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媒介,视觉传达的目标不仅是完成简单的视觉信息的传递,更是要给人以情感上的感染和满足,实现视觉沟通。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要通过设计将视觉元素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受众,同时给予受众更多的审美感受。传统的观点往往将视觉传达设计等同于平面设计,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不能被局限在平面设计的范围内,同视觉媒介相关联的设计领域包括空间立体设计、动态设计都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一种有偿的传播形式,要求其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尽可能用最经济的语言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但是,广告的目的在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并促使其理解认同广告所传递的信息。为了消除在信息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帮助受众准确解码,就要加强信息传递者与受众之间的社会联系,在广告传播中要适度存在以语言、图像、音乐及重复等因素体现的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3.
视觉原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面面对的信息各种各样,而信息的载体也逐渐丰富起来,有大众传播媒体类似报纸、杂志媒体,户外媒体;有视听媒体类似电视、电影等.无论是哪种媒体都以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为出发点,要想受众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除了受众主观的因素外,客观的因素就是平面广告中创意的突破,还有视觉流程原理的运用,只有掌握视觉原理才能把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放到最佳位置展现出来,达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本文从受众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流程设计的研究,提出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视觉流程设计,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平面广告的注意力及平面广告创意信息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广告作为一种有偿的传播形式,要求其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尽可能用最经济的语言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但是,广告的目的在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并促使其理解认同广告所传递的信息。为了消除在信息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帮助受众准确解码,就要加强信息传递者与受众之间的社会联系,在广告传播中要适度存在以语言、图像、音乐及重复等因素体现的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传递与信息分享变得更为便捷,给大众带来信息自由的同时,海量的碎片信息也会造成人们的信息过载,给人们带来不适和焦虑感。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利用设计学、认知心理学等,整合“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视觉传播设计”三者内在逻辑,通过数字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系统研究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思维应用与设计方法构建,并将研究成果反哺至视觉传播设计教学设计中,来提高受众的信息可视化阅读兴趣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设计产品与受纳者的对话是设计信息的传递和阐释过程.设计产品不是设计师的个人独白,设计师决不能"孤芳自赏",受众对设计信息有权进行不同的阐释和扩充.设计信息活动过程既包括设计师通过设计产品向受众发送信息,也包括受众接纳并反馈信息,存在着信息的相互交换,最后的设计信息是产品原有信息和受众增生信息的合成或综合体.受众的这种阐释,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地域背景、生活经验以及形态记忆的不同,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形态联想,也会得到不同的受纳效果.阐释是综合性思维,是受众的再创造活动.不同特点的信息传播,会造成对现代设计信息的不同阐释.一件设计作品的真正意义的阐释和发现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方言类节目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不同的语言风格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力。首先,特色化语言吸引传播受众,本土化节目内容贴近受众,角色化主持人融合受众。但是,也存在演出节目内容欠提炼,节目传播受众理解片面,语言报道的播报形式媚俗化三重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8.
方言类节目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不同的语言风格对受众具有一定的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力。首先,特色化语言吸引传播受众,本土化节目内容贴近受众,角色化主持人融合受众。但是,也存在演出节目内容欠提炼,节目传播受众理解片面,语言报道的播报形式媚俗化三重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9.
文字符号是用来存储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不同的文字符号其信息的表意和解读方式也不相同。文字图形化就是将文字符号传递的”意”和”形”转换成新的图形语言形式传递给受众。文字图形化设计可以跨越地域、种族、语言、文化等差异传达信息与情感。本文从创造性思维角度出发,对标志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表现性、典型性、准确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视觉图像时代的来临,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更是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多媒体教学界面的发展,必然要求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来传递教学信息.这样,多媒体教学界面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有效融合进行了论述,以期待对多媒体教学界面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传播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使文本语言有效地转化为有声语言并由有声语言表达主体高效地传递给受众,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课题,也是有声语言表达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信誉度、被接受度和传播主体的传播能力入手,分析了有声语言表达主体在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有效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时,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信息载体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技巧与方式的选择与有效传播的关系以及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较全面地研讨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传播中各环节的有效传播途径,为文本语言有效地转换为有声语言,并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寻求一些有用的方式和理论。  相似文献   

12.
视觉传达是通过可视形式传播特定事物的行为,大部分依赖视觉,以平面设计、排版、绘画、色彩等二度空间影像进行表现。在国内,视觉传达设计被等同于平面设计,在高校专业划分里,视觉传达设计也就是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科学与技术大变革环境下,诸如动漫、数字媒体等新专业逐步拓展。这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的出现使视觉传达设计面临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要迎合受众需求就要走向创新之路,兼顾交互性、跨界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迎合时代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满足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要求,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任何视觉的媒介都是以信息有效传达为中心理念。面对目前数字化时代对信息传递的要求,网格便于在视听信息和受众群体之间服务,使数码版面设计在视觉效果上更具统一性、完整性、精确性,也使设计方法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视觉设计是利用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创造性活动,视觉符号在传达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引和感染着受众,此种意义上,视觉符号的传达本身就蕴含着文化教育功能.本文从文化教育的视角认为,视觉传达设计的符号教育功能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识别、传播和表现.  相似文献   

15.
海报是一种设计艺术,是一种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包含既定信息,比如海报所宣传的口号、所表达的主题等,同时也包含非既定信息,即情感信息。情感诉求是海报实现跟受众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手段。视觉语言独特、情感体验丰富、文化内涵深刻的海报能有效地跟读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情报的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研究海报设计就是在研究设计中的沟通、设计中的情感化。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时代,网络广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受众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有选择性的接受有关信息。网络广告要充分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必然要尊重受众能动地接受信息的基本规律,采取相应的策略,并协调好网络广告强制性与受众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网络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之教学信息视觉传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育信息的视觉传达将是今后教育信息交流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表现途径,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分析网络教育信息视觉传达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教学信息视觉元素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与继承的过程.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传递过程中,作为教学内容的信息,不经过加工转换,不创设最佳通道,死板地照本宣科,是不可能确保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的.所谓教学信息的加工转换,创设传递的最佳通道,就是要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学生易于理解、能够接受、印象深刻的信息;也就是要在传递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做到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富有启发性,将基本内容深入浅出地讲深讲透.  相似文献   

19.
视觉传达是主要或部分依赖于视觉同时以二度空间的影像所展现的,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者应以艺术与传播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设计,从而设计出时代特征明显和被受众群体热烈欢迎的优秀作品。本文首先论述了视觉信息的传播功能,其次对视觉表现进行一番探析。  相似文献   

20.
PowerPoint文稿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当前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应用传播学、认知心理学和视觉传达等相关理论,探讨如何提高知识信息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希望广大教师重视PowerPoint文稿的设计,制作出高质量的教学演示文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