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欧权 《文教资料》2006,(9):60-62
在世界发展越趋国际化的今天,人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在二战以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权国际保护,而联合国成立以后,人权的国际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是人权国际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各国国情间的差异,应该加强相互间的对话和合作,以促进人权保护在国际上的发展,实现普遍的人权。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国际保护与尊重国家主权的关系在国际法上一直是一个争论颇大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权的国际属性日益凸现,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权问题已经超出国界成为国际问题,人权保护没有国界,人权高于国家主权。因此,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探索正确对待人权与主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权和人权问题是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当代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主权和人权关系的激烈争论,而中国在处理两关系上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只有正确把握主权相对化和人权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政治、法律的双重角度认清人权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关系的实质,才能切实的保护国际人权,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4.
论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问题,是现代各国和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日益为当今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态度、认识和看法。本拟对少数民族人权的历史发展、保护内容以及国际保护方式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主权和人权问题是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当代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主权和人权关系的激烈争论,而中国在处理两者关系上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只有正确把握主权相对化和人权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政治、法律的双重角度认清人权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关系的实质,才能切实的保护国际人权,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问题,是现代各国和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日益为当今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态度、认识和看法。本文拟对少数民族人权的历史发展、保护内容以及国际保护方式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打击恐怖主义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维护和平、安全与人权的同时,也存在侵犯人权的隐患与现实问题。反恐怖与国际人权保护的冲突是国际强行法之间的冲突,应在两个价值取向间保持合理平衡,即在反恐怖主义的同时,应尽最大可能与善意保护可能被反恐行动本身所侵犯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国际人权保护的特殊对象之一,是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儿童问题亦是全社会的问题。文章对国际上一系列关于保护儿童利益的国际条约与文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依据,提出了我国作为缔约国应承担的法律义务,以促进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外国人进行驱逐都是国家行使对外国人刑罚或处罚的一种手段。近些年来,由于恐怖主义的盛行、非正常移民问题猖獗以及国际迁徙问题,许多国家对外国人的驱逐行为越来越频繁,在驱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被驱逐者人权的侵害,如何保护被驱逐人的合法权益成为了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国际法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保护被驱逐者人权的修订条款草案"出发,通过结合国际人权条约中对被驱逐者人权的具体保护,对草案内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国际社会对被驱逐者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今后完善被驱逐者的人权保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权是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产生于 1 7、1 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起初只是国内管辖事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 ,注入了国际人权和集体人权的观念从而使人权包含了国际管辖的内容。以人权内容反映的法律关系划分为国内人权和国际人权 ,相应人权保护可分为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西方一些国家主张“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 ,实质是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损害正常的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首先应是主权国家的关系 ,国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个人无法抗衡和取代的 ,人权不能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少数人权利的国际保护相对于普遍人权保护而言,进程相对缓慢,但是它一直都是国际人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遍性人权保护的国际文件和国际公约中涉及到的一些保护少数人权利的条款措辞比较模糊,多为原则性、宣言性的规定。大量有关少数人权利保护的专门性国际文件是通过联大决议的形式做出的,但联合国大会所作决议除涉及内部事项外都没有法律约束力。尽管如此,这种努力有助于提请各国对本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少数人群体的权利应予以关注并加强保护。其他一些专门领域的国际公约中一些涉及保护土著居民等少数人群体的条款,可以为这类群体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人权体系中,基本人权的提出、形成、发展和不同时期类型的固定化,是至关重要的价值取向;随着现代国际人权运动的勃兴所带来的基本人权各种态势发生的变化,必须澄清与基本人权相区别的相关概念,以便将基本人权作为切入点,重视确立基本人权获得优先保障的地位.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充分体现了一切人权的本质,必须从立法、政策和实践积极推动当今各国基本人权化和国际人权一体化的进程,最终为实现和谐社会和世界大同打开通道.  相似文献   

13.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环境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环境权是人权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环境权是保护人权的具体表现和应有之义。国际刑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逐步取得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利用国际刑法保护环境权将在全球环保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权保护有三个基本途径:1.人权的经济保护。经济发展是充分实现人权的基础,是维护生存权、促进发展权的直接动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贫困问题、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长远的最佳的方略。2.人权的政治保护。国家作为人权保护的主体在人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3.人权的法律保护。有人权的国内法保护和国际法保护两种。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对少数民族人权性质及内涵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及促进其发展。少数民族作为人权保护中的特殊主体,除了与多数民族共同享有普遍权利外,还专属享有一些特殊的权利。少数民族人权法律保护体系由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方面构成,共同对少数民族人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史经过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罪犯人权的口号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初现曙光。二战之后,国际人权运动的广泛开展使罪犯权利在一系列国际人权法规及各国的国内相关法律中得到体现。中国罪犯人权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既是同西方国家进行人权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又是中国监狱行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已从法律、监督、物质、组织和社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罪犯人权保障机制。但在罪犯一些权利的规定上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私权化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促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需要及必然结果。然而,知识产权私权化的不合理扩张和异化则可能导致知识创造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在社会权利体系中表现为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这种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已经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8.
效率与人权保障是司法中效率与公正在当今时期和国际场合新的诠释。刑事简易程序的构造也必须贯彻这两者的统一。以中日刑事简易程序为视角,试图探讨我国刑事简易程序改革中在效率与人权保障并重目标追求中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