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8月,笔者作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成员,赴日参加在日本滋贺县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大学出版社研讨会。会后又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城市访问,考察了日本的大学出版社、书店、发行机构。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许多启发。  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图书发行机构。这次我们特地参观了日本最大的出版经销公司——东贩。东贩原名为日本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始建于1949年,1992年改名为株式会社TOHAN。日本大约有4300家出版社(不到10人的占2/3),28000家书店,每年发行约14亿册图书、46亿册杂志,出版市场销售金…  相似文献   

2.
日本总人口为1.2亿人,目前全国约有4000余家出版社、70余家出版物代销公司(其中最大的两家代销公司日贩、东贩的业务量占出版代销行业的90%)、1.8万家书店和5万家便利店。日本全国出版企业的职工大约有10万人,出版社90%都集中在东京,出版社规模普遍较小,47%的出版社职工不到5个人,97%的出版社职工在100人以下。出版社职工超过500人的非常少,只有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等几家大型出版社人数在1000人左右。因此,日本的出版产业结构,是中小企业和个体企业占绝对优势。2004年11月底止的销售数据显示,从1996年开始,连续7年的下降终于停止了,全年…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委托销售制和定价销售制是日本出版流通体系的两块基石,那么经销公司就是这两项制度得以实行的载体,是维持日本现行出版流通体系的关键环节。 那末 这一体系或经销公司对出版社和书店的经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1)对于出版社而言,这一体系保证了多种多样出版活动的开展。首先经销公司有代理销售的意义。日本的经销公司网罗了全国的书店,开展销售工作。例如,东贩和日贩这两家最大的销售公司分别代理了12000家和11000家书店的进货业务。这样,出版社的销售送货工作,只要交给几家经销公司就可以了。出版社仅付出很低的费用,即可做到低成本的经营。另外,因为有定价销售制,所以不必担心卖不出价,出版  相似文献   

4.
建文 《现代出版》2000,(2):11-12
今年4月12日至24日 ,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彭松建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出访日本 ,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日中文化协会的协助下 ,代表团在名古屋市举办了中国著名大学出版社图书展览会 ;参加了日本东京国际书展 ;出席了日中文化协会设立纪念大会 ;参观访问了日本东京的东方、内山、亚东等中文书店。访日期间 ,代表团成员与日本大学出版社的代表 ,日本一些出版社和中文书店的代表以及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网络出版公司的代表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 ,从而对日本出版产业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们出版印刷代表团一行十二人,从(一九七九年)九月九日到九月二十九日,在日本参观访问了八家大小出版社,十几家印刷厂,两个大图书贩卖公司,一家大书店,二家报社,一共二十多个单位,还参观了两个大塑的展览会和一些小书店。由于时间紧,访问很不深入,可以说是跑马看花;加上回来没有时间认  相似文献   

6.
应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我随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代表团于1986年11月4日至18日访问了日本国.在日期间,主人安排我们访问了讲谈社、小学馆、福音馆书店、岩波书店、偕成社、平凡社、雄鸡社、东贩、日贩、板桥凸版印刷厂、大日本印刷厂等单位;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0,(12):77-77
由人民中国杂志社和日本朝日新闻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上海世博增刊5月27日起通过东贩、日贩在日本全国各地的书店销售。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今年对外宣传报道的重点,人民中国杂志社在做好《人民中国》刊网报道和《世博周刊》日文版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从"东贩"模式看我国发行业的出路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东贩简况 1.历史和规模 1949年,日本把过去一直由政府集中管理的出版经销业务移交给了民间,由此新建了9家经销公司,其中之一就是东贩(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东贩逐渐由最初的"员工331人,注册资金3000万日元",发展到目前的"正式员工3200名,散工3000多人,注册资金45亿日元"的规模,并成为日本书刊流通的主干和典型代表.作为出版经销企业之首,它在出版社和零售书店之间发挥着纽带和桥梁作用.2000年,东贩的销售额达714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0425亿元.现拥有20余家子公司,包括东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京图书俱乐部、东贩商事、东贩总研、东贩电脑服务(TCS)、日本媒体服务(JMS)、综合教育中心等,在日本各地还设立了28家分公司、机构和营业所,并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设立了分公司.  相似文献   

9.
应日本自然科学书协会的邀请,中国科技出版代表团一行十人于1985年6月27日至7月12日对日本进行了访问。代表团由化工出版社、轻工业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组成。这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第一个访问日本的科技出版代表团。代表团在日期间,共访问了十四家出版社,一家印刷厂、一家图书贩卖公司。现就几个印象较深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英国出版商协会的邀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代表团一行十人于1984年11月24日至12月9日对英国进行了访问。代表团由海洋、水电、测绘、地震、气象、原子能、新时代和电子工业八家出版社组成。在英期间,代表团共访问了二十三个单位,其中出版社十七家,印刷厂一家,制造厂一家,书店一家,还有英国出版商协会、英国文化委员会和大英博物馆(包括大英图书馆和皇家图书馆)。一、英国出版业的概况欧洲印刷与出版业的兴起,是与文艺复兴分不开的。但是由于“玖瑰战争”的影响,英国的印刷出版业比欧洲大陆各国晚走了一步。英国的第  相似文献   

