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文明阵地,应该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统领一切。但事实上,一些学校缺文化,甚至无文化。而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忽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文化积淀的问题尤其比较严重,给学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有鉴如此,金海中学在办学的初始阶段,就确立了“文化治校”的办学方略,切实做到了二个“重视”和“强化”: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价值认同;重视环境文化建设,强化精神熏陶;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强化底蕴传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此,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其中,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最为重要。中国石油大学(以下简称“石大”)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这些办学思想及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孕育了独特的石大精神,学校将之凝练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石大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推动全体石大人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石大精神,已成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学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一九七八年出版了。第一册里面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九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八里桥大战图片说明是:“北京东郊八里桥”。这种说法,含混其词,不具体准确,容易使人误解为八里桥就离北京城八里,属“北京东郊”。事实上,八里桥当时不是在“北京东郊”,离北京城八里;而是在通州,距通州城西门八里。  相似文献   

4.
《中国德育》2012,(6):81
中山市菊城小学以“生命感召生命”为办学理念,把菊花“顽强适应、自强不息、雅而不俗、卓尔不群”的精神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致力于培养“知能并举有个性,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办学犹如菊花那样具有坚韧不屈的生存能力,拥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办学特色,更达到“昂首向东天一方”的办学境界,  相似文献   

5.
张家港市塘市初级中学秉持“尊重个性,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理念下的养成教育.主要是通过精神引领、环境熏陶、活动参与、课堂历练,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养成教育必须在校训的精神引领下潜移默化地进行,才能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养成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够开花结果;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我校根据学校的现状和需求,着力构建“尚美”文化。尚美,旨在崇尚美德、追求美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确定一种崇尚美、追求美、构建和谐的价值取向。古人云:“见贤思齐,见智思学,见美思从。”“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空洞无物的摆设,而是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精神大厦,笔者根据学校“尚美”文化的内涵,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校园文化,营造尚美的班级环境,确立尚美的制度文化,开展尚美的多彩活动,制造尚美的舆论氛围,让“尚美”文化走进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素质在班级文化的涵咏中得以内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7.
《淄博师专学报》2010,(2):F0002-F0002
一所学校的成长,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学校精神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张店区莲池学校正是以“为孩子打好未来人生的基础”为办学宗旨,以“有中国灵魂,具世界眼光”为学校校训,塑造了莲池学校的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学生幸福健康地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福建省夏门市东孚学校,学校坚持特色办学,以“防震减灾”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成为福建省首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并由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东孚模式”为依托形成有特色的生命教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引领学校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2012,(5):2-F0002
正北京市朝阳区八里桥小学现有15名班主任,其中曾荣获北京市"紫禁杯"、朝阳区、管庄学区优秀班主任称号者5名。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相似文献   

10.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陈冬 《江苏教育》2014,(10):62-63
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风气、教育哲学等精神意识影响学生,春风化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由此可见,学校文化之要义就是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永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它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的、办学思想;学校文化包含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等亚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进行创新;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3.
按照“办健康学校,培养健康人”的办学理念,我校从办学思想健康、办学行为健康、身体健康、校园健康、社区环境健康等方面着手,把学校办成适应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乐园,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健康人,开创学校教育创新改革的新篇章。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学校文化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提供给学生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接受美的熏陶,使学生自成高格;制度文化是构建系列的规章制度,形塑学生形象,规范学生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组织中生活;精神文化是通过办学理念、学校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的内涵及特征1.学校文化的组成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泛指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风、教风、学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管理制度等。管理文化是精神文化,体现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决定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文化之本。物质环境文化:物质环境文化指体现办学理念的学校建筑、设备、网络等学校硬件及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板报等。物质环境是学校文化的显性标志和载体,体现办学理念和学校气质,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践行文化:践行文化指学校文化实践过程中的文化行为,如各类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6.
秉承北京景山学校“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培养学生既要有心怀天下的人文精神,又要有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已经成为我校师生的共识.七年来,我校以关注课堂教学、立足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积淀了浓厚的探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还开发了许多具有实践探究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不仅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力抓手,更是深化了学校探究文化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一所学校 的灵魂,其包括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 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 要。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一种 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8.
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一所学校的魅力来自哪里?来自其鲜明的特色以及独有的个性。兴山县实验中学立足学校管理实际,围绕“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治校治学,提出了“打造有个性的学校熏成就有个性的教师,造就有个性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并取得明显成效,这对其他学校是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构建学校文化,展现学校特色纵览国内外著名学校,尤其是欧美知名学校熏没有哪一所学校不重视自己学校的文化建设。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千校一面”,办学缺乏特色的沉闷局面,已经彻底改变。教育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新生事物,教育理论和办学实践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改革硕果累累。可见,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何等重要。学校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有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兴山县实验中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办学宗旨;“志存高远,学会学习”的校训;“敬业精业,常教常新”的教风;“勤学乐学,活学活用”的学风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等等。构建学校文化最根本的是建设好学校精神文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制度,培育良好的校风,包括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营造良好的育...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充分挖掘悠久的办学历史,确立了学校文化的内涵"乐成",即学生乐学乐思成人成才,教师乐观乐境成长成功.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形成和谐的制度文化;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教学行为,树立良好的教师文化;培养良好习惯,快乐成长,彰显文明的学生文化;加强环境育人,文化熏陶,构建精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包含一所学校办学特色与育人理念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学校德育的目标,则直接指向学生的精神生长与实践成长。扬州市朱自清小学结合“朱自清”校名的地域特点与文化优势,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从明确“自清文化”内涵、营造物化的育人环境、规划合理的实践路径、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开展校本德育中文化浸润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