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福斯特是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霍华德庄园》通常被认为是他最成熟、最优秀的早期作品。小说中的中产阶级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状况、价值标准和伦理取向。通过对"英国状况"以及小说人物切身感受的困惑、焦虑以及种种思想危机的再现,福斯特对英国社会的现状做出了反思,对英国的未来表达了忧虑。  相似文献   

2.
文蓉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10):64-66
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被评论家们称为福斯特的"意大利小说"。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露西的成长主题分析,力图在新的维度下对这部作品做出深入准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福斯特是英国爱德华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霍华德庄园》被称为“最后一本‘英国状况’小说”,而福斯特本人也被称为“最后一个英国人”.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入剖析小说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图揭示福斯特这位“最后一个英国人”深刻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7,(4):58-61
E.M.Forster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Where Angles Fear to Tread)是福斯特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福斯特的第一部"意大利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解读,揭示蕴含在作品中福斯特的双重文化身份,即福斯特在以意大利文化为一种参照体系,揭示出英国中产阶级精神层面的困顿、贫瘠的同时,显现出一种对英国本土民族和文化的优越感。  相似文献   

5.
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被评论家们称为福斯特的"意大利小说"。这部作品不仅折射出英国爱德华时代的历史语境,同时也显现了福斯特在跨文化语境中对当时英国中产阶级迂腐道德准则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E. M.福斯特是英国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六部长篇小说中有五部被改编成了优秀的电影,充分显示了其小说所具有的明显的电影化倾向.福斯特的小说具有许多电影化因素,如视觉造型性、人物电影化及情节的复杂多变性等.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福斯特的小说以及由它们所改编的电影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7.
《印度之行》(1924)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惟一一部以殖民地印度为题材的小说。在小说中,福斯特对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对受压迫的印度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但是他的无法摆脱的帝国意识使小说叙述不时地流露出今天所谓的"新殖民主义"倾向。然而在"殖民"意义之外,这部小说所体现的构建和谐而平等的人类新秩序的理想则更加显示出小说的永恒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具有浓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其人文关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同性恋者的深切关怀、对人类社会"联结"内涵的多维度思考、强烈的生态批评意识等三个方面。对福斯特小说中蕴涵的人文关怀意识进行分析和论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的小说广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人们对他作品不断的研究引起了经久不衰的"福斯特热".福斯特不仅以其小说的独特艺术特色而著称,而且还以其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而蜚声世界文坛.<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所写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福斯特小说《最漫长的旅程》是一部充满象征意象和象征意义的小说。通过对小说中象征意象的解读,来解析隐藏在这些象征意象背后的深刻含义,并指出福斯特借此来表达他对英国爱德华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状况的担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1.
《通往柯林斯之路》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小说之一。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大量创作素材都来自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并借此来反映“社会”和“道德”的主题,进而批判现代工业文明隐藏下的英国人的自私冷漠、情感麻木的灵魂,以及缺乏沟通与理解的荒凉的情感世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真诚”。  相似文献   

12.
英国现代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描绘了20世纪初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的印度社会。小说中的人物朗尼和阿德拉分别代表了两种道德取向,前者信奉并维护殖民主义道德体系,而后者怀疑并冲破殖民主义道德体系。他们分别是殖民主义道德体系的代表者和终结者。通过这两个人物展现了殖民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面貌和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朗尼和阿德拉无法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是由他们不同的道德取向和政治取向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唐霞  王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6):103-105
扁形人物,指性格单一的人物,是英国小说美学家E.M.Forster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圣经中该隐与亚伯即属于扁形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形人物就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只有少数一两种固定性格特征的人物,而与之对应的术语是"圆形人物"。在一个复杂的小说中,扁形人物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与圆形人物相结合。只有在二元对立的关照下,扁形人物才有存在的价值。该隐与亚伯就是二元对立关照下扁形人物塑造的典范,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有助于揭示人物尤其是扁形人物的性格特征,展露并解决故事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以福斯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在当今国际职业教育界颇具影响。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深入了解、研究福斯特多元化职业教育思想,将对我国发展多元化高职教育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并带来一些重要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的小说忠实地记录了现代文明的两难境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矛盾,工商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他主张通过建立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一系列矛盾体的联系沟通使社会达到最终的和谐。这就是小说《霍华德别业》中阐述的著名的“联结”主题。本文通过对《霍华德别业》中女主人公的婚姻生活的分析来揭示“联结”主题的深刻内涵和这一主张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发展问题已经受到远程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更好地促进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即教师发展途径的问题,在理论和政策上已有诸多探讨,但这些探讨大多是从应然的角度对远程教育教师和教育机构提出的理想化要求,并没有切身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期望和实效。以这一研究视角为切入点,通过调查某开放大学全体专职教师对教师发展途径实效的看法,结果发现:在我国远程教育系统目前主要存在的8种教师发展途径中,"学历深造"的认可度最高,"自我反思"是最具弹性和自主化的发展途径,"同行交流与互助"比"专家指导"具有更大的实效,"校外培训"比"校本培训"的实效更好,"教研活动"的实际帮助程度较低,"竞赛和公开课"的实效最低。为了促进远程教育教师持续而系统的发展,远程教育机构应积极探索新的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系统,既要明确身份和定位,从制度和组织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又要为教师发展途径的选择提供弹性和灵活性,更要注重教师发展途径具体的实践性和情境性,以此来重构、重组和优化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系统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福斯特的小说看作者对母亲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摩·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关于他的长篇小说,大多数的人研究其小说反映出的英国中上层阶级的精神贫困,以及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试图通过挣脱社会与习俗的约束来求得个人解放。可是很少有人关注福斯特在他的这些长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他对他母亲的态度。福斯特在其小说中无意识地流露出对母亲的既爱又恨的双重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