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的知识分子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知识分子问题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事业和边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主要是缘于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在价值互认的基础上构建并形成了理论互动和实践互助的良性关系。价值互认是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构建良性关系的基本前提;理论互动与实践互助是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良性关系业已形成的具体表征。通过理论互动,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知识分子理论立场和研究旨趣的重塑,知识分子则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实践互助,中国共产党帮助知识分子融入了延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知识分子则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帮助中国共产党夺取了革命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缘起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不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的过程。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的成熟程度,其演进历程可划分为早期探索(1921.7-1934.12)、初步成熟(1935.1-1949.9)、曲折前进(1949.10-1976.9)、拨乱反正(1976.10-1982.8)和创新升华(1982.9至今)等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正确地认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他们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做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作出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人口中占的数量不多.但由于它占有知识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自己的方针和政策时,就不能不重视知识分子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的创始人、缔造者们自身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运用知识改造了社会,也改造了自己,形成现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最诸熟知识人…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和对待知识分子,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针对知识分子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多侧面、多视角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知识分子工作等方面作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这一系列讲话精神,对于新时期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激励知识分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极为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发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具特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毛泽东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青年知识分子理论的基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继承毛泽东理论的精髓,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及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青年知识分子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属于雇佣劳动者,他们在阶级属性上同一般工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或者说本来就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历史过程,并对什么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范畴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者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实践中,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1937年12月到1944年3月,陈云在延安担任了7年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在这期间,陈云对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有:提出要抢夺知识分子;强调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批判对知识分子的偏见;对知识分子进行耐心的教育;积极地保护知识分子。这些政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党派荟萃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担负着协助中共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重任.1950年3月各民主党派学习座谈会的成立开启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遣运动.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帮手,以其榜样作用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经过新中国初期的思想改造,民主党派不仅在政治上认同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且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建立起了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30年前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纷纷到苏联旅行,写下了许多游记。这些对苏联的感性认识,加上理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知识分子对苏联态度的很好的视角。他们震惊于苏联的计划经济和新国家制度,并在民族主义的塑求下,要求借鉴苏联的某些经验。但他们反对中国的共产革命,认为照搬苏联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留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载体。留学生群体中的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构成共产主义组织的重要一翼。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的留学生在中共建党活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3-4):182-187
In continuously perfecting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o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fronts simultaneously, the step-by-step realiz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revolutions is the primary focal point of the general lin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Launching criticism of bourgeois academic thought is a link in the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revolution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t is only by thoroughly criticizing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the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that the proletariat at large and the young intellectuals can rid themselves of their superstitions, completely liberate their creative energies, and develop the lofty communist traits of thinking, speaking, and disagreeing fearlessly. This kind of criticism of the bourgeois intellectuals will be a more thorough revolution of the self than criticisms of ideology on several occasions in the past have been.  相似文献   

14.
党的创立时期,基于发动工人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在需求,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以及中国共产党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是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程不断发展形成的。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体系中的主导思想 ,肯定了知识分子在革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 ,加深了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并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作为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为中国革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这些宝贵遗产。为中国大革命失败后诸多民主党派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在各民主党派政纲、主张及斗争实践上都可以看到孙中山的影响,尤其是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和与中共合作的传统,使得民主党派与中共能长期合作奋斗,夺取了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经验。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人民军队,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端,在这一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生力军,青年是革命军队的主力军,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对青年农民开展教育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阶级斗争人生哲学的迅速崛起与全面普及,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而了早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对国人进行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启蒙,无疑又是率先自我思想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社会阶层。从“五四”时期所倡导的西方现代人精神的化启蒙,一直到“左联”时期所倡导的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思想启蒙,知识分子作家群体几乎都是以其时代引路人的社会精英身份,牢牢掌握着他们主宰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绝对话语权。但是,随着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运动的逐渐走向深入,知识分子与平民大众之间的社会关系却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置变异:原先的思想启蒙(知识分子群体)变成了被启蒙,而被启蒙(平民大众群体)则变成了启蒙。这种社会角色的历史互换现象,对于中国现代学的发展运行过程,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成立的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典范,它不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由于亚细亚社会理论本身的不足和中国革命、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殊因素,中国学者普遍对亚细亚社会理论采取拒绝态度,拒绝方式主要有三种:全面批判、存而不论和进行策略性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