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简伊 《新闻传播》2010,(3):111-111
本文在界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职能和属性的前提下,对于该命题中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匹配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互动同样也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视主持人节目的稳定是相对的,推陈出新才是其生命力所在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一、主持人参与策划的“角色”意义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长期以来被看成是一项独立的工作,甚至成为一种岗位分工。然而随着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队伍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正在逐渐进入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序列或职责范围,这是广播电视节目和主持人队伍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我们欣喜地看到,富有节目策划才能的主持人在节目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承认,从总体上看,主持人节目的策划目前也正是节目主持人需要提高的能力之一。节目主持人承当主持人节目的策划,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策划”和“主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广播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技术突飞猛进,频率不断增加,节目焕然一新,取得了一系列斐然成绩,作为城市电台的西安台,在短时间内就发展专业频率5个,分别为新闻广播、音乐广播、交通旅游广播、资讯广播、综艺广播.作为广播节目的核心--节目主持人,更是给广播增加了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     
《视听界》2011,(5)
张彤《标点》主播民生新闻好看又有用我们始终如一面对央视和省台的攻城略地,面对新媒体的咄咄逼人,南京广电集团十八频道坚持好看又有用的办台理念,2010年,频道获得全国电视媒体民生影响力30强称号。新闻栏目《标点》先后荣获中国电视金话筒主持作品奖,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电视栏目、2010年全国十大创新栏目  相似文献   

5.
广播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主持人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最核心的要求便是主持人的专业化,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而且要求主持人必须做一个有思想力、创造力的传播者。因此,主持人怎样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走主持人专业化的道路,已成为当代广播事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节目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反映了广播电视的发展,适应了当代听众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就播音专业而论,也充分体现了播音事业的发展进程。历史的回顾人民广播发展五十余年,主持人节目兴起在八十年代。广播发展的五十年,就其不同历史时期和  相似文献   

7.
我国广播电视主持人的出现,大约是本世纪80年代的事,到了90年代,广播电视主持人已成为一种热门、走俏的行业,各种类型的主持人纷纷亮相在各自的节目之中,委实成了当代广播电视的一道风景线。对于这样一种备受亿万人注目、观赏、品头论足的行当,有必要透过更大的视角与景深对其进行追溯和了解。一、大司乐、乐师、乐正——现代主持人之祖人类的进化,自从出现了原始的社会形态之后,公众性集会、公众性文体娱乐活动随之出现。这些活动理所当然地需要有人组织、安排、主持。因此,“主持人”的出现实为一种社会需要、时代呼唤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苏明 《东南传播》2018,(5):143-145
主持人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中常见的一种节目形式,被广泛应用.在主持人节目中,主持人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节目的优劣成败.本文中探讨的节目主要是指主持人节目,从主持人在主持人节目中的定位入手,探讨了节目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从主持人的角度入手提高主持人节目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贾琳  董珺 《新闻传播》2010,(5):141-141
想起《星光大道》,脑海中便浮现毕福剑的憨笑;说起汪涵。就不自觉的想起《天天向上》。如果说一档优秀的主持人节目成就了一个万众瞩目的主持人。那么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也同样会造就一档高收视的主持人节目。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用唯物辩证法来解释: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以下“主持人节目”简称为“节目”)  相似文献   

10.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这是被生产经营活动所反复验证的真理。属于精神产品的广播节目,在其制作播出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管理,才能成为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质品。主持人节目因是一对一、双向交流、听众直接参与的开放性运作方式,给广播宣传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杨磊 《新闻界》2007,(6):114-115
本文试以2007年第五届央视主持人大赛为切入点,对主持人大赛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新闻类、经济类、音乐类、戏曲类、专题类等各种类型主持人节目的应运而生,主持人节目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特别是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在广播节目中的运用,拉近了电台、主持人与听众的距离,提高了广播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也对塑造主持人形象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电视虚拟主持人挑战传统节目主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眉 《新闻记者》2001,(10):35-36
虚拟主持人“言东方”自国内外网站相继推出虚拟主持人之后 ,我国电视界也兴起了虚拟主持人的热潮。2001年5月13日晚 ,在天津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科技周刊》节目中 ,我国电视虚拟主持人的“言东方”首次与观众见面。与几个月前刚出生时的“比尔·邓”相比 ,“言东方”不仅改了名 ,形象也改变了许多。因为许多网友认为“比尔·邓”名字和形象都太洋化。经过网上征名活动 ,“言东方”成了这位电视虚拟主持人的新名字 ,“比尔”成了他的英文名字。他的形象也变得接近中国人了。《科技周刊》是一档30分钟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资讯的电…  相似文献   

14.
15.
张华 《新闻采编》2000,(3):38-39
由于国情、观念等的不同。看美国电视感受颇深的就是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无论从年龄结构、外表形象、主持风格、文化底蕴还是驾驭节目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和我国的主持人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首先从年龄结构上讲。在我国,主持人行业基本上还是被看作是青春职业。出现在荧屏上的主持人,女士年轻靓丽,男士英俊潇洒。因而北京广播学院在招收播音主持人专业的学生时,都要进行面试。而各个电视台在面向社会吸纳扩充主持人队伍时,也把外表形象是否上镜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节目走到了十字路口。它已不象昨天那样“热”得烫手,相当一部分听众已经产生厌煩感,觉得“没有意思”,甚至连办节目的主持人中也有一些失去了昔日的创作冲动。听者懒于听,做者倦于做。主持人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以后,当真就昙花一现般地走向冷落了吗?  相似文献   

17.
王新 《记者摇篮》2009,(5):87-87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许多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人物访谈类节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肯定。尽管每一个节目都各有特点,但都是力图通过主持人与受访者之间的交流,刻画出有独特个性的人物。主持人的角色和功能也在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对主持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陈赟 《视听纵横》2009,(5):80-81
现代汉语词典中“平民”一词的解释为:平民本谓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平民化从字面上理解即百姓化。主持人平民化要求的产生,主观上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体现,客观上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广播电视主持人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新闻工作者,但是由于所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19.
第一,从人格的内涵分析,主持人较完美的人格魅力应包括: 1.谙人事、守人伦。即明晓各种事理,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大事有大事的道理,小事有小事的道理,人间的一切都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和行为规则,节目主持人作为在公众前展现形象的人更应该懂道理、讲道理、守道理。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一再呼唤节目主持人要提高素质的时候,当我们一再呼唤广播电视节目要“提高品位、多出精品”的时候,当“素质”和“品位”成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核心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不看到决定这些问题的至关重要而根本的一个因素是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审规一下我们的品格所谓人格就是人的道德品格,是各种道德在具体人思想中的印记,是一个人品质的深层概括,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的内在根源,是一个人作为人的资格的体现。人格魅力则是指由人格而产生的特别吸引他人、征服他人的力量,是人格的正面效应。人格有高尚与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