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的编辑队伍中,新闻编辑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这支队伍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新闻编辑的职责是什么,如何认识新闻编辑的职能和职责,这似乎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今天,我们重提这个问题,并赋予其一个新的定位,就是新闻编辑的职责是吸引受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编辑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关编辑概念的探讨是一项最基本的研究课题,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住它的全部涵义,并对此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就可以有效地奠定整个编辑学体系结构的基础,进而确立编辑学科的性质、意义及其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一、编辑概念的构成要素我们研究编辑概念,主要是要搞清楚它的内涵,这是编辑概念研究的关键之所在。而所谓编辑概念的内涵,就是指“编辑”这一客观实在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缺少什么样的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定我讲的题目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编辑》,在这里我想换一个题目,讲一下《我们缺少什么样的编辑》,这两个题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我从反面来讲,是希望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先向大家介绍一个编辑成才的公式,即长×宽×高。长是专业特长,即专家;宽是知识面,即杂家;高就是政治素质,即政治家。这是一个三维世界,有我们的发展空间,缺少哪一个维度都不行。我们缺少什么样的编辑,或者说需要什么样的编辑,我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们不是刚刚走上编辑岗位,但今天,当创办《中国编辑》的任务落到肩上时,我们还是不得不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编辑”这一角色到底在人类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该是传承文明的薪火、构建文化科学的大厦;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也同时建造着属于自己的理论与精神的家园——这,也许就是《中国编辑》的使命。承担这一使命虽说光荣,但我们却深感力不从心,敢说的只是:我们愿为之而努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到上海学林出版社社长写的一篇文章,在文内有这么一句话:“编辑是天底下最好的职业”。这句话,给我们当编辑的带来了慰藉,带来了喜悦,带来了自豪! 编辑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历史的记录者,他们所编的报纸,影响着千百万人的思想和行动。编辑是一个好职业,但成为一个好编辑却并不容易。那末,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有所作为的编辑呢?或者说,我们要提倡当一个什么样的编辑?我认为有那么十三条。  相似文献   

6.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着编辑工作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编辑?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出版需要精品,这是我们每一个编辑追求的目标.精品就其学术内涵来说,应该体现出当代人已经达到的认识高度.但由于编辑的才具和历史的局限,精品的目标实现则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认为这就是编辑目标的动态观.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这里讨论的对象是在历史上曾作为精品存在或现在被视为精品的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8.
编辑活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以为,这是当前编辑学研究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同志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按照自己的直观理解,把编辑活动仅仅看作是编辑的实际操作过程,即从确定选题、组稿、加工到发稿的过程。是的,在具体历史的层次上,编辑的活动确实体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但是,倘若我们仅仅依靠直观的理解,囿于对编辑实际操作过程的研究(尽管这一方面也是重要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从总体上或理论层次上认识编辑活动的性质、特点,自然也不可能对具体的编辑活动有“尽  相似文献   

9.
朱海龙 《编辑之友》2012,(3):103-104,107
新的全球社会正在迈入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时代编辑工作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编辑主体多元化,编辑角色转化,编辑工作电子化,编辑工作艺术化.对这些变化进行探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时代编辑与社会的复杂、多元的关系,并帮助我们指导新的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任火 《中国编辑》2006,(4):33-35
这是一个从蒙眬走向清晰、从离散走向凝聚的命题,这是一个从一维走向多维、从起点走向终点的命题。在这里,我们将做一次由学术本体向生命本体的转换,做一次由个体生存状态向群体生存状态的价值追寻。在这里,我们将以生活的眼光审视编辑活动,观察编辑群落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透视编辑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这将使我们的命题具有新的高度和终极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做好编辑工作,出好书、快出书,这是我们每一个编辑的共同心愿。要把美好的主观愿望变成现实,编辑必须有超前意识。什么是编辑的超前意识?编辑的超前意识和做好编辑工作的关系如何?编辑的超前意识从何而来?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什么是编辑的超前意识意识是人们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编辑意识就是编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它是所有与编辑工作有关事物在编辑头脑中的反映。比如:哪些  相似文献   

