学最基本的问题,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看似习以为常的时间与空间却是如此的复杂与奇妙。本文主要以物理学的发展为主线,从人类对时空认识的发展出发,详细讲解了关于时空的常见疑问、牛顿前时空观、牛顿时空观、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广义相对论时空观、时间的不可逆、时空旅行和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相对论时空观于经典时空观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理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当初是以假说形式提出的,假说是否真正成立,或成为一种定律定理,需要科学实验及实践的反复验证来证明.从教学角度,通过直观形象的物理图象阐述了"时间延缓效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文中论述了洛伦兹变换的地位和物理意义。列举了两种推导洛伦兹变换的基本方法,分别是利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利用时空间隔的不变性进行推导,并对其中蕴含的时空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狭义相对论首次把观察者引进物理学,认为与人无关的、绝对不变的自然界是不存在的,科学研究的一切成果和结论都与观察者有关,观察者本身、观察角度、观察方法等都是理论结论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从而实现了科学思维方式上的一场革命。狭义相对论深刻揭示了物质及其运动与时间、空间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揭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宣布了传统绝对主义和纯粹客观主义思维方式的终结,确立了绝对与相对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观。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考察相对论思想的发展史,探讨经验主义和操作主义在狭义相对论建立过程中的哲学启发作用,探讨了爱因斯坦思想与洛伦兹及彭加勒的区别;重新分析了马赫原理与广义相对论思想源流的关系,采用试错法分析在广义相对论创立过程中新的物理思想与新的数学工具的相互作用,从新的角度讨论相对论时空观包含的时空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爱因斯坦思想与马赫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由洛伦兹变换通过数学推导结合实例分析证明、讨论了有关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及缘由,便于读者进一步理解狭义相对论中的时空观,可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05年,爱因斯坦以惊人的胆识和创新精神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并在这两个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随后,爱因斯坦又经过了十年的艰苦努力,于1916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变革了从牛顿以来形成的绝对时空概念,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和相对性,建立了新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中的质能关系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把相对论原理推广到非惯性参考系和弯曲空间,从而建立了新的引力理论,并为科学地研究宇宙结构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再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空观进行了论述,指出人类对时空概念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时空概念并非永恒.  相似文献   

16.
本试图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讲授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相似文献   

17.
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可以将狭义相对论构建在四维时空的框架内。利用这种形式,可以看出物理量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物理规律则呈简洁形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事件和惯性参考系,探讨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以及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以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狭义相对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这不但对物理学的发展有革命性的影响,在哲学等领域也有重大的冲击.本文从几何观点出发,分析人类时空观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相似文献   

20.
基于Einstein旋转圆盘的性质,在狭义相对论时空结构内研究了圆盘的周长、速度等几何性质.得到:(1)Ein-stein旋转圆盘周长的上限为2πc/w,盘上质点运动速率的上限为c,在狭义相对论效应内的超光速不会出现.(2)旋转圆盘由于时空弯曲,其几何形状为球冠.(3)旋转圆盘的几何形状及空间距离,在GR中与SR下所得到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