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校后勤工作则指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基础支持、物质保障和各种行为服务的组织活动。高校后勤工作除和社会第三产业的“生活后勤服务”有一致性外,高校后勤还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专业后勤服务”,它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后勤工作是不同的。掌握高校后勤的共性和个性,对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改革,经历了十余年的艰苦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改变了曾经三十年不变的全包加福利的高校后勤旧格局,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保障条件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后勤保障条件仍在诸多方面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当前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后勤是‘瓶颈’”。 李岚清副总理关于“后勤是‘瓶颈’”的讲话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强调了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力。强后勤的紧迫性,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责任感和紧迫感击打着高校后勤工作者的心头。就全国范围来讲,因为环境的不同,改革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各地各校对后勤改革如何深化的认识会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李岚清同志“后勤是‘瓶颈’”的讲话,则是普遍认同。不久前,本刊编辑部专就高校后勤如何认识和突破“瓶颈”、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等问题组织采访,一些高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省市教委分管高校后勤工作的负责同志对记者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本刊发表这次专题采访谈话的摘要,供各高校研究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既带来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那么怎样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兴办后勤产业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兴办和发展高校后勤产业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后勤产业是由“学校办社会”向“社会办学校”转变的重要环节 ,是学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的桥梁。因此 ,各地区、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 ,为高校承担和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应着力兴办后勤产业 ,这对培…  相似文献   

4.
一、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对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决定》没有加以论述。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近来,有的学校提出“优质服务,服务育人”作为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比较科学的,只有把后勤服务工作提到育人这个高度上来,才能充分认识后勤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尽快落实去年 11月初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精神 ,吉林省教委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 ,多次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座谈会 ,摸清情况 ,因地因校制宜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吉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后勤体制目前全省高校后勤管理已基本实现半企业管理 ,少部分实行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根据高校后勤服务对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 ,后勤服务大体分三个层次 ,即福利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保障性服务 ,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制为半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1.半企业管理体制。半企业管理体制是针对收…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这已成为高校主管部门和广大后勤干部职工的共识。但后勤社会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将给高校后勤带来什么变化,我们应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后勤职工的思想工作。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后勤社会化与计划经济时的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的提出,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而言的。那时,高校后勤人员由学校决定,干部由学校任命,职工工资由学校发放,运行经费由学校拨给,师生员工享受福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高校后勤工作的认识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要结合总结后勤管理改革的经验,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这些观念的变化,摸索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规律,树立新观念,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一、职业观念.就是通过理想、道德教育,帮助后勤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树立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四有”人才,甘当一辈子后勤兵的职业观念.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文革”的破坏,后勤职工队伍中思想不够稳定,那种认为后勤工作低人一等,后勤工作是“伺候”人的工作的不正确的看法,在后勤职工队伍中有相当的市场.教育高校后勤职工正确认识后勤工作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他们认识到,做好后勤工作就是为四化服务,就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服务是后勤职工的根本职责和光荣使命.牢固树立后勤工作光荣,甘当一辈子后勤兵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思考中国矿业大学柯文进张文博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定义科学地界定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就是要深刻地揭示后勤社会化的本质属性。一般认为,“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心理学的范畴,中外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化”有多种定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的区域合作指的是地处同一城区内的两个或多个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的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同时推进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它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部分。1.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与区域合作如何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以逐步实现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呢?对此,后勤工作者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实践和理论探讨。简单地讲,概括为“内化”和“外化”两过程的统一。“内  相似文献   

10.
推进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推进高校后勤工作开展的重要趋势,在全面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背景下,推动后勤管理“独立运作”,引入市场化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形成高校自主选择、社会承办、师生监督的后勤服务体系已成为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选择。结合目前高校后勤服务现状,未来要积极塑造后勤服务品牌,发挥智慧技术,诠释“师生为主”的现代后勤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层级,真正适应高校改革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塑造品牌、服务升级、智慧服务等视角探究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后勤职工与学校是水乳交融在一起,一旦与学校“成建制地规范分离”时,后勤职工既有个人感情的牵扯,又面临对未来命运的抉择,了解和掌握后勤职工的心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保证高校后勤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后勤职工的几种心态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企业应运而生。十多年来,对于选择何种管理模式,或者说创立何种企业哲学,众多后勤企业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认为高校后勤企业可以实行“红色管理”。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后勤人才队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后勤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规模、结构、素质、培养、激励和保障等方面仍有不少亟待完善之处。师徒制作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一个向度,有助于纾解高校后勤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之困、人力“成本”之困和人才“成长”之困。高校后勤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工会组织发挥支持作用,可以为高校后勤高技能人才师徒制培养双向赋能,显著提升后勤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推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是对头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在坚持后勤服务市场化、企业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坚持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和“公益性”原则;对高校大学生后勤资源的配置采取放任的市场竞争、不加引导、扶持,全部推向社会的理念和做法是欠妥的;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积极扶持高校大学生后勤服务,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和法律。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无论是机关还是实体,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一些新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后勤实体,较大幅度地吸收了一些非事编的员工。在一些高校的后勤实体内部,如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新进的大学生中有部分还进入了管理中层,成为后勤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一种全新的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格局已经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遵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我校后勤党总支与后勤办公室提出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化后勤改革、树立良好形象、落实服务宗旨”的工作要求,开展了“全面树立后勤形象”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目前随着改革和“形象建设”的深入,我们拟以“形象建设”为核心全面开展“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在我校后勤系统更加深入的发展。1.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实质与意义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从“企业文化”发展起来的。所谓“企业文化”乃是某一企业长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动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探索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实践是当前高校后勤面临的中心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李岚清副总理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指示精神;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思路;总结高校后勤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更有力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实践的进程。李岚清同志指出:“教育资源既不足又浪费,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看来制约高教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后勤”。“后勤是制约高教发展的瓶颈”。“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的含金量。一  相似文献   

18.
一、现时期,制约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认识上的误区,制约了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误区之一是“甩包袱”。认为“社会化就是尽快摆脱高校后勤,由社会办高校后勤”。事实上,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极端认识。例如, 几十年遗留的“国营职工”的种种关系需要时间解决,后勤队伍只能在体制与机制上转轨,逐步实现重组。误区之二是排斥社会产业为高校服务。认为“社会化是解决后勤内化”的问题,发育的主体是学校既有的后勤队伍,“肥水不流外人田,学校的服务还需要自己的后勤”。这有悖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目的,是计划经济条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建设与“双一流”高校定位相符、与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相融合的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亟须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思政视域下进行深化,在有效降低后勤管理成本、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助力全方位育人。文章旨在探析思政视域下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增强协同育人效果,助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校后勤职业道德建设,是高校后勤职业目标和道德本质所决定的。因此,后勤职工必须不断地提高职业认识,讲求职业道德。后勤职业道德就是高校后勤职工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本文拟从后勤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内涵和方法等方面作一探索。 1.后勤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高校后勤职业是由高校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高校后勤职业,就有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