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枢,著名沉积学家,沉积大地构造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随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4.
1940年3月生于湖南湘潭县,汉族。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政府津贴,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和专著近百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63年投身于地质古生物研究并坚持研究至今。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11,(23):5-5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院士周志炎     
姓名:周志炎荣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年月:1933年1月11日籍贯:浙江海宁教育状况: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生毕业业余爱好(举例说明):围棋、阅读,球类和太极拳  相似文献   

7.
刘文汇男34岁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为该所助理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王尚庆,1954年生,湖北仙桃市人,三峡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注册测绘师。1977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81至1991年在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及湖北省委党校学习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科技管理等专业。历任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9.
姓名:李星学出生地点:湖南郴县履历:194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直至新中国成立。1951年起,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从事地质古生物工作,尤其以研究古植物及非海相地层见长。  相似文献   

10.
刘光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12月29日出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1980年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  相似文献   

11.
刘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本科毕业于原成都地质学院矿产系,1997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原地质研究所。从事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研究近20年,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区域地质研究、喜马拉雅高压麻粒岩岩石学研究、西藏蓝片岩岩石学研究、藏南卡达区域地质和榴辉岩研究、造山带中壳源火成碳酸岩厘定、矿物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相似文献   

12.
王二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先后在青海省地质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79年开始从事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研究。1988年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及行星科学系,从事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1988年获得美国地质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设计奖,1993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93-1996年先后在美国贝斯石油公司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1997年受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1999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继续从事青藏高原新生代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3):268-271
王 毅 男35岁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10月至199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博士后,现为该所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沈远超,祖籍山东淄博,1943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196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相似文献   

15.
我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从师于叶连俊教授).三十多年来主要从事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早期曾经调查研究湖北长阳的宁乡式沉积铁矿和湖南衡阳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参加过地下核试验基地的调查和核废物的淋滤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11):5-5
刘光鼎.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29年生。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地球物理学报》主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沙金庚研究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所拥有一大批资深的专业人才,其中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正[人物小传]戎嘉余,地层古生物学家。1941年12月生,浙江鄞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古生物学专业,1966年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主席。长期从事早-中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19.
刘海龄,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南海区域大地构造,油气地质,天然气水合物地质,海底淡水资源领域的研究。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1999年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4月至2003年7月到英国伦敦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20.
孔祥峰,1974年生.河南濮阳人。2000年6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临床兽医专业,主修中西兽医结合方向,获农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临床兽医专业,主修中西兽医结合方向,获农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从事畜禽健康养殖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