12.
编辑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我们对编辑业务理论研究得较多,文章发表得也多,这是研究的编辑客体;就编辑的主体也就是针对编辑工作者本身而言,我们思考的较少,文章发表的也少.实际上这是编辑理论研究的缺陷.就编辑工作者本身而言,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要吃饭、睡觉,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但是,编辑的七情六欲表现在哪里?编辑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在哪里?难道说这些问题不值得去琢磨吗?本人心血来潮,不揣冒昧,草拟"走近编辑"、"顿悟编辑"、"解悟编辑"三段小文,以阐发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沐着春的气息,"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了,本届政府奖首次增设了"优秀编辑奖",用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的话说它是"业界的一个重要表态",也是"业界一个意义深刻的变化"。在市场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当下,编辑对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已越来越疑惑了,浮躁、急功近利已不是业界诟病的个别现象了。"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的发布,无疑是对编辑、对生产的一个引导和重视。一个先进就是一个典范、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编辑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从业经验无论对迷惘中的编辑、或是对奋发向上的编辑都是一个参照。为此,我们特组织了本期稿件,在与一个个优秀编辑的交流中,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的严谨、执著和坦诚以及对职业由衷的自豪、倾心的编织。编书是他们的工作,书是他们的生活,"真正的书,是编书人",这是他们生命的体悟,也是他们人生的写照,更是对编辑境界的追求。惟愿他们那一篇篇带着体温的忠告,能让同行们有所感悟,并相伴你我一路远行。由于时间仓促,还有一部分获奖的编辑正在忙碌中,难以分身,我们期待他们精彩的言论。  相似文献   

14.
编辑改稿,有规律可“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虚  松秀 《中国编辑》2003,(3):26-29
如果随便找人问一下:编辑是干什么的?大约十有八九会答“改稿子的”。这并不错,编辑工作内容繁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编辑加工,俗称改稿。编辑工作有其规律,它的每一个环节自当也有规律。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编辑改稿的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编辑是出版社的骨干,那么,努力提高编辑素质,便是做好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应当承认,目前我们的编辑队伍的素质,是不高的。其中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我以为是我们对编辑工作的性质,认识木足。究竟编辑是做什么的?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编辑?编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是走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当“官”的路子呢,还是走不断提高学识水平,走编辑学者化、专家化的路子?我认为这是编辑部门的领导和编辑本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领导的位置毕竟是有限的,那路子只能越走越窄;编辑学者化、专家化的路子则是无限的,这路子越走越宽。不妨说,编辑学者化、专家化,是提  相似文献   

16.
编辑,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学问。我很赞成胡乔木同志的提议,希望我们广大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特别是老编辑、老报人、老新闻教育工作者,能够把编辑工作作为一门学问加以探讨,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建立一门过去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的学问——编辑学。什么是编辑?编辑的社会职能是什么?编辑工作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编辑要具备哪些基本的修养和技能?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和出色的编辑?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与“编撰”这两个概念的相异之处是非常明显的,但它们的词义也曾有过大致相同的内涵,而当这一相同点趋于消失之时,还有一种混用的情况值得引起注意。下面,我们先来设定一个理论模式,以作为分析研究上述种种现象的参照。在现代出版观念之中,编辑概念由编辑主体、编辑客体、编辑程序这三个要素构成。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分别是:(1)编辑主体以职业编辑为主,以非职业编辑(社外编辑、特约编辑等)为辅,因而具有独立的属性。同时,它又分为个体  相似文献   

18.
编辑素质是一个很宽泛也很抽象的概念,从大的方面说有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具体来说则有学识、修养、作风、能力等等,难以一言以蔽之。本文仅就高校出版社所处的小环境对编辑工作的制约进而形成对编辑素质的特殊要求作一番探讨。1编辑角色与学者化定位高校出版社的编辑多有较高的学历,有一门牢固的专业知识,提倡编辑学者化似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因为编辑角色要求编辑是杂家和通才,而学者则是专门家,纵然有心想鱼和熊掌兼而得之,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即使如此,这一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因为我们所说的学者化并不是要求每个编…  相似文献   

19.
《风起中三角》这本书是根据报纸的文本进入图书编辑出版环节的,其精细程度倍于报纸,特别是规范化问题,因为报纸的版面是分散的,图书是整合的,全书必须统一。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这对编审人员是个严峻考验。因此,对于书中每一个字和每一标点符号,我们都必须高度负责。一、重视策划先行,解决图书结构上的规范化当编辑是一个动词时,仅仅是一项工作;当编辑是一个名词时,它代表的是一个职业;编辑是一个人的工作,但又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群人的合作,与策划、作者、设计、校对等密切相关,更兼有协调的作用。这本书的策划就是一个大汇编,一个大集合,也是一个大创造。单纯的文章堆砌,单纯的文字堆砌,不是一个成熟编辑要做的。我们按照逻辑顺序将文章分成大战略、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情报资料是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人员在选题、组稿和审稿等几个主要工作环节上都离不开情报资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编辑工作与情报资料的关系是单向的呢7回答是否定的。显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一方面情报资料是编辑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编辑工作又是情报资料的一个重要产生源,编辑人员对于丰富情报资料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探讨,不仅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编辑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对编辑工作本身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在这方面略献刍荛之言,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为了便于文章的开展,我们先从情报资料谈起。情报是指“含有最新知识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