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损伤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表明,有大量因素可造成运动损伤,以往,人们较为重视物理性因素(如过度训练、设备粗陋、气候恶劣、场地条件较差和运动项目特征等等)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影响。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也是运动损伤形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分别讨论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与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太累就刹车     
快节奏下的现代人,每天忙忙碌碌的。消除心理压力,您也应该学会偷点懒。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但一般与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工作紧张是威胁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因素”。这一结论明确指出了过度劳累对现代社会人们健康的危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太累、太疲劳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心理疲劳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隐形杀手”。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A型行为与太极拳运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服冰 《体育学刊》2001,8(2):66-67,70
研究分析了A型行为的理论基础与心理特征,并就太极拳训练对A型行为及心理放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通过运动来改变心理特征是可行的,而研究太极拳运动对A型行为的影响则应给与时间压力的刺激源。  相似文献   

4.
以97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心理资本在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和人格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模型成立,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体育锻炼与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心理资本是通过体育锻炼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人格,体育锻炼在大学生心理资本和人格发展中起中介作用.由于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体育活动态度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人格健康发展,心理资本和体育锻炼行为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均不容忽视,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行为及态度是其人格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的健康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等社会发展问题。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因素有躯体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研究表明高校教师长期面临社会、工作和心理3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健康状况堪忧。从研究现状来看,缺乏对物理环境因素的探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也存在缺陷,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缺乏横向比较和纵向跟踪研究,对西部地区关注不足。应该加强对高校教师健康的跟踪研究,准确把高校教师健康变化情况,为高校教师的健康促进提高依据。  相似文献   

6.
健身百科     
冠心病与性格的关系不少的读者将 A 型行为误解为就是 A 型血,这是不正确的。A 型行为说的是一种行为类型,这种性格有三大特点:〔1〕时间有紧迫感。总觉得有许多事情在等待着自己去做,急急忙忙不愿浪费一点时间。〔2〕竞争性强。对比自己强的人总不服气,一心想超过去。无论干什么,总想自己做得是最好的。〔3〕有敌意倾向。对周围的人群总存在戒心,总感到有许多事情不太顺心。  相似文献   

7.
王福权 《体育师友》2009,32(4):10-12
1研究目的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基本理念之一,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个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经验和人性倾向等结构组成,是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因素,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在体育运动这一个广阔的课堂领域中尽情游戏、运动、竞赛,在感受运动的乐趣和尝试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使他们的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特征和观察判断、思维等智力充分地显示出来,让其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球场观众暴力形成机制及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仲达 《体育学刊》2005,12(6):39-41
对球场观众暴力行为及发生特征进行思考.球场观众暴力属于一种集群行为,它是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时代根源以及个体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效应.研究球场暴力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才能找到解决球场暴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和文献资料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影响青少年健康状况的体质、心理、道德和行为等方面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影响青少年健康的成因及对策,为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心理互动的基本理念研究表明,在积极的心理互动中,学生乐学好学,表现比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师生心理互动本身就有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对于学生的感情、人际交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教学中师生心理互动的途径与方法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心理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心理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小组的心理互动。在体育课堂交往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并控制着学生的心理行为。师生心理互动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及健康心理的形成。但在教学交往中,学生对教师也不断发生影响。这种双向性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师…  相似文献   

11.
<正>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而且也是心理、智力发育和成熟的关键阶段,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卫生服务水平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和行为是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体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数据表明,人的健康50%55%取决于生活方式和条件。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较高,但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生物因素以及卫生服务水平都是自身难以解决的,而最关键的因素——生活方式与行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改善的,本文针对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分析体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中的负性心理和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体育运动中由于人们认知的偏差,归因不合理,以及教学方法、组织、裁判等方面的不合理因素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体育活动会对参与本人、他人和社会产生负性心理影响。对体育运动中的负性心理和行为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活动的主要负性心理和行为有:功利主义、负性心理暗示、厌学与运动成瘾、焦虑和紧张以及攻击性行为等5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职业体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经济行为,其发展有着其自己的客观规律。许多事实证明,职业体育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职业体育的体育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是气候、海拔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人文地理———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影响职业体育的地理学因素,为职业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成年人久坐行为的形成因素,为久坐行为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个体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与久坐行为研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久坐行为产生受到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建成环境及政策有效实施的影响。久坐行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落实、注重环境建设的行为设置。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169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模型。研究表明:应激源、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状态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是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反应的中介因素;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状态焦虑,提高状态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大量资料表明,饮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肥胖、嗜烟酒、紧张的脑力劳动、高血压、糖尿病、有脂质代谢失常及遗传等,都是导致此病的原因,这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过多的血脂沉积在动脉壁是形成粥样硬化的起因,所以为了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应选择合理的饮  相似文献   

17.
血型与体育     
自从19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兰德斯塔奈,发现人类血型以后,人们不仅认识了自身血的类型;还发现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也与血型的不同有关。它不只影响到人的性格、爱好、职业、恋爱、婚姻、社交等方面,也影响到人的体育运动的爱好与适应。日本著名的人类学家能见正比古,是一位卓越的血型研究学者。在他进行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在历次日本棒球本垒打之王的运动员血型调查,在本垒打一项中,O型和B型者占明显优势,A型则处于劣势。棒球的打手需要有良好瞬间爆发力和高度集中力,以及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2009级和2010级的九十名学生(随机抽样,其中男生54人,女生36人)中不同行为类型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学习的总体效果上几乎没有差异,但在理论学习上,A型不及M型,M型不及B型,A型与B型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在术科学习方面,A型、M型优于B型,A型与B型也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这种学习效果的差异受各类行为特征的影响,而这些行为特征受到人体某些生理方面的因素的制约,为体育系对学生学习的科学管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竞技运动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社会性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假设模式包括本能理论、驱力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存在不但违背了"fair play"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容易引发赛场暴力事件,造成运动者的身体与心理的伤害,影响了竞技运动事业的正常发展.运动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社会因素主要涉及到运动员自身、教练员、观众、管理者、运动场地和器材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等.运动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措施教育、合理的引导以及适当方式的渲泄等等.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价值观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所抱持的一种独特信念,而这种信念将决定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行为。分别从运动员价值观的概念、内涵与测量、相关实证研究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介绍与述评。个体、社会情境以及心理认知等是运动员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研究需要构建合适的运动员价值观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开展本土化与跨文化研究,扩展运动员价值观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