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受陇南方言影响,陇南方言区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发音问题。在归纳总结陇南方言发音特点的基础上,对比了陇南方言语音和英语语音的异同,对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探求陇南方言对该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并提出应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受陇南方言影响,陇南方言区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发音问题。在归纳总结陇南方言发音特点的基础上,对比了陇南方言语音和英语语音的异同,对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探求陇南方言对该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并提出应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陇南白马藏语是以甘肃省陇南文县铁楼乡为代表的有声调的藏语方言。文章概括了该方言的音系,并详细描述了其声韵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儿”尾词和“子”尾词是陇南方言成系统的特征词,通过对这两类词的词性特征和构形特点的比较与分析,揭示陇南方言词汇系统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陇南童谣是陇南儿童口耳相传、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陇南歌谣,是陇南所特有的,所运用的语言是陇南方言。由于方言与乡土文化淡出、现代化传媒的影响,今天的孩子们大多听不到这些美好的歌谣。对陇南童谣的分类、陇南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运用的价值、陇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陇南童谣,传承与保护陇南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陇南童谣是陇南儿童口耳相传、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陇南歌谣,是陇南所特有的,所运用的语言是陇南方言。由于方言与乡土文化淡出、现代化传媒的影响,今天的孩子们大多听不到这些美好的歌谣。对陇南童谣的分类、陇南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运用的价值、陇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陇南童谣,传承与保护陇南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研陇南特产包装现状,总结现有典型陇南特产包装的优缺点,分析整合陇南特产包装生态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对陇南特产包装生态设计行之有效的策略。从陇南电商特产包装设计的视角出发,探索陇南特产包装生态设计的新思路,实现陇南特产包装的可持续发展,展现陇南地域文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陇南历史文化悠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诗词。陇南历代诗词创作者可分为客籍人士于陇南为官者和陇南各县区本土才俊两部分。他们的创作,是我们了解古代陇南社会更替变迁的镜鉴,也是几千年来陇南历史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陇南历史文化悠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诗词。陇南历代诗词创作者可分为客籍人士于陇南为官者和陇南各县区本土才俊两部分。他们的创作,是我们了解古代陇南社会更替变迁的镜鉴,也是几千年来陇南历史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陇南白马人擅长歌唱,他们生活处处有歌声,在其民间故事文本《阿尼嘎萨》中占相当比例的"歌诗(徒诗)"记录了他们的这种歌唱文化,这些"歌诗"对陇南白马人的歌唱的民俗研究很有借鉴价值。从"歌诗"的形式、内容及价值特点几方面对陇南白马人的歌唱文化做以探究,以期与白马民俗文化研究方的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1.
陇南白马人擅长歌唱,他们生活处处有歌声,在其民间故事文本《阿尼嘎萨》中占相当比例的"歌诗(徒诗)"记录了他们的这种歌唱文化,这些"歌诗"对陇南白马人的歌唱的民俗研究很有借鉴价值。从"歌诗"的形式、内容及价值特点几方面对陇南白马人的歌唱文化做以探究,以期与白马民俗文化研究方的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具有神社火、武社火、俗社火三种文化形态,它包含着礼天的宗教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战争文化以及陇南人民的生活文化,是陇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积淀,是陇南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关薇 《甘肃高师学报》2022,(3):18-22+57
陇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南大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运动,红色歌谣应运而生。这些歌谣真实地反映了陇南民众翻身得解放后的喜悦心声;歌颂红军和革命军队,见证了陇南民众的革命热情;传达出广大百姓对革命必胜的无比坚定的信念。歌谣通过对民众思想的启蒙和斗争意志的鼓舞,有力推动了陇南革命的发展进程,同时丰富了陇南红色文学的思想内涵。陇南红色歌谣是红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传递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挖掘陇南地域文化资源,探析文创开发设计思路,构建陇南地域文化驱动的文创开发模式并进行设计实践,传播陇南地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打造陇南城市品牌形象,从而带动地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期望通过该研究能对陇南地域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思路,为推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源流简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整体发展过程有源流分野,韵文是其最早类型,随后是散文,成为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的主体,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等样式。考察陇南白马人民间文学的源流状况,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陇南白马人生活的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16.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经济区的发展对陇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辐射作用。结合经济辐射的理论基础,综合分析陇南的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陇南的经济辐射,推动陇南第一二三产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社会文化呈现出边缘性和多元化的特色。陇南文化与陇南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陇南的民俗特色和作家的文化心态两个方面揭示其联系。  相似文献   

18.
陇南民间美术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其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秦汉文化、氐羌文化、川蜀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等方面分析陇南民间美术的文化背景,可以明确陇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及其创作和传承方式,对挖掘、整理、保护陇南民间美术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陇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群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陇南区域文化;20世纪初期,陇南见证了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的英雄传奇,红色文化积淀深厚。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区域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辐射力,培育和提升陇南区域文化软实力,融入"一带一路"对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经济,使美丽陇南真正成为活力之城、生态之城、陇蜀之城。  相似文献   

20.
权子亮陇南地区教委主任 台治清 成县教委主任 王世平 徽县教委主任 蒲阳生 礼县教委主任 地县教育访谈  “十五”期间,陇南教育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教育投入为保障,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柱,紧抓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基”进程,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抓好新一轮校长教师的培训,在建好陇南师范的基础上,积极创办陇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