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资源型产业带动内蒙古经济迅速增长,GDP增长率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财政收入增加;而教育、卫生、科技等人力资本投资缓慢增长。利用内蒙古12个盟市面板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资源富集程度对教育、卫生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对教育和技术进步存在"挤出"效应,并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四川改革开放到现在的经济发展数据,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增长速度余值法结合运用,分析出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要素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快速增长趋势,但小于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模式仍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类型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地区经济的增长和进步,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例如: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区,物流产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发展,可见: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呈现有效的带动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物流产业与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虽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对技术进步内涵的扩展以及经济收敛与技术收敛匹配性的分析研究较少。通过对体现式技术进步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技术收敛与经济收敛的匹配性,发现经济收敛的实现依赖于技术收敛。因此,在促进技术收敛的政策实践中需要考虑技术转移、产业资本转移、人力资本转移、企业间技术联盟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5.
亚洲“四小龙”的高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理论问题 在研究与开发(R&D)方面的资源投入所引起的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加速效应正把正规经济增长分析引入更广阔的领域,以前那种建立在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基础上的增长理论,忽略了经济增长的最基本要素——科学技术知识。由于它把这一要素作为一个不变的因素来假设,对现实经济世界提不出一种令人信服的解说。  相似文献   

6.
产业的高度化发展和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对外贸易结构等是决定和影响产业高度化变迁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会通过影响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对外贸易结构来促进产业的高度化变迁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一过程既是技术进步重要性日益显现的过程,也是技术创新持续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约束效应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对农业产出、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三方面的制约。通过进一步的数理分析,对于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有如下结论:要降低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并以此减少农业对土地过多的依赖性是关键;而在土地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进步以及扩大资本投入是保持农业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So low新古典增长模型实证发现,资本投入的增加是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略显不足。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从引起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角度,论述教育与技术进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对河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着重于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到底带来了较好的技术外溢效应还是不太好的挤出效应。对模型的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是:目前,河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挤出效应,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