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使我国的文言小说走向成熟,也在人情味,情节构造,人物塑造上影响着宋代的话本小说,同时对元明清小说戏曲的风格、题材和现当代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众多唐传奇作品中,大量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突出,为后世所称道,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女性主题自然成为唐传奇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就是围绕唐传奇中的女性地位、婚恋制度和社会礼法的分析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传奇走向式微的时候,宋传奇中描写女性、描写世情的作品也反映出了新的时代特色。在这些作品中出现妓女形象的作品占了一定的比重。文章试从妓女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和民族的气节、平民化倾向这三方面分析宋传奇中的妓女形象。并以唐传奇作为参照,在这种对照中分析宋传奇中妓女题材的新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爱情三部曲包括《李娃传》、《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爱情题材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为例,试图通过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个典型市井女性,即李娃、霍小玉、崔莺莺的悲剧形象来探寻女性形象悲剧性的根源及其主客观表现,旨在反思女性悲剧形象对当代女性探寻自我出路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背景下,以宋代纺织题材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旨在着力深度剖析形象背后的人文思想与精神。宋代纺织题材绘画现存版本有着多样的艺术风格:有的呈现复古倾向,有的带着文人画趣味,有的倾向自然主义。这些画作各自隐喻着不同的目的和立场,大部分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也有包含了画家自我抒怀的成分,甚至出现了反官方的立场。这种艺术风格多元性在其他女性题材绘画中是相当罕见的。对三种纺织题材绘画艺术风格分别进行解读与分析,印证了宋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缓慢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考古材料入手,分析山西宋墓壁面不同题材类装饰下的女性形象,探讨宋代不同身份女性群体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家庭处境,并回归到墓葬空间本身,论及女性形象在该地宋墓空间营造中的功能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代传奇中的“节妓”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妓女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一类人物,在唐传奇中就出现过霍小玉、李娃等深受读者喜爱的形象。在宋代传奇中,妓女生活仍是小说家关注的焦点。宋代小说家塑造的妓女形象不如唐传奇中的形象生动、可爱,但相对而言,这些形象也有优点,那就是更为真实,也更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9.
描写女性形象与女性生活,是宋词题材之一。词人们往往以对于文学和生活的敏锐感受力,选择在其眼中最具女性特征的事物,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宋词对于女性的描写体现出宋代女性不同于其他时代女性的特征,又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在宋词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女性世界。本文主要介绍宋代女性的面部妆容,一般古代女子的面部妆容通常由施脂粉、画眉、点唇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比唐传奇中的女性享有更多的权利,得到了男性更多的尊重,要幸运得多;与“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她离生动可感的现实生活更远了,内心的真实表达更少了;她摒除了《金瓶梅》女性的“欲”,却没有上升到红楼女儿的灵性。正好处于四类女性的中心———一种悬浮的状态,这是男性文人的自欺欺人的理想状态。佳人形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女性的彻底翻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11.
“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一直被奉为神话。而池莉却用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爱情进行了瓦解。她认为初恋源于对异性的好奇,一见钟情来自欲望冲动,爱情的最终目的——婚姻充满了功利,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孤独抗争证明了男性的不可信任,浪漫爱情只存在于诗里,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有的。  相似文献   

12.
钱锺书杨绛夫妇在抗战期间沦陷沪上的生活状态同钱氏自由自适的品性构成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钱杨小说创作的情感动因与内容素材,并构成他们小说局部的主题特征。钱氏小说书写了婚姻爱情等人生"围城"对人的束缚及人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杨绛小说则将盲目地否定现状的"东山望得西山高"的人性弱点充分展现,并对人们对自由的非理性逐求等"人生非现实的想望"予以理性的规束与嘲谑。  相似文献   

13.
京派女作家秉执主体的儿童心理意识与儿童文学观念,善于从儿童生态中体验发掘童话原型与儿童情结,同时启用幻式思维,将儿童小说上升到"儿童本位"的审美创造层面,为现代儿童小说的发展与成熟做出了引人瞩目的历史奉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历史小说处于文体的草创与转型期,它以诗意为旨归的叙事突围使之突破旧历史演义的格局,呈现了新的现代性文体特质。叙事突围融铸了现代历史小说的历史审美品格,也构成了自身叙事演进的线索: 1920年代鲁迅的文化反思型、郁达夫的主体感受型历史小说在1930年代继续演进为主题丰富、意象纷呈的社会阶级型、文化批判型、主观诗化型历史小说。1940年代,急切的现实关怀使现代历史小说格外关注历史的现实讽喻作用。叙事突围更进一步落实在具体叙事手法上,以时间的现时化,视角的个人化,文本的镜像化三种叙事手法营构出奇幻相生的历史诗学意境。  相似文献   

15.
爱伦·坡的作品由于充满神秘、怪诞、恐怖的题材而往往被认为是脱离时代、晦暗消极的。笔者认为,坡作品题材的选择源自其对于启蒙理性的质疑与批判。坡在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和海上探险小说中分别对理性至上论及科学至上论这两个启蒙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质疑和批判,指出非理性因素是人身上更为强大的力量,对科学的过分迷信将对自然及人自身产生消极的影响。坡的怀疑、批判精神是一种更高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代城市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到90年代成为叙事文学的主流。其叙事立场发生了从主体性到个人化的改变。城市文学叙事立场的发展变化除了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影响以外,城市文学创作实践文化选择和作家自我意识的改变主导了不同时代"人与城市"不一样的想象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七月派小说在主体的创造性本能、主体认知的投射方式、主体对小说人物反映的特异性、以及作品产生后所呈现的一定的不足等等方面,无不显示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在美学上的启迪与丰富性,从而使七月派小说具备了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8.
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恩怨常比人们想象的要微妙复杂,即使童年的经历也会对她们成年后的生活和情感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女性在她们自身那个世界中的地位往往对她们具有更深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猫眼》中女主人公伊莱恩.瑞斯利微妙复杂的行为和心理的分析证明这一观点,并由此得出结论:"女人心结"而非"童年情结"、"怀旧情怀"或"厌女症"是对女性行为和心理最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根据徐訏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可将其分为三类:奇幻小说、心理小说和现实小说。奇幻小说浪漫的传奇色彩、幻美的理想主义情调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赋予作品奇特的艺术魅力;心理小说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隐秘的人性探测;现实小说以展示社会问题为主旋律,显示了徐訏对现实社会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博尔赫斯小说容纳了自我意识由萌芽到极致的形态,分别体现在以真实文人的文字生涯题材的小说、象征类元小说、直接的自我解释和暴露小说、双层元小说、书评小说中,往往是将众多的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技能都运用在一篇小说中,收到体小旨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