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在人们的思维中,存在不存在虚概念?如果存在,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其性质、功能又如何?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还很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有人认为,人们通常说的虚概念,作为一种具体的概念形式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是一种不能称为概念的错误观念。因为,人的认识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歪曲反映特定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就不是概念的认识,不能称之为概念;或者不反映特定事物,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虚幻的形式反映现实世界中某些事物的感觉材料,那就更谈不上概念的认识,也不能称之  相似文献   

2.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世界辩证规律,不完全自觉或完全自觉地按照客观世界辩证规律进行的思维。普通思维是反映事物相对稳定状态下的质的规定性的规律,不自觉或自觉地按照这些规律认识世界的思维。普通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同、异,辩证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反映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矛盾的发展和转化。和谐思维是以和谐(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方式正确地处理非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对抗思维是以对抗(双方激烈地抗争,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正确处理事物的对抗矛盾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转化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怎样看待概念本身的性质,关系到对逻辑学基本理论的认识问题。我们看到一般流行的逻辑教科书都把概念定义称为“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个定义已为许多人所接受,但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正确的。 首先,“本质属性”这个提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定,“本质”和“属性”是两个不同质的范畴,不能随便用其中的一个去限定另一个。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原因。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使事物得以存在并推动事物前进的根据和原因,因此,本质也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4.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比较有缘。概括起来说,“比较”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即要将两种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较”,它有“相竞”、“比照”之意。通过比较,求同存异。鉴别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必须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就会丧失文学指导人们认识生活这一重要的社会职能.但是由于人们对生活的本质看法不同,导致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迥异.同一部文学作品,有人说它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是真实的;有人说它没有反映生活的本质,甚至是歪曲了生活,不真实.因此,对生活本质的理解正确与否,就成为判断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思维的基本规律,从这一章开始,就要具体研究思维的形式.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现在先讲概念.研究概念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表达思想中做到概念明确.一、什么叫概念概念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所离不开的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任何事物,它们之间总有某些相同的地方和区别的地方.这种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统称为事物的属性.在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有些只是某一类事物所特有而为其他事物所没有的,这种属性可把某一类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叫做本质属性.所谓概念,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例如: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一种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而形成概念.只有掌握概念,才能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才能进行准确的运算和严密的论证.所以说概念这种思维形式不仅是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进行其它思维活动的基础,不断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理性思维的细胞、起点,是更高级的思维形式,诸如判断、推理等的基础,在理性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把概念所反映的这类事物和别类事物在思想上区分开来,例如,懂得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就能从思维中把二者区分开来。人们掌握了概念,就能突破感性直观的局限,真正从理性的高度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概括同类事物的共性。如掌握了“国家”这一概念,就能懂得国家都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概念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成果的凝结,又是获得新的认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否定概念,否定概念要不要带否定词,语言形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等等.逻辑学家的看法不尽一致。大体有下列几种说法,一是,“负概念就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概念”,“在思维中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就叫负概念。”二是,“否定概念则是指不反映着什么,不包括着什么,不存在着什么的概念。”三是,“否定概念是反映某一特定对象以外的事物的概念。”四是,“被否定的概念叫正概念或肯定概念,否定了的概念叫负概念或否定概念。”  相似文献   

10.
唯心主义,是一种颠倒和歪曲了的世界观。但是,它却一直存在、流传和发展着,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这种错误的东西能够长期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呢?除了社会条件之外,人的认识本身也是唯心主义滋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只要进行理论思维,就难免唯心主义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唯心主义进行认识史的考察,指出它的错误,同时给予它应有的历史地位。一哲学最早的课题是寻求万物的本原,即世界的统一性。唯心主义正是在这种寻求中逐渐形成的。在西方唯心主义发展史上,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对客观唯心主义的产生起了开拓性的作用。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即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他看来,任何事物,无  相似文献   

11.
一凡是科学知识都有确切的概念。什么是概念呢?毛主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74页)换句话说,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小学算术中有哪些基本概念呢?我们可把它们归纳为:数与形体的认识,如:名数、不名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数的组成和分解,点、线、面和各种形体等;运算中的数量的相互依存关系,如加数、被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距离、速  相似文献   

12.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所谓“比较”,就是把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或彼此有某些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考察研究,从差异中找类似,从类似中找差异,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智力活动。事物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感觉和印象之后,便会自觉或不自觉  相似文献   

14.
抽象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  相似文献   

15.
概念是人们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一种认识。数学概念是空间形式和数蹬关系以及他们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概念既是学好各种运算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虚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概念问题是近几年来逻辑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打算就什么是虚概念,虚概念有无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真、假和概念的虚、实的关系等问点谈一谈作者的看法。一什么是虚概念?我们认为,虚概念就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与之恰恰对应的事物的概念。概念是事物的反映,因此,一般说来一个概念在现实中也都存在着与之恰恰对应的事物。例如“人”的概念在现实中存在着人这种事物与之恰恰相对应,“国家”的概念在现实中存在着国家这种事物与之恰恰  相似文献   

17.
<正>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是反映同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的纽带,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是人们从认知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的、准确的、科学的对事物或规律的描述,所以概念是认知的提升,是运用认知的基础,是从认识到运用的纽带。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认识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思维具有两个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思维能揭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能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性质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二是思维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揭示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思维的间接性就是思维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宋子恒 《西藏教育》2008,(10):32-3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数学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它既包括一般思维所具有的本质,又表现出它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及数学用以认识现实世界现象的方法所决定的。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导致了数学思维的间接性更强,有人称之为间接中的间接。比如:数学中把集合描述为“一组对象的全体”,这里就集合概念进行了高度地概括和抽象。数学语言是数学所特有的形式,它使数学变得简洁。  相似文献   

20.
仝建兴 《考试周刊》2010,(44):161-161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