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成人化”是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究其缘由在于儿童社会化的需要,以及无处不在的电子媒介影响。为此,学校道德教育要应对“儿童成人化”,使孩子“返真”,必须尊重儿童社会化的需要。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树立“媒介意识”,建立“道德学习共同体”,与儿童相互学习,增进理解,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因素很多.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着反道德的现象:无视人生意义的规范化道德教育;无视儿童存在的成人化道德教育;无视人的主体性的强制灌输;无视德育方向性的放任主义;扭曲学生身心的道德规训等.我们必须对其批判,回归道德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造成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因素很多。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着反道德的现象:无视人生意义的规范化道德教育;无视儿童存在的成人化道德教育;无视人的主体性的强制灌输;无视德育方向性的放任主义;扭曲学生身心的道德规训等。我们必须对其批判,回归道德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一个成人化的社会,儿童要保持“童真”就变得非常困难。在这样一个时代,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有一种“捍卫儿童”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儿童社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儿童成人化”问题日益突出。服装、娱乐和文学作品的成人化趋势是当今“儿童过度社会化”的主要症结和表现,其根源在于成人和社会以“小大人”和“工具化”为表现的儿童观。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解儿童,重视童年期的价值并提倡“无为”,才能让儿童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世界。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道德教育理论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增多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更重要了,而是道德问题在本世纪更复杂,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更多了”。于是,发生和发展在这种“更多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时代里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本文将从道德教育理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两个维度,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予以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早期儿童道德教育的启发和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道德教育理论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增多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更重要了,而是道德问题在本世纪更复杂。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更多了”。于是,发生和发展在这种“更多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时代里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本文将从道德教育理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两个维度,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予以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早期儿童道德教育的启发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华 《现代教学》2005,(11):16-16
我国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成人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套规范或“美德”,用“你该这样,不该那样”的方式告诉儿童,然后用考试等外部强化手段逼迫学生将之“内化”。这种“告诉式”的道德教育不仅漠视每一个儿童品德发展的独特性,而且整体地忽视儿童品德的时代发展。这种教育既是反道德的,又是反教育的,而且在根本上是反人性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儿童道德教育中的“自然法则”是一种利用儿童的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要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直接联系的道德教育方式。自然教育法则是促使儿童“道德自治”的主要途径,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其作用是:①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心理上的冲突,缓和日趋紧张的成年人同儿童之间的关系,使儿童懂得老师和父母不是自己自由的干涉者而是它的忠诚的保卫者和引导者,这样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自然亲密起来。②可以增强儿童的道德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儿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的成人化在近年来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作品、作家、读者和儿童世界四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表现。而儿童以及儿童文学的成人化,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商业特性、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和消费文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我们仍应该适当地保护儿童的“不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早期教育应重视幼儿德育的培养,但是当前幼儿德育中存在着教师对幼儿主体性认识不够以及幼儿道德教育成人化倾向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表明,荣格的心理相对论原理能够为幼儿德育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毅 《小学生》2006,(1):F0002-F0002
有时候长大的确是一件怪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在21世纪。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羡慕我们拥有的一切,并且还经常要怪罪我们“不好好珍惜幸福时光”的时候;当全世界的成人化环境挤压我们,还要说我们“成人化儿童”的时候,而他们还在盯着电视里伙伴们成人化的表演哈哈大笑,我们委屈吗?我们不理睬吗?  相似文献   

13.
"成人化"指导是指从成人的视角指导儿童,忽视指导对象的地位,具有限定性、强加性和无序性,因而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去成人化"的指导则强调开放性、自主性以及有序性,其基本思想就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指导儿童,它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把儿童当做儿童,根据对儿童行为的认识去分析指导儿童,给儿童充分的机会锻炼自己.  相似文献   

14.
方敏 《家长》2006,(Z1)
在这里,我愿意以一位普通母亲的身份同家长朋友们聊一聊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某些问题,以期在对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在经验、教训的分享和交流中,获得更清晰的思路,从而使孩子们更加顺利、健康地成长。在诸多成长的烦恼中“儿童成人化”问题只是其中之一。儿童消费呈成人化倾  相似文献   

15.
童话是人们早已熟知的文学体裁,时代的发展使童话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郑渊洁的成人童话,作为童话的新形式,其价值考量不容忽视。郑渊洁本人的经历有一定独特性,作品创作也有与众不同之处。他的成人童话创作将视角转向更为真实的现实,充分尊重儿童的成长环境,将他们真正放在作品创作的核心位置。就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教化功能而言,“人性善”不仅是郑氏童话的核心思想,还对当下“儿童成人化”的教育问题产生有益引导。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时代互联网发挥了施化者的作用,儿童的社会化脚步明显超越这一阶段的“度”,儿童以伪成人的身份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们表现出行为方式成人化、价值观念庸俗化、角色认同混乱化、社会互动虚拟化、创新思维格式化等特点。从场域、视域的视角探究智能时代儿童过度社会化的成因包括:场域视角下儿童完全浸泡式的网络卷入,视域视角下家长庸俗主义价值观、儿童心理因素、大数据和算法的精心布局以及网络经济逐利的驱动等全方位控制儿童的世界。需要从儿童、家长和网络三条路经出发,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  相似文献   

17.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又是一位教育家,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朱熹以“明五伦”为道德教育目的,将道德教育分为儿童、小学、大学阶段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知行合一的践履法、教师的指导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和强调“博学”、“忠恕”、“内省”的道德修养法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有不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多元道德教育?作者认为它是内化或体现了“多元主义”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是国际化时代民族及文化的交往、变迁与融合对道德教育的宏观要求.本文论述了道德发展理论的“多元主义”价值观,并对西方几种典型的多元道德教育理论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进行系统的清理与批判是道德教育能够真正向生活回归的必要前提。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作文教学中最不容忽视的生命主体.师者,应尽量避免成人化的干预、评价和否定,而应以儿童的初始秉性和生命特质为背景,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和表达诉求,还儿童自由、灵性、真实、率真,多一点创思、趣味、想象,让稚嫩的笔尖下演绎“美的音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