11.
日本出版业的金色年华现在说起采已是昨日黄花,其实,屈指数来,也不过四五年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是日本出版界发展的巅峰时代,那时,共有7000多家出版社,两万几千家书店,而像东贩、日贩这类负责书籍流通业务的大型中盘公司也有数十家,还有与出版相关的企业,如制稿公司、设计公司、核对公司等不下两千多家,印刷厂、制版厂、运输业、仓库业也跟进迅速发展,然而,在那个竞争和发展那么热闹的年代,谁会想到,形势会发生逆转,日本出版界突然进入了一场被小林一博称为"大崩坏"的风暴中,从1997年起,日本出版业界的营业额就连续四年大幅下降,大量的退书,每年约有一千家的书店停业倒闭,而发行商方面,许多大城市如东京、大阪的老店也都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大发行商日贩的营运出现严重的赤字.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27日,日本大型图书批发交易公司日贩在东京都召开面向出版社的说明会,有250家出版社300多业界人士与会。其内容是向日本出版界表明,一个以日贩为主体连同小学馆、学习研究社等家出版社斥资创建的绝版图书预订公司1999年9月正式启动。绝版图书预订公司的创建,将会极大满足日本读者对于绝版图书的订购需求,形成一个集印刷、装订和流通为一体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13.
访日随笔     
去年九月,我随中国出版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代表团受到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出版界、印刷界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周密细致的接待。日本出版界的概况日本的出版业非常发达,素有“出版王国”之称。据统计,1981年共出新书4万种,42.8亿册(书籍11.1亿册,月刊18.5亿册,周刊13.2亿册),全国共有4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比世  相似文献   

14.
我参加了中国出版印刷访美考察团,去年十月间在美国考察三周,看了几十个出版社、印刷厂、书店,接触了数以百计的同业。下面想就美国人如何经营出版业,讲一点个人的感受和意见。出版社的机构和分工美国出版业很兴旺,包括一千二百多家出版社、五千多家书店和十万个代销店。在出版社当中,有些是规模很大的,出书较多,例如麦克劳·希尔国际图书公司、双日  相似文献   

15.
应中日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中国少年儿童图书出版代表团于1986年11月访问了日本国。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日本十几家出版社,参加了日本儿童图书出版协会召开的座谈会,了解了一些日本儿童图书出版情况,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儿童书的概念。在日本,儿童的概念亦包括少年在内。儿童书是指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图书。分为两个阶段。(1)0——6岁的婴幼儿;(2)6——15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们。日本现有小学和初中学生2530万人。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儿童有两个高峰年龄期,一是战后1948年出生的,现在他们做了父母了;二是1977年出生的。这以后,小学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据东贩特贩部长大谷昭夫介绍,1——6年级的学生每年大约减少43万人左右;初中生每年大约减少2.4万人左右。这种下降的趋势,到1990年才能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6.
1987年12月中旬,我随中国出版代表团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此期间,我们与民主德国文化部副部长兼出版总局局长赫普克、副局长赛勒等领导同志进行了会谈;参观访问了柏林建设出版社、人民与世界出版社、迪茨出版社等9家出版社和柏林“良好的书”书店以及人民友谊印刷厂。使我们对  相似文献   

17.
旅日漫笔     
出版代表团访问日本,讲谈社是必被带去参观的景点,令人赞叹日本的出版社好大呀.讲谈社堪称日本出版行业的脸面,既为脸面,当然就仅此一张.据1993年出版统计,讲谈社年间出书一千五百四十九种,而紧随其后的角川书店还不抵它一半,仅七百零一种.日本现有四千三百二十四家出版社,其中年间出版图书四十种以上的,不足三百家,而超过百种的,九十家而已.按出版业年产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出版界率先建立互联网主页的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与日本图书批发交易巨头东贩通过主页直接与各家出版社和书店微机相联结,适时获取最新出版情报信息,在出版界不景气之时,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1993年5月,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卢鸣谷为团长的中国科技出版代表团31人,赴美参加1993年中美科技图书出版交流暨版权贸易洽谈会。代表团成员主要为中央和地方科技出版社的正副社长、正副总编辑,其中中央科技出版社9人,地方科技出版社22人。这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美国科技出版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努力寻觅一些对中国科技出版可资借鉴的东西,探讨使中国科技出版走向世界的途径。这是中国科技出版界规模比较大的一次访美活动。代表团在美期间,先后访问了三藩市、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市的出版单位、报社、印刷厂、书店等12  相似文献   

20.
(一)眼花撩乱的图书发行渠道问:听说日本的图书发行是多渠道,具体情况如何?有没有主渠道和辅渠道的区别?答:日本图书发行渠道的确是多渠道,多得使人眼花撩乱。到底有多少渠道?日贩(日本出版贩卖公司)和东贩(东京出版贩卖公司)都说是12条渠道。但具体内容不尽相同。日贩所说的12条是:(1)书店渠道;(2)出版社自贩渠道;(3)CVS渠道;(4)教科书渠道;(5)自动售货机渠道;(6)铁道弘济会渠道;(7)生活合作社渠道;(8)分月付款贩卖渠道;(9)卸卖渠道;(10)图书馆渠道;(11)进出口渠道;(12)政府出版物贩卖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