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什么是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固定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具体讲思维中的定势包括定向、定法、定序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思维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定势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它们的关系如图: 什么是定势与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中的定势包括定向、定法、定序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作用及对策浙江省玉环县教委教研室郑青岳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对定势思维,人们在...  相似文献   

4.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被思维定势所引导,而且使用的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到了一个相似的或者是新的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大量事例表明,思维定势确实对问题解决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新思维,作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解题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不良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倾向。它是一种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思维定势对一切神质正常的人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掌握教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在形式上常常采用的、比较固定的甚至是相对凝固的一种思维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内容,它是人脑习惯使用的一系列已被固化的概念、规则、理论和逻辑的抽象形式,局限既有的信息和认识,形成一种固定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以固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化学中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的定向预备状态,  相似文献   

8.
定势联想     
按照常规习惯形成的沿着固定的方向,采用一定的模式或方法进行对问题的分析和联想称为定势联想。这种联想反映了思维过程的连续性、渐进性和联结性,并由定势所造成的思维的趋向性或专注性,它是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定势联想和定势思维是定势心理中的同一“家族”,定势心理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表现为对习惯性思维的趋向性。一、走势联想的基本内容 1.定向联想。人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路子或思路。对学生来说,如果  相似文献   

9.
“定势”指的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有必要弄清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即定势思维的二重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运用其积极的一面,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认知事物的共同特点,用比较固定的方式认知事物或作出行为反应,使教学中的“双基”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0.
提起思维定势,人们在认识上往往带有某种片面性,认为它同发散思维对立,同培养能力对立,似乎它已成了一个贬义词.不少人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视其积极的一面.因此,重新认识、正确评价定势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1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 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思维的定向预备阶段.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认识结构都是产生思维定势的主要源泉.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产生正向的迁移作用,也会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对思维定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研究能够对数学教学的完善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对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表现为思维方面的呆板性、不能够多角度、整体性看待问题,易被已有的方法、思路等所束缚,不顾及情景的改变,死记套路,往往容易犯错误。  相似文献   

1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在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思考,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因此教学中常常  相似文献   

14.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固定的思维模式通常是从教科书和老师讲解中获得的,一般地表现为概念的正面理解,公式的正向使用,基础题目的解决通法等等。发散思维则是指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出发,灵活变通,深入挖掘,独辟溪径的思维方式。所谓定势、发散是相对的概念。这两者是相互依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差等生定势就低,发散也弱。而优秀生定势就高,发散也强。就同一个人而,随着知识的充实,经验的积累,定势思维的范围就越来越大,发散思维的品位就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地选择好发散点,恰当地控制信息输入,激发学生定势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不断转化、升格,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思维定势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是个体通过后天的学习、生活经历和实践,逐渐形成的独特的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固定倾向。思维定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  相似文献   

16.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它常常有助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但如有不慎,它也会使人们作出错误的判断。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也不例外。思维定势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7.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定势也叫学习定势。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有其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辩证地认识思维定势,努力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断防止和克服它的消极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而且有利于思维水平乃至整个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常常表现为收集信息或处理信息的环节上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进行思考,促…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一种趋向性与专注性,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消极的一面(即负效应),往往表现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妨碍问题的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常常妨碍实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邸萍 《青海教育》2010,(9):64-65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名词,是指人们受先前经验影响形成的一种用固定思路去分析、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在教学上既能起积极作用,也能起消极作用。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型的问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续心理活动的趋势。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先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成为后续数学学习活动思维定向的预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